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得太好了!”孔丘问道:“先生,当我们没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是不是就等于处在道中了?”
李耳回答道:“一般来说是的,真正处在道中的人,往往是没有喜怒哀乐的。如果我们有喜怒哀乐出现,就证明我们失“中”了,这时候我们只需要用“德”去将“中”给“和”回来即可,这叫做中和。”
“中和?”孔丘缓缓道:“也就是说,道本来是处在平衡之中的,这叫做“中”。当我们出现喜怒哀乐的时候,证明我们失“中”了,也就是偏离道了。喜乐说明我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喜乐。而哀怒说明我们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才哀怒。无论是喜乐还是哀怒都已经证明我们偏离道了,因为我们若是处于道中,我们不可能会喜乐,也不可能会哀怒,我们只可能是平静的。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失“中”时,只需要用“德”去将失去的“中”给“和”回来即可,是这样吗先生?”
李耳点了点头,“是的,“中”就是我们的道之本性。我们若是一直处在道中,我们是不会因为获得某物而感到喜乐,也不会因为失去某物而哀怒的。若是我们出现喜怒哀乐,就证明我们失“中”了。失“中”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德”,也就是做到清静无为,柔弱谦卑,不争不抢,顺应自然。这样就能回归到道中来,也就达到了中和的效果。”
孔丘微笑道:“谢谢先生,丘明白了!经过先生的耐心解答后,丘总算明白了平衡之道的重要性。人若是明白了平衡之道,人生也算是活得明明白白了。平衡之道真的很微妙,语言文字往往无法将其说清,很容易引起误解。所以,真正懂得平衡之道的人可以称之为圣人。平衡之道对我们的生活以及为人处事都很重要,只有坚守在平衡之道上,我们才不至于惹祸上身。”
李耳微微一笑,道:“看来夫子是真的明白了!是的,平衡之道真的很重要,我之所以不耐其烦地跟人说平衡之道,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平衡的重要性。道真的就是平衡。只要世人懂得平衡之道以及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并且严格遵循平衡之道做事,那人生可以说无忧矣!”
孔丘道:“先生说的“德”是坚守在平衡之道上的最好方法,对吗?”
李耳点了点头,道:“是的,真正愿意按我说的“德”去做的人,一生都不可能偏离道。道和德是分不开的,有道之人一定有德,有德之人一定有道。所以我才不厌其烦地跟世人讲道和德,只有明白了道和德,人生才不会有烦恼。若是不明白道和德,人就会妄为,妄为就很容易遭遇凶事。”
孔丘明白了过来,“也就是说,只要明白了先生所说的平衡之道以及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并且严格按照“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时时刻刻都不偏离道,这样就可以说是得“道”了。”
李耳道:“是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一直都处在道中,我们从来没有与道分离,只有偏离道的人才有修道的必要。道不是什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东西,道就是我们本身,天地万物都是道,没有任何一物能够离开道。世人因为管不住自己的欲望,才导致自己偏离道的。道本身是自自然然的,祂永远处于平衡之中。可是人心却不自然,人心过于贪婪,喜欢分别善恶美丑,高低贵贱,是人心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才使得世间变得如此混乱的。”
孔丘抱拳道:“丘明白了!丘一定会按先生说的去做,好好坚守在平衡之道上!”
这时,仲由难以理解地问李耳:“先生,道为什么非要平衡?不平衡不行吗?”
李耳回答道:“不行,若是道不讲平衡,世间万物将无法生存下去。”
仲由问:“为什么?”
李耳回答:“因为破坏平衡的人若是没有受到自然的惩罚,就会有更多破坏平衡的人出现,这样一来,人类将会走向灭绝。”
仲由微微点头,又问:“道为什么能够运作得那么完美?”
李耳微笑道:“谁知道呢?这也许就是道的神奇之处吧!”
孔丘问道:“丘听说先生在王宫担任守藏史,负责管理王室典籍,是真的吗?”
李耳回道:“是的,夫子是不是想去守藏室阅览一番?”
孔丘回答道:“是啊,丘一直想去守藏室阅览有关礼乐的典籍,不知先生能否带丘去阅览一番?”
李耳笑道:“当然,明日我便带夫子去守藏室!”
孔丘闻言大喜,立即感激道:“谢先生!”
……
第二日,李耳便带孔丘、仲由以及南宫敬叔来到守藏室。
孔丘看到满屋子密密麻麻的竹简,惊讶得目瞪口呆。
孔丘激动地说道:“这里存放着无数先贤的智慧,丘能到此一览,此生无憾矣!”
李耳微笑道:“夫子随便看,有关礼乐的典籍就在你左手边的架子上。”
孔丘很是兴奋,立即转过身去翻看。
李耳道:“夫子真的很热衷礼乐啊!”
孔丘点了点头,说道:“丘很敬重周公,因为周公制作的礼乐使我们大周兴盛了数百年,这证明礼乐是成功的治国之道。只可惜如今的诸侯和大夫都不愿意遵循周礼,才导致大周礼崩乐坏。丘一直认为大周必须恢复周礼才能回到昔日的繁荣。”
李耳平静地说道:“周礼确实很不错,但是周礼也有严重的缺陷。”
孔丘叹气道:“丘也知道周礼有着严重的缺陷,可是丘认为,只要世人不愿意遵循先生所说的道和德去做,就有必要恢复周礼,只有周礼才能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不偏离道。”
李耳道:“可是世人真的愿意遵循周礼行事吗?周礼既然已经彻底崩坏,又有多少人愿意倒退回去遵守周礼?耳认为夫子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很难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