“哪一句?”
“你和世子的婚约。”
“为什么?”
“因为顾尚书,家有到了年纪且尚未婚配的女儿。你,明白了吗?”
苏玉婉的心一沉,整个人都似无根浮萍般虚空。
“明白了。”
*
皇家的事无小事,何况是寻回皇室血脉这样的大事。
苏玉婉起初还在宅子里等着宁王召见,可等了好几天,又听到了宁王要带裴周回乡祭祖的消息。
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三个月。
苏玉婉做好了三个月后才能见到宁王的打算时,突然有一天,就被宁王府的人来传唤了。
婢女将苏玉婉领至客厅,请她入座后,又有人送来了茶点。
“苏大夫请稍候,王妃正在会客,等会儿就会过来。”
“好,谢谢。”
苏玉婉有些紧张,放在桌子上的茶点,她动都未动,一直想着今日能不能见到裴周,或者真要见到了,她又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等了多久,她还想着心事,就听到院里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众婢女拥着一位彩绣辉煌的妇人,远远地朝这边走了过来。
“这就是咱们的王妃。”婢女向苏玉婉略做介绍后,便弯腰迎了过去,“娘娘, 苏大夫到了。”
苏玉婉也随之褔礼相迎, “民女苏玉婉,见过宁王妃。”
宁王妃三四十岁的年纪, 面容姣好,肤色白皙,保养得当,看着就比信阳县城的同龄夫人们年轻许多。再加上一身得体的华贵衣饰, 更显其雍容之姿。
苏玉婉偷偷打量宁王妃的同时, 宁王妃也在不动声色地细细打量着她。
“起来吧。”宁王妃面上带笑,随后入了主座,坐定,又微笑道:“果然是个妙人。”
“谢娘娘夸奖。”
宁王妃又道:“听说你在信阳县时, 与我们世子很是交好, 他能死里逃生,也都是你的功劳。”
“民女只是尽心治病救人,功劳, 万不敢当。”苏玉婉谨慎回话,不知道为什么是宁王妃来见她,而不是宁王。
宁王妃似乎知道苏玉婉在想什么,白皙修长的手轻轻抚了下肚子,又笑道:“本来是宁王叫你来的,只是他刚刚恰好有事暂时出去了,我也想见一见余大夫口中的神医,所以便让人把你请到了这边。你别急, 宁王很快会回来的。”
宁王妃并没有问太多问题, 反倒像是亲近的长辈见到远行归来的晚辈一样,更多的是问苏玉婉在京城还习惯不习惯。
就这么说了会家常之后, 宁王妃似乎也无话了, 便又让人上了些稀罕的水果。
苏玉婉浅浅尝了几口,也不敢像平时在家一样狼吞虎咽的。
其实她心里也在打鼓。
她从到京城的那一天起, 已经好几天了, 都没有听到过半点元侧妃的消息。
这会儿, 终于忍不住, 还是问了出来。
“娘娘,恕民女冒犯, 想问一句,元侧妃还好吗?”
宁王妃眼神闪了一下, 很快就恢复如常。
“知道你们是旧相识,本想着让你去见她一面的,只是连日来的舟车劳顿,元侧妃似乎身体有所不适,宁王疼惜她,暂时就不许旁人打扰,所以……”
“民女明白了,谢娘娘告知。”
说白了,就是不让她见了。
苏玉婉想起前世一种说法, 说宫里的女人,就像养在笼中的金丝雀, 丝毫没有自由。
府里的女人也一样。
何况还是侧妃。
苏玉婉正为元侧妃感到可惜,就听小厮来报,说是宁王和世子已经回府, 让她去书房等着。
“宁王要见你,你赶紧去吧。”宁王妃当即便让小厮带苏玉婉离开。
到了书房时,宁王裴朝庆和世子裴周已经在那等着。
“民女苏玉婉, 见过王爷,见过世子。”苏玉婉低头见礼。
“抬起头来。”裴朝庆伸手示意。
苏玉婉的头轻轻抬起,眼神并未与宁王相对,而是略微向下看着,以示敬重。
“坐吧。”宁王面无表情道。
苏玉婉入座时,情不自禁地扭头,余光看向裴周,不料裴周也在正大光明地看她。
目光交汇的一刹那,又各自弹开。
“咳咳,又见面了。”裴周的声音比以往低沉了些,问出的第一句话,却让苏玉婉颇感无奈,“这几天, 你有好好照料黑娃么?”
“有的。”苏玉婉似带着怨愤,但又不敢生气,“如世子吩咐的那般,吃喝拉撒遛,皆是民女亲自照料,不曾假借他人之手,还请世子明察。”
裴周似乎很满意,语气也轻快了几分,“本世子信你就是。对了,我与父王后日便要回乡祭祖,三四个月便回。这段时间,黑娃便由你接着照料好了。”
眼瞧着苏玉婉的脸色渐有不满,裴周没来由的心情大好,又叮嘱了一句,“还是要你亲自照料,别人的话我不放心。”
你是不放心么?你就是想折腾我!
苏玉婉只敢在心里怼他。
“是,民女谨遵世子吩咐。”
等裴周闹够了,裴朝庆才说起了正事。
“听余大夫说,你的医术之高超,可以与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较高下,此事可当真?”
“民女惶恐,不敢与太医相提并论。”
裴周在一旁替答道:“别看她人不咋地,医术还是能拿的出手的。父王有事,不妨直说。”
“嗯。”宁王也知道苏玉婉谦虚了,毕竟余非跟她切磋过之后,就治好了自己的‘旧疾’,他也就不绕弯子,直接明说道:“医考选拔在即,你可想一试?”
“民女?”宫中果然要招女医了么,“民女也可参加医考吗?”
裴朝庆点点头,“往日不曾有女子医考惯例,今年是第一次尝试,所以极为谨慎,入考人选也是事先选定,并未大肆明旨昭告天下。不过对女子的要求,并不比男子低,你若要考,也是与其他医考生同考。不知你,可敢一试?”
按本朝律例,在衙署登记在册的医户人家的子弟,凡年满十五岁便要登记上报并考核,通过者,再三年一考,或五年三考,最终选出类拔萃者,送入太医院做事。
不过自古以来,人们都默认是只有男人才有资格去考的。
苏玉婉从小到大不知道考了多少试,自然是不怕的。
“民女愿意尽力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