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前还志得意满的耶律古,脸色霎时变得难看至极。
站在高高望楼上的他,能够让视线越过北魏军营地,清楚的看到前方发生了什么。
被连炸带烧的五千步兵他不太担心,因为他们看起来狼狈,对火药并不陌生的耶律古却知道损失其实并不大。
可那被对手骑步兵趁机围杀的骑兵可是精锐主力,放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那都是宝贝疙瘩。
怒火冲天的他短暂的丧失了部分理智,下令营中剩下的两千骑兵立即前出接应。同时他还派出了一支新的五千步军前出,试图恢复溃逃的己方步军后,重新对可恶的秦人发动攻击。
是人都知道,火药就是一次性武器,秦人想要故技重施是绝不可能的。
也不能说他的应对就是错的,派兵接应处于绝对劣势的己方部队也是常规操作。
他错的地方在于,没想到唐笠还有后手。
或者说之前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接下来的一击做铺垫的。
就在耶律古派出的援军刚刚赶到目标战场的时候,他自己身后的辎重营受到了突袭。
那是一直没有出现过的盘古军斥候营,这五百骑兵才是唐笠手下的最强战力。
战前就提前出城的他们,一直藏在晋城附近的山中,忍了半月的他们终于等到了登场的这一刻。
一马当先的李程并没有率军直杀辽军中军,那里好歹也还有五千人呢。又已经列好了阵势,凭五百骑想要一击而破不是没有可能,却也十分艰难。
再说唐笠昨晚派人趁夜出城给他们布置的任务,也不是一战竟功,而是捣毁辽军的粮草辎重。
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敌人会在背后出现的耶律古,并没有在辎重营中驻扎多少兵力,很轻松的就被李程一击而中。
新到手的“炸药盒”炸开了辎重营的木墙,一拥而入的盘古军骑兵,瞬间就彻底驱散了惊慌失色的辽军。
然后情况就和刚刚北魏军辎重营中发生的一样,这里也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面如死灰的耶律古,还是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并没有挥兵进攻人数并不多的敌军骑兵,而是率领身边仅剩的五千步兵结阵向辎重营缓缓推进。同时,不但用号角召刚刚派出的那两千骑兵回援,还用号角发布了全军收缩防守的命令。
仔细观察了一下形势的李程,也没有贸然冲阵,只是加快了纵火的速度。
此时辽魏联军兵力上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为了达到主要目的而没有追杀逃敌的盘古军,失去了最好的歼敌时机,想要重新进攻就要面对已经重新初步集结起来的辽军和北魏军。
眼见没什么好机会的唐笠,也很明智的下令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第一营在骑兵的掩护下,迅速向城门方向撤退;李程的斥候营则停止纵火,在辽军大营后方游弋策应了一阵之后也撤走了。
根本不给对手交战机会的他们,已经完成了埋伏在晋城附近的使命,接下来的任务变成了北上骚扰胡族联军的后勤补给线。
这一战,唐笠的目标几乎全部达成。
歼敌数量不算太多,其中却有一千多契丹骑兵。那可是辽军的最强战力。
胡族联军积攒了半个多月的投石机全部被焚毁,辽魏两军的辎重大营也被烧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北魏军最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粮草辎重几乎被烧了个一干二净,辽军一方也被烧掉了一大半。
付出的代价主要是库存的火药消耗一尽,人员方面损失很小,主要出现在和辽军骑兵的对射中。
待到唐笠率军顺利返回城中,压抑已久的晋城霎时间被欢呼声所淹没。
城中的百姓看不到具体情形,城头的将士却是能看得见的。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全城的军民在出城勇士尚未回城时,就已经全都知道己方大胜了。
如今在晋城中的,除了军人就是青壮,所有老幼妇孺都被转移进了大山。可以这么说,城中所有人的一切,都已经和盘古军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
更不用提盘古军刚刚让所有人都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却始终未能如愿的“耕者有其田”梦想了。
此时的晋城上下,说信仰太远,毕竟唐笠脑子里的相关知识并不成体系,就算都想起来了,也不一定适合当下。可若论上下一心,那绝对是达到了的,毕竟土地代表着百姓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和心理诉求。
城外。
憋了一肚子火的耶律古,先是将手下一众将官大骂了一通,见到拔延那环时也还是怒气未减。
最开始的时候还顾忌盟友面子只是冷嘲热讽,说到后来,脾气本就不好的他是越说越上头,到最后也和破口大骂没太大区别了。
面对这种羞辱,拔延那环纵使再有大局观也是难以忍受,更何况手下的那些突厥将领。愤怒之下也不知道是谁先拔出了战刀,军帐中一下子就剑拔弩张了起来。
最后还是两位主帅尚晓得轻重,一个及时停下了斥骂,一个忍着怒气安抚手下,这才没在一场败仗之后,再来一场内讧。
不欢而散之后,各自回帐的两位主帅还是郁闷的不行。
耶律古是一肚子火没地方撒。辎重营被毁之后,就算是想要人力攻城都做不到,所有攻城器械都需要重新打造,这至少得花几天时间。
拔延那环倒是对攻不攻得下晋城无所谓,可也同样忧心忡忡。一是作为军人,战场上吃了大亏终究无法当做没发生过;二是心知今日损失的粮草物资,最终还是要补充,而这些补充还不是大多得自己大魏国出。以大魏国如今的状况,重新筹集五万大军攻城所需的物资,无疑是雪上加霜。
实际情况比两位联军主帅预想的更糟。
后方经过接连不断的催促,好不容易凑了一点应急的物资,却在运送途中被人给劫了。
据逃回来的押运士卒所说,劫粮的是一股骑兵,所运粮草物资被抢走一部分,剩下的全都被对方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不用深琢磨两位主帅就能想到,这伙骑兵肯定就是前几天突袭辽军辎重营的那支秦人骑兵。
直到此时,这些胡人也不愿意称呼对手“盘古军”。在他们对秦人无比蔑视的骨子里,一伙秦人也配称“军”?
即便侥幸占了一座城池,顶天了也就是一股挺难缠的乱匪!
可无论他们怎么想,近期想攻城是做不到了。
纵使军中还没到断粮的程度,但各类攻城器械的打造工作却是进展缓慢。
到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前几日己方的损失中还有一项,初看不显眼,实则影响非常大。
那就是平时聚集在辎重营中的工匠损失殆尽。
没有工匠就没法打造器械,那些足以让士卒登上高大城墙的东西,可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没那手艺的士卒和民夫空有一身力气,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有人敢用吗?
于是辽魏联军向后方催讨的物资里,又多了一项----会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匠。不过这玩意可没有粮草物资好搜罗,毕竟那手艺除了在军中,平时也用不到啊!唯一的来源只能是从其他军中抽调,这时间上可就长了。
其实这一点也是唐笠认为的最重要战果。
深受“有生力量观点”影响的他一直坚定的认为,世上的一切,人才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础。
再好的装备、再牛的战术、再高大的城池、再广阔肥沃的土地,没有人都是白搭,都是对手碗里的一块肉。
所以,前几日的出城突袭之前,他罕见的下达了一个针对非战斗人员的必杀令。
以往盘古军的战斗,对非战斗人员,比如民夫,甚至是放弃抵抗的降卒,都是能不杀就不杀的,尤其是其中的秦人。
但这次,唐笠觉得不能再心慈手软了。
胡人以武立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武立身的风气。大部分胡人连书都不想读,更别说在秦人眼中都属于低贱职业的工匠活了。
因此军中的各类工匠几乎全是秦人。只有两类人例外,一是在草原上就很受尊敬的医匠;二是照看、训练战马的马师。
前者中胡医还是占了很大比例的,后者更多是胡人。
不过严格来说,胡人也没把这两类人当做工匠,甚至把他们当做高精尖的特殊人才,给予了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面对基本全是秦人的敌方工匠,唐笠倒是想趁机带回城里,可根本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机会,突袭战的节奏太紧张了。最后只能狠心的下令全部杀掉,任务优先级甚至还排在了纵火的前面。
对此,其他人倒是没任何异议,甚至连点不同想法都没有。
除了他这个灵魂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以外,所有人都把这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你是秦人不假,可既然帮着胡人来打我们自己人,那就是敌人。既然是敌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生死各安天命!
更何况是在生死只在一眨眼间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