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自然明白,崇祯说的是事实。太祖朱元璋早已立下规矩,藩王成年后都要到各自的封地去享福,待遇自然非常优厚,但不允许随便离开。
这一制度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防止藩王反叛的作用。从太祖开国到现在,只有两次主要的藩王造反事件,一次是建文帝时期,燕王朱棣起兵,成功登上了皇位;另一次是武宗时期,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被王阳明平定。除此之外,就很少见到藩王造反,相较于以前的历朝历代,可以说天下太平了很多。
至于太子,更要为藩王们做出表率,在即位之前不能随便走动,连离开东宫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离京了。
可是此刻锦州形势危急,急需救援,只有太子能担当起解围的重任,难道在用人方面就不能灵活一点吗?
对于张嫣的劝说,崇祯也无能为力:“朕可不敢拂逆太祖爷传下的规矩。况且就算朕下了这道旨意,朝中那些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到时候联名上书加以阻挠,朕岂不是骑虎难下?”
张嫣暗自感叹:放着擎天柱不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军在关外肆虐,大明的灾难何时才能结束啊。
虽然满腹遗憾,她却无能为力,只好悻悻而归。
第二天早上,张嫣用罢早膳,宫女来报:太子求见。
张嫣心说:这孩子真是性急。我正准备去看他,转达一下皇上的意思,他倒先来找我了。
张嫣命宫女请太子进来。
见到太子后,她将昨天面见皇上的经过讲了一遍。
朱慈烺深感失望,不过昨天他已经仔细思量了一番,因此对于这个结果,倒也并不觉得出乎意料。
定了定神,朱慈烺说出了他酝酿一晚的想法:“皇伯母,既然朝廷法度必须遵守,那么如果孩儿不再是大明太子,而是普通百姓,是不是就可以挂帅出征了?”
“你说什么?”张嫣听了大吃一惊。
“孩儿已经想好了,只要能够领兵出征,孩儿愿意舍弃这太子之位。”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你两个弟弟可时刻盯着太子的位置,你却想主动放弃。”张嫣叹道。
皇伯母无法理解他的想法,然而他却心中有数。
如果他不出征挽救大明朝,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势,大明将在四年后寿终正寝。
李自成退出北京,清军进驻后,朱慈烺投奔外祖父周奎,却被极度势利的外祖父和舅舅拒之门外,导致他被清军抓走。随后多尔衮硬说朱慈烺是假冒的太子,将其处死。
永王朱慈炯则出家为僧,康熙年间被清廷擒获,也被安上了一个“假冒皇子”的罪名后处死。定王朱慈焕寿命最长,一直活到了75岁,已是儿孙满堂,却不幸暴露,被康熙帝下令满门抄斩。
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明若灭亡了,皇子们谁也别想有好下场。即便是侥幸逃过无数劫难的定王朱慈焕,最后不也没能留下一个子孙后代吗?
还有一句话叫做“有舍才有得”,如果他能打赢清军,那就意味着他立下了不世功勋,威望将如日中天,这太子之位就更不是寸功未立的永王、定王抢得走的。到时候就算父皇要立永王或定王为太子,只怕天下人也不会答应!
想到这里,朱慈烺豪情满怀:“请皇伯母成全!”
张嫣此时已冷静下来,反复思量之后,也觉得只有烺儿的这个办法才是可行的。
“也罢,如果你挂帅出征,不管要去多久,只要哀家还在,一定想方设法不让你父皇另立太子。”
朱慈烺心中感激:“谢皇伯母。”
“理当如此。烺儿赤胆忠心,大明又岂能亏待你?”这时,张嫣想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如果没有犯什么大错,你父皇是没有理由削去你太子之位的。但如果你故意犯下大错,只怕将来又难以挽回,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倒是颇费思量。”
“皇伯母,这个事情,孩儿已经想好了主意。”
“哦?看来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过几天要举行祭祀列祖列宗的仪式,父皇和众位大臣都将出席。孩儿打算在祭祀大典上,当众指责曾祖父、祖父两位帝王的过失,父皇随后便可以用‘大不敬’的罪名,将我的太子之位革去。”
在说出这番话之前,朱慈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朱慈烺的曾祖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神宗朱翊钧,10岁即位,在位48年,是在皇位上待得最久的大明天子。这位万历帝前面十余年还颇有进取心,后来因为立太子的事情跟内阁长期闹别扭,一赌气便30年不上朝。
朝廷重要职位的人选,都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万历躲起来不见,造成大量要职空缺,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事情没人管,国家开始走下坡路,故而后来清朝修撰的《明史》认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朱慈烺的祖父是明光宗朱常洛,这位泰昌帝十分荒淫,在位仅一个月就驾崩了。晚明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跟泰昌帝有关联。
这两位先皇的荒唐事,大臣们一提起就摇头叹息,因此朱慈烺深信,如果他站出来,大胆指斥两位先皇的过失,应该能博得大臣们的同情,不至于真的遭到朝堂的厌弃。
张嫣沉默了。她自然看出了烺儿的小心思,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惹恼皇上,又不会触犯众怒的办法。
她知道,这两位先皇名声确实比较糟糕,虽然已故去多年,大臣们私底下对这两位的评价仍然很差。因此,烺儿如果批评这两位,大臣们虽然嘴上不敢表示支持,内心说不定暗暗称许。
她知道,皇上其实也对万历、泰昌不太认同,只不过碍于是自己的祖父、父亲,不便说出来。就算皇上真的生气了,她也可以慢慢劝解。
既然朝臣们不讨厌烺儿,以后若想恢复太子之位,阻力会小很多,胜算的确比较大。
思虑良久,张嫣同意了烺儿的主意:“你就在我这里用午膳,然后哀家陪你一起去见你父皇,争取把事情定下来。”
午后,张嫣带着太子,再次来到了乾清宫。
崇祯帝见皇嫂和太子一同前来,知道肯定又是为了昨天的事,可是这事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嘛,难道皇嫂和太子又有什么新的说法?
朱慈烺吐露了自己的想法后,崇祯吃了一惊,斥道:“荒唐!太子之位牵涉国本,岂是你说舍弃就舍弃的?”
张嫣劝道:“哀家一开始也觉得,烺儿说的不过是淘气话。可细细一想,值此危难之际,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好办法。”
见皇嫂也这么说,崇祯这才冷静下来,开始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