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唐笠出城突袭的是郑大的第一营。
因为辽魏联军只攻了两天城,就了纯粹的开始投石战,所以城内的兵力损失并不大,补充了新兵之后还是满员两千之数。
听到唐笠号角传令的时候,郑大那个憨货正带着两千部下,在那吭哧吭哧的干土工呢。
这次出城偷袭他是和唐笠立过军令状的,保证一定严格执行命令。因为唐笠表示他要是不答应,自己就带第三营出战。被堵在城里挨了十几天砸的郑大,哪里能放过这种出气的机会?什么条件都是没口子的答应。
这倒不是郑大惯常不遵军令,而是这货经常打着打着就上头。他手下的兵也和他一个德行,勇猛是勇猛了,收放自如方面就要比其他两营差得多。
唐笠之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带第一营出城,也是想借各种机会磨一下他们的性子。
此次突袭,杀敌并不是主要目的。
大白天的,就算是突袭成功又能斩获多少?更别说后面还有辽军压阵呢!唐笠再自大,也没指望能杀透整个联军大营。
此次突袭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辎重。
现在目标已经完成一半了,剩下的一半能不能达成,还得看运气。
收到命令的第一曲,立即就开始了集结,在北魏军大营的边缘立下了一个防御战阵。
已经登上望楼的耶律古见状心中冷笑,觉得这股只有两千人的秦人都不是自不量力,简直就是找死!
这是要和契丹勇士在城外打野战吗?
“传令!两翼铁骑包抄,务必全歼出城之敌!”
号角阵阵、令旗挥舞。已经集结于大军两翼的辽军三千骑兵,立即出动,目标直指盘古军第一营的后方。
与此同时,收到命令的辽军先出五千军也不再收拢溃散友军,加快了向前的速度,意图和骑兵配合夹攻敌军。
辽军将领都是战阵经验丰富之辈,时机拿捏的相当好。正面步军距离盘古军还有一百五十步时,两翼骑兵已经快和郑大部军阵齐平了。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计算着距离的郑大,大手一挥下达了命令。
“轰轰轰!”
排列紧密的辽军五千步兵方阵中,腾起闪着火光的黑烟,紧接着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就是第一营土工作业的结果了,在北魏营中铺洒火油,然后用火药引燃。
说火药不够准确,准确来说应该是经过唐笠改进的原始地雷,主动点引线的那种。
唐笠在这玩意上耗了好几天,因为他觉得这大概是己方唯一能够反击的武器。
据精通各种奇技淫巧的阎一民说,火药这玩意出现的非常早,在炼丹盛行的春秋战国时就有了,一些古籍上还提到过。只不过当时只是方士们炼丹的副产品,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配方都没有具体记录。
后来始皇帝灭神仙方士,这种技艺几乎就要失传了。
不过只要是帝王,特别是有为的帝王,大多都有长生梦。方士也就像野火一样无论如何也消灭不尽,很多时候甚至还特别兴盛。
至四十五世孝定皇帝平定安史之乱时,这种能够剧烈燃烧的东西,已经被大量应用于战场了。只是因为威力实在鸡肋,因此并没有太过显眼。
唐笠和他细聊之后,发现此时的火药配方已经很成熟了。所谓“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只是一句口诀,三者的具体配比不但十分精确,还根据配比不同有好几个种类。
比如民间制作爆竹的火药就是木炭更多,这种火药的优点是稳定,便于储存。
军中用来纵火或助推的火药则是最接近唐笠印象中的那种,硝、炭、硫的比例是75:15:10,性能最佳也最中庸,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安全性。晋城武库中储存的黑火药就全都是这种。
还有一种配比非常少见,那就是把硫磺的比例增加到七成,爆炸的威力相当恐怖,甚至可以用来炸石开矿。可惜这种火药非常非常的不稳定,保存起来非常困难,动不动就会自己爆炸,所以非常少见。
得知这些信息的唐笠,第一个想法就是制作第三种火药,然后试试能不能做成炸药包。
结果阎一民告诉他没那个可能,因为那玩意太危险,差不多就是一碰就炸。唐笠不死心的让他制作了一点做实验,结果让他十分沮丧,因为人家说的都是对的。
唐笠的第二个想法,就是提高第二种火药的爆炸威力。在他那可怜的化学知识储备中有一个词叫“颗粒化”,大概意思就是把普通黑火药弄成颗粒状的,爆炸威力能够提高很多。
可惜的是,具体怎么弄他是一窍不通。尝试着加水弄成糊状,晒干后敲碎成颗粒状,结果根本没鸟用。因为根本做不成稳定的颗粒,晒干之后一碰就又是粉末了。
不过唐笠的这个尝试,却被墨家出身的阎一民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倒不是他真的认为唐笠是这方面的天才,或者认为做成颗粒后会增加威力,而是认为这种发自能够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此时的火药都是粉末状的,这就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颠簸会使三种成分分离。真正使用之前还需要重新搅拌,非常麻烦,还容易受潮。
要真能够做成颗粒状,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至于如何做成结实的颗粒,用水不行可以试试其他东西嘛!比如酒、比如糖水,用带粘性的液体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惜因为现实条件,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条件尝试。
最后,唐笠能想到的唯一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容器的密闭性了。
他让人打造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尽可能密封的木头盒子,再在其中铺上一层防水的油纸,最后在其中填装火药并尽可能的压实。
结果......
结果是根本就点不着。
最后还是阎一民出的主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油纸把火药分装成小包,然后再装进铺了油纸的木盒中。实验的结果让人吃惊,不但能够点燃,威力还真的明显大了很多。
通过多次实验,阎一民最终确定了木盒的尺寸,既方便携带、又能保证威力。之所以用木盒不用陶罐之类的,主要是木头盒子不容易损坏,不像陶罐那样摔一下就碎了。
让唐笠十分忐忑的引火装置倒是没有太大困难,这时候的人已经在这个上面想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了。虽然仍然没法像唐笠印象中的手榴弹引线那样方便又稳定,却也基本够用了。
当然,这种需要提前用明火点燃的引线,稳定性方面肯定还是不够的,所以盘古军最初用投石机抛出去的那些,只有不到一半成功爆炸。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
这玩意再怎么搞也是黑火药不是炸药,想靠爆炸对敌造成实际杀伤就太天真了。最大的作用,还是那股子声势对敌人心理上的影响。
此时就是如此。
第一营提前浅浅埋好的“土地雷”因为不用在空中飞行,引线的稳定性十分靠谱,基本上十个中能成功炸九个。
木盒中填装的那些碎石陶片没起太多实质作用,除非崩到敌人脸上,否则威力对于着甲的士兵来说并不大。
不过爆炸的声响和火光,对敌人心理上的影响就大了,尤其是爆炸就发生在脚下,而且还是密集列阵的人群脚下。
这还不是最大的效果,最大的效果是第一营提前布置好的纵火带。
黑火药炸伤人的威力还有待提高,纵火可是老本行。提前撒了火油的各种易燃物瞬间就被点燃了。
这把突然烧起的大火,再发生在密集列阵的人群中,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反正那五千辽军步军,是瞬间就崩溃了。
两翼包抄的三千辽军骑兵也同样踩上了“地雷”,只是快速移动且阵型松散的他们,受到的伤害要远比步兵同伴小得多。
不过战马也没有甲啊!裸露的四条腿和肚皮,都是土地雷崩射的“弹片”最好的目标。
其实即便是这样,战马受到的伤害也不大,毕竟黑火药的威力还是不行。
可惜战马不是人,畜生没有理智,不但更容易受惊,且受到惊吓后一旦发狂,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恢复的可能。
就在辽军骑兵因为踩上“地雷”而一片大乱之后,唐笠的二百亲卫骑兵在最合适的时间杀了过来。
本就控制胯下战马都不能的辽军铁骑,根本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被高速冲来的盘古军骑兵杀的人仰马翻。
紧接着,原本摆出防御阵型的郑大部两千步兵,就散阵杀了过来。对付失去速度且无法控制战马的骑兵,人数就是最好的武器。本来是要抄敌后路的辽军铁骑,就这样成了被屠杀的对象,片刻间就损失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