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原本叫冯元一,是岭南人,他的父亲冯君衡在武则天时期任潘州刺史。高力士10岁时,流放岭南的犯人造反叛乱,武则天派监察御史万国俊去调查。万国俊是武则天时期的酷吏之一,在那次调查岭南流放犯人造反的过程中,几百名犯人被冤判斩刑。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受岭南犯人造反案牵连,被罢官抄家并问斩。高力士的母亲为了让小高力士不被饿死,将他卖给了收买养子的人,殊不知买小高力士的人,是人贩子,小高力士被那人阉割后高价卖出。公元六九八年,高力士与有同样遭遇的金刚二人,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入宫中,时年十五岁的高力士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小太监。
没过多久,高力士因小过错,被鞭打后赶出宫,宦官高延福将他收养为养子。高延福曾在武三思府上侍候武三思,高力士自那时起常往来于武三思家的宅子。大约一年后,高力士又被召进宫中,得到武则天喜爱,并授官宫闱丞。
高力士在“神龙政变”后,逐渐与临淄王李隆基交往密切起来,在诛韦后,除太平公主的两次政变中,支持李隆基,时至今日,他终于走上了权力的高峰。
公元七三一年二月二十一日,高力士站在内侍省大门口,与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正在谈话。
高力士说:“程兄,又到春季了,圣上自去年开始,每月都要组织两三次朝臣的春游活动,我怕有不法分子趁机扰乱治安。皇城内外,乃至整个长安城的治安,就有赖于你的管理了。”
程伯献向高力士行抱拳礼:“力士兄弟,我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地维护皇城内外,乃至整个长安城的治安,请力士兄弟和皇上放心,只要有我程伯献负责治安,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程伯献已经年逾花甲,披盔戴甲,看上去仍然一副老当益壮的样子。他是大唐开国将领程咬金的孙子。
高力士微笑着说:“有程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程伯献说:“力士兄弟,少府监冯绍正与我们两人交情甚好,他昨天到我府上做客,说想与我和你结为异姓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高力士微笑着说:“好,很好。冯绍正为人很实在,他任少府监以来,农业技术,手工业制造业,铸造业等行业,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我就喜欢结交脚踏实地工作的人。你与他说一下吧,五天后也就是本月二十六日,夜间我在宫内的住处令小太监炒几道菜,我们小酌几杯,就算是结为异姓兄弟了。”
程伯献面带忧虑地说:“力士兄说的甚好,只是,只是如果被人看到我们三人在皇城内聚饮,会不会到陛下那里举报我们啊?”
高力士微笑说:“你不必担心此事。我为了陛下的安危,几乎每日都在皇城中值守,夜里都很少出皇城回位于长安城内的家中。我以商量工作为由,与你和冯绍正一起,到我在宫中的住处,在夜里简单吃几个菜,小酌几杯,皇上即使是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我们的。反而是举报我们的人,得掂量一下,他那样做会有没有作用,会不会让陛下因此讨厌他。”
程伯献微笑着说:“刚才是我多虑了,以力士兄弟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以力士兄弟对陛下的忠诚拥护,没有人会轻易以此等小事举报我们啊。”
高力士微笑着说:“只要我们以后说话谦恭谨慎,在皇上面前也做到谦俾有礼,两三个人小聚一下,吃几道小菜,共饮美酒,圣上不会介意的。”
“力士兄弟所言极是。”
高力士和程伯献,两人在位于太极宫掖廷宫南面的内侍省大门口,面对面微笑着交谈,给人一种官员之间友好交流的良好感觉。
第二日,即二月二十二日,鸿胪寺卿崔琳,奉李隆基之命带领使团出使吐蕃归来。随同崔琳到长安城回访的吐蕃使者说,金城公主很想阅读《毛诗》、《春秋》、《礼记》等古籍,希望朝廷赏赐此三部书籍。
二月二十三日退早朝后,李隆基在兴庆宫兴庆殿大殿,和武惠妃,分别坐在大殿正中那张椭圆长桌北端两把椅子上,和十岁的寿王李瑁,六岁的盛王李琦有说有笑。
太监衫子从大殿门口走进来,离着李隆基八米远时,躬身行拱手礼:“奴才禀告陛下,中书令萧嵩萧大人求见您。”
李隆基望向衫子:“请他进来见朕。”
“在下遵命。”
衫子躬身退后三步然后转身离开了。此时李瑁和李琦很识趣地不说话了,武惠妃说:“瑁儿,琦儿,跟随母妃到东殿里玩吧,你们父皇要接见大臣了。”
李瑁向李隆基躬身行礼:“儿臣暂时告辞,到东殿了,父皇您可随时令人召唤儿臣。”
李琦也有样学样,躬身行礼道:“儿臣暂时告辞,到东殿了,父皇您可随时令人召唤儿臣。”
李隆基微笑着说:“嗯,好吧,你们跟随你们的母妃进入东殿去玩吧。”
武惠妃左手牵着李瑁,右手牵着李琦,向东走进入了通往东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