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城,陈凡并没有立刻急着去找荀子老先生,而是带着小小在城中闲逛。
她如今十二岁,但一直不曾离开过李村,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很多东西都未见过,没吃过,那十二年除了爹娘尚在时,她过得还算不错,剩余的时光除了苦便没了其他的味道。
陈凡特意带她尝了许多特属于邯郸的美食,进了城才能发现,邯郸确实要比咸阳热闹,商业更加发达。
大秦虽然还没有到重农禁商的地步,但商业的确是受到了抑制,秦法中许多条款对于商业都是有些极大影响的,所以咸阳的商业环境很低迷。
但邯郸并非如此,商业发达,甚至连成衣店,饭店酒楼都有,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也是一个极大的的进步了,大秦是很难看见这种场景的。
在大秦出行,只有官方的驿站旅舍,或是官营饭庄,自营的酒楼那是没有的,所以大多数人出行,都是自备干粮。
或许这与赵国邻近齐国有关,众所周知,齐国是商业最发达的地方。齐国也正是靠着重视商贾,鼓励通商才使得国家富足的。所谓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齐国近海,那里也是最大的海盐生产地,单是这一项税赋便能让齐国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富足的国家。
赵国左近齐国,自然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因而赵国的商业也发展的不错。
临近午时,陈凡明显感觉到小小的热情劲儿降了下来,且已经开始疲惫,这才在一路询问中来到了一处院落前。
很小很旧的一个宅院,一点儿也不像是稷下学宫曾经的祭酒所住之地。但细看之下,却又别有一股幽静的意味,于闹中取静,大隐于市。
陈凡叩响房门,不多时,便听见一阵脚步声从内里传来,然后吱呀一声,木门被打开。
那门一开,便仿佛另一个世界被打开,明明里面也只是简简单单的陈设,但那种韵味,却是旁处所没有。
一个清瘦的男子站在门口,疑惑地望向陈凡还有陈凡身侧的小小。
“请问您找谁?”男子问道,他看起来有些警惕。
陈凡笑问:“荀子先生可在家?”
清瘦男子却未回答,而是反问:“你们是谁?”
“我乃陈玉真,这是我的弟子苏小小。”陈凡很是郑重地介绍了苏小小。
这下陈凡面前的清瘦男子还未说话,但是屋内再度传来动静。
“果真是你!”韩非看到陈凡有些惊喜,连忙行礼,“见过少上造!”
陈凡摆手,“还是以兄长称呼吧!”
一旁清瘦的男子有些愣神,少上造?了不得,他知晓这称呼只在大秦军功爵位中有,而眼前竟然是大秦少上造?
“李斯,这是大秦少上造陈玉真。”韩非对一旁清瘦的男子介绍道。
陈凡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人便是李斯,而且其实李斯年龄并不算大,不过二十多岁而已,只是长得有些老成。
李斯连忙向陈凡见礼,“还请少上造见谅,老师归隐之后,便时常有人来拜访,我等害怕他们打扰老师,因而才在少上造来时多番询问。”
陈凡摆摆手,“不用见外,先生可在?”
韩非连连点头,“老师在的,老师之前还念叨起兄长。却不料兄长果真来邯郸了。”
韩非将陈凡与苏小小迎入院内,进入小院,关上门扉,顿时觉得进入了另一番天地,明明还未开春,但院内却有花团锦簇,青草茵茵。
陈凡蓦然想到一个词——圣人居!
小小看见那些花卉,心中喜爱,便将目光投向陈凡,陈凡倒是不见外,“去吧,不过莫要祸害完了。”
苏小小立刻欢呼一声跑到那一丛丛花卉面前。
“这丫头……”韩非有些疑惑,他记得陈凡确实有个弟子,但不是个男孩儿吗?如今怎么是个丫头。
“真传弟子。”
韩非连忙出声恭喜。
进了屋,陈凡便见一个老者盘坐在一盆炭火面前,佝偻着身形,发出微微鼾声,手中还半握着一卷书简,只是此时也快从其手上掉下来了。
韩非子想上前唤醒老人家,陈凡却是笑笑示意不用,他来到荀子面前对坐,然后伸手烤火,也不言语,只是静静等待。
韩非子见状,便给陈凡与苏小小拿来了糕点与酒水,放下这些后,便让李斯与他出去。
这一等便是小半个时辰,玩够了的苏小小,也进了屋,正要说话,却见屋内安静异常,还有一个老者打瞌睡,便立刻收声。
陈凡挑了些好克化的糕点递给苏小小,小小拿着糕点,有些好奇地凑到老者身前,从下面向望去。
见此场景,陈凡蓦然发笑。而那老人也似乎感受到了动静,睁开双眸,却见一个小丫头正抬头看她。他的苏醒,吓了小丫头一跳。
“钟灵毓秀,眼底竟有星辰?”荀子蓦然称赞一句。“好生纯粹的心灵。”
小丫头吓得退出好几步,缩到陈凡身侧。
“见过先生!”陈凡笑道。
“原来是你啊,我说今日之梦格外香甜美好,原来应在此处。”荀子脸上笑意盈盈,“这是你的弟子?”
陈凡点头,“是的,恰逢其会。”
“好福气,你这弟子了不得。”荀子再度称赞一声。
“先生弟子个个如人中之龙,小子还羡慕不过来呢!”
“当初离开咸阳时,你便说回来看望我,我只当是你安慰我,没想到今日真的来了。”荀子能在邯郸看到陈凡,心中是很欢喜的,这可能是他最欣赏的年轻人了,虽然并无师徒之谊,但却是忘年至交,引为知音。
“先生别来无恙啊!”
荀子摆了摆手,将手中书简放下,“老了,真的老了,不比以前精神,每日看看书,便觉困顿,时时瞌睡,也不挑地方了。”
陈凡其实也发现了,相比于上次见荀子,荀子却是感觉老了许多,但这个苍老并非是面相与肉身上,而身上多了一股无形的暮气。
有了这股暮气的荀子,与他当初见到的那个睿智健谈,精神矍铄的长者,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