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王猛新政
苏赫知道他的这套观点黎单不一定能够理解,而且在如今的世道,施行下去也困难重重。
不过这个商号的成立,苏赫就没想过挣钱,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现在他最不缺的就是钱,商号只不过是让那一座金山的财富变得合理罢了。
与此同时,苏赫不希望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手伸到东来商号核心里来。
又聊了一会儿以后商号建立规矩的一些细节,苏赫话锋一转,询问黎单在凉州的经营情况。
得知首批从西域运回的葡萄酒和玉石几乎都被抢购一空,黎单又派商队前往于阗和大宛国贸易时,苏赫对他大加赞赏,称赞他的功绩。
人都喜欢被赞美,特别是受到东家的赞美,让黎单觉得劳有所得。
“东家,我估摸一切顺利的话,过不了月余商队就要回来了,到时咱们东来号肯定能大赚一笔,您看咱们是收敛一些,还是大张旗鼓?”
“你是掌柜,怎么经营你自己看着办,只要记住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规矩就行。”
“是是,属下还有一事禀报,月初属下收到一份邀请,正拿不定主意,还是请东家亲自过目,看此事该如何定夺。”
说着他取出一卷暗纹帛书,交到苏赫手中。
苏赫展开一瞧,是卷来自秦国京兆府的邀文。
大致意思是秦国都城长安新建了一处大市,邀请各国有实力的商号入驻。
凡是入驻大市的商号,免除三年的赋税和杂费,并免费提供房舍供贸易之用,商号在长安探查的安全也由秦国承担。
成功在长安设立分号的商号,京兆府还有另有嘉奖。
看过邀文后,苏赫眉头紧锁,久久没有出声,四周候着的人见他不说话,也都调匀了气息,不敢冒犯他的思考。
‘这是一份变相的招商书啊!’
思索了好一阵,苏赫才敢确认。
这份帛书里充满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元素,这简直就是一份活脱脱的古代版招商文书,里面列举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
而这些政策在苏赫看来绝对行之有效,它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是什么人送来的此卷?”
“不知!是伙计一早在商号门前捡到的。”
“还有其他人收到这东西吗?”
“属下也曾在都城打听过,似有几家大号也收到了此卷,东家,此事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样吧,半月后我们启程返回中原,到时你与我同行,一起去长安瞧瞧这长安大市是个什么模样。”
相对于长安大市,苏赫更在意出此商政之人是何等人物。
收好邀文,苏赫又与黎单聊了一些杂事,告诉几个前东来卫,队伍已经远赴大宛,勉励他们以后好好跟着黎单,好好为商号干活。
这时门外来报,说有客人登门。
苏赫自知他在姑臧城里并没太多熟人,知道他与此府关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简单推敲他就知道来的是谁。
让黎单等人从侧门离开,苏赫迎出府门,果然见到两年未见的老熟人晋侯刘肃。
“苏贤弟,你总算是回来了,可想死哥哥了!”
见到苏赫,刘肃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双手。
“呵呵,多亏老天保佑,要不小弟可没那个运气活着回来,刘兄里面请!”
“诶!不了,为兄在宝丰楼给你办了接风宴,走走,正好有几个新朋友介绍给你认识。”
刘肃没有进府,而是拉着苏赫便往外走。
府门外早候着一辆牛车,刘肃把苏赫推上去,自己跟着钻了进去。
牛车开动,约一刻钟时间,就来到一座大园里,刘肃引着苏赫进入园中一座小楼,楼内久候的几位客人连忙起身迎接。
“义王,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黄门侍郎朱大人,这位是……”
一同出席的共有六人,都是刘肃在朝中的亲信,前几日见过的张白善也在其中。
苏赫本不好与不知底细的人结交,但刘肃的好意他也不好拗,席间这些大人们好奇苏赫在西域的所见所闻,纷纷向他询问西域的趣事。
苏赫挑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与众人分享,什么大宛国的女人婚前会派三个女仆去男方家试婚,如果男方不能令女方满意的话,女方就可以拒绝这桩婚姻。
什么疏勒国的王族都是六指,不是六指的话就会活不过十岁云云。
听的一众凉州高官都是连连称奇,哄笑不已。
一直谈论了半个时辰,众人的注意力才逐渐从义王身上转移到酒上,苏赫也有了时间与刘肃单独坐在一起。
“刘兄,听说你最近在凉州过得挺苦,是吗?”
“哪有的事?大王把重任将在刘某身上,为兄可是乐在其中!”
“呵呵,那就好,省得小弟还担心刘兄累出个什么心病,那梁侯呢?”
“梁景啊!他还是老样子,整天给大王找新鲜好玩的东西,其实他只要不使坏,陪大王高兴也是一件好事,至于侵占吞没之说,只要大王不介意,我等臣下又何必斤斤计较。”
聊了几句,苏赫就明显感到刘肃变了许多。
特别是在处事的态度上,以前刘肃耿直刚正,遇事讲义理而少曲折,现在听他的口气,定是在这一年多里感悟良多,才变了行事的风格。
“刘兄能看开这些俗事,小弟也是高兴,这次回来的匆忙,也没给刘兄带什么像样的礼物,明天就差人给你府上送些西域奇物吧!”
“哎,不用,你那黎掌柜已经快把我家仓库堆满了,再送我也没地方装!”
“那是应该的,没有刘兄的帮助,我想东来商号也不可能如此短时间就在姑臧城站住脚。”
“那是你们的本事,跟我可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刘兄,你忘了我出发前你给的三百金了?姑臧城的这家商号可是有你的一份子,以后不管赔了赚了,你可不能撒手不管!”
刘肃笑着点头,未置可否。
苏赫将几日后将返回中原的事情告诉他,刘肃惊讶万分,劝苏赫先留下来,怎么也得见过凉王之后再走。
可苏赫问及凉王下落,刘肃却是一脸尴尬,显然他也不知道凉王如今在哪,何时才能归朝。
……
关中腹地,龙脉所在。
长安城北,一片新修不久的建筑中,有座小楼格外显眼。
楼高五层,似塔非塔、似楼非楼。
天色将晚,楼之高阁独坐一白面书生,素衣素巾,手中捏着一柄洁白的如意。
此刻,他正呆望着楼外枝杈上最后一片随风摇曳的枯叶。
“又是一年冬来到,明年的春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书生而立已过,倚在几上望叶独思。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木梯响动声音,不久,有人来到了楼梯口。
“学生吕光,求见老师!”
“进来吧。”
书生收回目光,面带笑意向楼梯口的年轻人点头。
年轻人立刻上前给书生行礼,然后坐在他的下手。
“老师,长安大市的事情已经办妥,我们派往燕国、北方草原、凉州、西域诸国和晋国等地的使者也纷纷传回消息。”
“截止当下,我们共发出邀请一千一百零九份,得到可靠消息来长安看看情况的商号有三百六十七家,长安大市的初步建造已经完成,按照目前的情况完全够这些商号使用……”
“别光捡好听的说。”
中年书生轻轻敲击着木几,看似漫不经心,却忽然打断了年轻人的禀报。
“是!学生认为现在的房舍已经足够这些商号使用,后续大市的建造是否需要暂停一下,以观后效再作定夺?”
“不需要!吕光,这只是开始,只要这三百多家商号到了长安,进入长安大市,他们肯定会迈不开腿,后续就不用我们再辛苦,满天下的商贾们都会闻风而动,到那时你再建造还怎么来得及?”
“而且,不但不能停,还得加快进度,年底河水入冻前必须开沟,如此的话,明年开春就能顺利推进了。”
“学生明白,只是目前长安大市征用的土地出了一些状况,有几位公爵不愿配合,我们一时无法动工。”
“是谁?”
“皇太后的亲弟强德,以及姑臧侯樊世,此二人带头阻拦,还鼓动其他官员抵制我们征地。”
“哼,两个不知死活的家伙,以为身份尊贵、功勋卓着就可以视陛下的圣谕而不顾?告诉下面的人先绕开他们,此二人我来收拾!”
“是,老师!”
高阁上的一师一徒对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赫来说都不陌生。
一个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国中书令兼京兆尹王猛,另一位是在凉州与苏赫有过一面之缘的秦人吕光。
王猛是晋人,六年前出仕辅佐秦帝苻坚,颇受苻坚器重。
而他的学生吕光是氐人,本来籍籍无名,却被王猛看重,一手提拔随其左右。
吕光对他的晋人恩师无比尊敬,不光是因为王猛对他有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他这位恩师在吕光眼中学识渊博,无所不能。
吕光这些年追随王猛,见识了王猛的非凡才能,每逢大事,王猛必能料得先机,为他们这些马前卒指点迷津,令他们行事起来事半功倍。
不仅是他这马前小卒叹为观止,就连秦国的皇帝也对王猛笃信十足。
“老师,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此次来长安大市的商号中,有一些背景深厚,目的不纯……”
“噢?说说看。”
“燕国的奇宝斋商号,表面上是经营金银玉器珍奇的大商号,但据学生了解,此号的幕后掌权人乃是燕国吴王慕容垂,这些年他们打着经营贵器的名号,没少刺探他国军机。”
“蜀中来的锦绣坊商号,据说东家是晋国大将军桓温,还有代表慕容氏的洛水帮,代表江东王氏的盐帮都在千方百计借此次机会入驻长安,我们用不用提前解决掉他们?”
吕光说出了几家大商号大帮派与其背后势力的关系,王猛满意的点点头。
“你能摸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年来你跟着我学到了不少,这些商号和帮派都不要动,他们来长安既是别人的耳目,又何尝不能成为我们的耳目?告诉你手下的人,对待他们要一视同仁,不可让他们过多察觉。
商人有商人的规矩,帮派有帮派的门道,这些人鱼龙混杂,你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弱点和优势,为我所用,明白吗?
古往今来,战争不只是比谁的拳头大,更重要的是比谁的钱粮足,谁的消息灵,好好做事,以后有你的用武之地!”
“是,老师,学生定会做好份内的事,不辜负老师的栽培!”
吕光深深拜倒,向王猛行礼。
来到楼下,环视一圈新建成不久的长安大市,吕光深深吸了一口凛冽的空气,这才踱步而去。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一小队商旅正趁着西北风之势快马向东南疾驰,天黑前他们来到荒郊里的一家客舍投宿。
递上秦国京兆府颁发的邀文,客舍吏马上将众人请进院内,安排上好的房间和酒食款待来人。
过后,客舍吏恭敬的将邀文送还商旅,告诉他们已经派人通知了下一家客舍,提前为受邀的宾客备好房间。
受到如此礼遇,商队从上至下都有些吃惊。
“东家,看来秦国长安大市之事所言非虚啊!”
客舍是商人在旅途中常常落脚的地方,但商人们多数遇不到什么好脸色。
此次,刚刚从凉州进入秦国,这支小商队不但遇到了把他们奉为上宾的客舍吏,而且一切费用均是分文不取。
“呵呵,向来都是重农桑、轻商贾,秦国的这位京兆尹倒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客舍虽处在荒郊野外却修缮如新,看不出一点儿破败,你们说这是为何?”
“肯定是秦国国库充盈,有钱修房!”
“秦国有没有钱咱们不得而知,但这秦国的主事人要么是贪图虚荣之辈,要么是别有所图之人,黎单,你觉得这位京兆尹是属于哪一种?”
“肯定是别有所图,要不为何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哈哈,聪明人不会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是大多数人暂时看不明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