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新的年号
包拯长子二十岁就没了,刚刚结婚一年,幸好留下一个遗腹子包文辅。
原本的历史上包文辅五岁时会夭折,正是赵昉救了他,这一点本来就让包拯感恩不已。
包拯的儿媳崔氏,是一个古代完美的女性代表,豁达的包拯不希望儿媳一直守寡,几次劝说她改嫁。
可崔氏坚决不嫁,理由是要代替丈夫侍奉公婆,无奈的包拯只好不再劝说,但一直没熄了这念头。
毕竟好儿媳不是谁家都能遇上的,他这是当女儿对待了,可朝廷赐封后按规矩就不能改嫁了,但赵昉给了她特例。
转眼就要年终放大假了,北宋官员的假期可以气哭后世绝大部分国家,一年一百二十天的假期,请问谁有。
春节、寒食、冬至,各有7天假。
夏至、腊八、元宵、中元节、下元节,皇帝生日各放三天假。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春社、秋社、三伏、七夕、三月三、端午,重阳节各放一天假。
还有每个月三天的旬休日,甚至还有不定期的沐浴休息日,难怪那些熟读史书的人,都愿意穿越回大宋朝当官,简直太爽了。
工资高,假日多,还能公款合法的喝酒请妹子,饶是赵昉之前改革,削减了大部分的公使钱,可依旧没有全部取消。
但今年快放假,大家没有往年的轻松,新的年号一直不确定,朝议都争论过多次了,还是没有最后决定。
众臣从十几个年号中,最终卡在最后的两个上,一个是富弼提出的治平,另一个是赵昉自己提出的熙宁。
其实这两个都是历史上仁宗之后的年号,治平是宋英宗的年号,熙宁是他儿子神宗的年号。
或许是惯性吧,富弼还是选了英宗继承仁宗后的年号,可赵昉嫌弃它晦气,却不能告诉别人为什么。
只好亲自上阵起了熙宁这个年号,当然也有暗自的含义,因为神宗熙宁开边几乎灭了西夏。
这个年号昭示这大宋的武功赫赫,只是现在大臣们不知道罢了。
富弼性格稳重,喜欢四平八稳,因此他极力主张用治平,可韩琦直性子,这次他支持赵昉的熙宁。
这是两个年号不同的寓意造成的,宁字虽然有安宁的意思,但却是动态的,必须有手段安定四方后才能安宁。
结果这两位好友杠上了,谁也说不服不了对方,一直僵持着,眼看就要放假过大年了。
韩琦和富弼被史学家誉为北宋的双子星,这两人的陨落同样也标志着北宋没落的开始。
很有意思的是两人去世前都是天有异象,韩琦临死前一晚,有星陨落在他主所外,惊动整个相州。
而富弼死前十天,同样天落陨星,也同样落在他住所附近,因此宋人野史里说这两位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来扶持宋皇的。
还有这哥俩在英宗朝开始不是好朋友了,从甜甜蜜蜜的好闺蜜到翻白眼,还是因为他两性格上的差矣,造就他们的政见不同。
富弼稳重但爱唠叨,韩琦性急、做事喜欢雷厉风行,因此常常会为了大事争执不下。
今天两人又杠上了,为了治平还是熙宁,双方唇枪舌剑争论的还是没结果,赵昉终于不耐烦了。
“既如此,两个都是好的,又无法决定用哪个,那就抓阄,由范相动手抓,这总可以了吧?”
结果话音刚落,两人同时看向赵昉,异口同声道:“陛下荒唐!(岂有抓阄之理)。”
富弼说的话还客气,可韩琦简直就是寇准再生了,气的赵昉嚷嚷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怎么办?”
范仲淹一看这翁婿两要杠上了,赶紧出来和稀泥道:“要不由众大臣当庭选择吧,支持者多的一个入选。”
赵昉想了想,点头道:“行,那就廷推吧。”
“廷推?”
大家茫然一下,很快明白什么意思了,来自大明朝的廷推制度,就这样第一次登上大宋的朝堂。
结果富弼输了,不乐意的哼一声后不再反对,其实也难怪,熙宁这年号毕竟是赵昉提出的。
皇帝亲口提的,又不比治平差,支持的人自然多一些。
赵昉这下高兴了,笑呵呵的说:“富相公也别生气,咱们今年又要过个好年呢,薛卿昨天上的褶子,今年富余上千万两白银。”
薛向的确是理财高手,仅仅一个月就把所有的账簿理清,并且针对性的做了调整,许多烂账被收回。
听到这话大家也高兴起来,毕竟富余了,赏赐就多了,韩琦用肩膀撞了撞富弼,咧嘴一笑。
富弼给他一个白眼,悄悄伸出腿踩了他一下,两人小动作哪里能逃得出赵昉的眼睛,不禁哈哈大笑。
“对了,还有一件事。”
赵昉正经起来看一圈众臣后继续道:“明年朕打算派一人为河道巡抚,这几年治水成绩斐然,但也要派人去巡视一番,发现问题当场解决。”
“巡抚?陛下这是巡视抚治的意思,那这是临时差遣还是成为定例?”
巡抚一词不是明朝自创的,而是南北朝就出现的,但并不是明朝那样的官职,望闻知意,意思其实没两样。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诏令“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后来的宣武帝又要任命侍中杨播巡抚赈恤,到了唐朝就开始设立巡抚使,那也不是常设,而且极少出现这职位。
宋承唐制,同样也任命过巡抚使,也是同样办完事情就撤掉,但专门为了河道设立巡抚使还是首次。
大宋很重视水利建设,但却没有明清那样的河道总督衙门,而是前后出现五个衙门管辖,却品级不高。
最早是继承唐代的制度,设立水部司、隶属于工部,可工部自己都是政事堂下辖的部门,水部司还能高到哪里去。
而且宋代掌管城池土木修造的是三使司,因为钱在三使司手里呀,三使司下面有个修造案专门负责这些。
这就造成宋代的水部司形同虚设,直到元丰改制之后,水部司才拿过掌管水利的权利,但最高的配置也只有从六品的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