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罗田岩问善
对话圣贤岩壁下,方知上善亦如山。
——题记
《道德经》有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把水作为“上善”的标准,然而,位于于都县贡江南岸的罗田岩,却又称作善山,古往今来,不少贤达之士来此问善求道。“上善若水”,他们却向山问善,这又是为何?
入秋,前往罗田岩,寻个究竟。刚进山门,下车伊始,秋雨翩然而至。如此甚好!雨是小精灵,雨点清凉,雨丝飘洒,容易营造出一个与古人深谈的意境,适合与灵魂对话。罗田岩,正是一处前贤纷至沓来、深邃灵魂汇聚的地方。也许是源自地居江边,也许是源自于都“六县之母”的特殊历史,也许是源自景致清幽,历代不少名人在此留踪。这样的雨天,正宜与古贤交谈。穿越时空隧道的雨,不经意间便把人带进了苍茫的过往……
与诸多以“岩”为名的胜地一样,这里也是丹霞地貌。红色砂岩,丹山碧水,悬崖峭壁,幽谷洞天,构成了一道奇观。所谓“自古名山僧占多”,僧侣的眼光是敏锐的,不少奇秀之山都成了佛门圣地,香火缭绕、梵音传唱。罗田岩也不例外,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即“有僧庐其上”,北宋时创立“华岩禅院”,高僧黄龙禅师曾结刹于此,一时享誉盛名。史志记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岳飞奉命“征剿”农民起义军,便到罗田岩拜访过住持黄龙禅师,还提笔写下七言绝句《罗田岩访黄龙禅迹留题》(后多写作《题雩都华严寺》)。如今古寺依存,询问,得悉有4位僧人。
与诸多以“岩”为名的胜地不同,这里汇集了众多名人摩崖石刻。据统计,在罗田岩四周约2平方公里的崖壁上,分布着唐宋以来周敦颐、岳飞、文天祥、朱熹、八大山人、王阳明等历代名人题刻100余品。因年代久远,一些石刻已风化剥落,加上人为的破坏,目前保护较好、尚能辨认的还有57品,主要分布在寺东悬崖、观善岩、寺庙等处。其中,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不仅开创了罗田岩名人题刻的先河,而且据说这里还成为经典名篇《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周敦颐两度任职赣州,庆历四年(1044)至庆历六年(1046)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嘉佑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任虔州通判,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这期间,兴国知县程珦慕周敦颐的道德情操与丰厚学养,让儿子程颢、程颐拜其为师,学习理学思想。明朝时,一代大儒王阳明也曾于人生盛年,在赣州有过4个年头的职业生涯,后来重返赣州驾鹤西去,最终将一缕魂魄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8字遗言留于章江西岸。军政之余,王阳明治学、传道不辍,将理学发扬光大,创立心学。“扬善弃恶、问善求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核,众多文化巨匠在赣州这片土地上汲取养分、探寻大道,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发祥地。
“罗田岩问善”,正是先贤们在赣州观照万象的一扇窗、一个平台、一条路径。在罗田岩的凌空岩壁上,有一个小洞,呈倒挂的漏斗形,叫作“米岩”。相传这里曾经每日流米,流量正好够当天食用,不缺不余。后来,一贪心和尚嫌洞口小、流米少,便把“米岩”加宽凿深,结果流了三天三夜的糠皮,再也不出米了。这个“和尚心大出砻糠”的传说,与赣州另一胜地——王阳明讲学的通天岩如出一辙。贪婪与善良格格不入,为善去恶,就必须抑制人性中的贪欲、愚痴和仇恨等不良习气。周敦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应该都曾站在米岩下,仰望小洞,聆听传说,思索着善恶之理。
如何悟道?《学记》有言,“相观而善之谓摩”,说的是,人们相互砥砺研磨,各得其助、深受裨益,这叫作切磋。观善岩崖壁上方,留有王阳明题刻《观善岩小序》:“善,吾性也。曰观善,取传所谓相观而善者也。”或许,历代先贤来到罗田岩,多半抱有一种情怀,以岩为纸绢,以刀为笔墨,各抒己见、愤启悱发,从中获取真知。更有情怀深厚者,在崖壁下构筑书院、聚众讲学,于摩崖下观摩,于观摩中悟道,日修月养、灼灼其华。莲花乃君子人格,周敦颐于观赏水陆草木之花中作《爱莲说》,并刻之于摩崖,借此表达和传扬洁身自爱的君子操守,不也是历代贤人志士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吗?
在罗田岩,有一座后人为纪念周敦颐而建的濂溪书院,正门上悬挂着于都籍旅台学者蔡仁厚撰写的楹联:“儒道重本根,尽性尽伦尽份;理学无穷际,希贤希圣希天。”寥寥20余字,信息量极大,体现了理学追求的境界及其通达路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周敦颐将此立为理学的宗旨和目标,“希贤希圣”成为传统士人安身立命、经世治国的人生格言,理学也因此被称作希圣希天之学,名曰“儒家三希真修”。乾隆皇帝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不知是否也深蕴着这样的情愫?清人陆树藩挽张之洞长联中,以“希贤希圣希天”对仗“立言立功立德”,则把“三不朽”追求与“三希”目标贯通起来了。
哲学也罢,宗教也罢,都有其修为主张。佛教以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为“三皈大戒”,道教以精炼气、气炼神、神炼虚为“三炼实功”,儒家“三希真修”,其为圣成贤的路径又是什么呢?蔡仁厚先生楹联里说的是“三尽”,即尽性、尽伦、尽份。对此,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有言:“尽性学佛,尽伦学孔,道学为体,科学为用,实为学道不易之宗旨。”自古成大学问者,总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并把不同的学问相互打通,彼此观照丰润,成就一片汪洋。周敦颐便是如此,他的学术思想以儒家为宗,兼容了佛、道思想,由此建构起一套富有生命力的宇宙观。
尽性尽伦尽份,希贤希圣希天,实质上就是臻于至善、止于至善。什么叫作善?《道德经》里还有一段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大概的意思是,所处的位置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样保持沉静,待人像水那样真诚仁爱,讲话像水那样恪守信用,为政像水那样有条不紊,处世像水那样发挥所长,行动像水那样把握时机。“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伦常与心性共生共融,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够尽性、尽伦、尽份,大抵也就可以达到“七善”和“三希”。
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上善也若山。山,阻挡风暴,孕育奇珍,利万物而不言,不矜高自齐天。历代先贤们接踵而至,汇聚于贡江之畔的罗田岩,在这里问善悟道、相观而善,不正是因为“上善若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