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祸不单行
“准备一下回京吧。”
赵昉终于平复下来,马上吩咐高居简道,原本定下还要多呆些天的,但他现在根本不想再呆了。
他必须回去主持,否则朝中那些人,不定给庞籍定个什么样的哀荣呢。
庞籍的子孙不怎么出色,在朝中根本没有发言权,其子庞元英是朝散大夫,孙子庞恭孙是赵昉赐的同进士出身,在吏部行走。
自古福无双至,从来祸不单行,就在赵昉回京的路上,另一个消息传来,范仲淹也在七天前去世。
大宋接连失去两位名臣,虽说都是已经致仕的老人,可这不是普通的老人。
他们虽然在家不管朝政了,但还是能给赵昉提意见的,有时候大事不决时,赵昉也会写信给他们询问对策。
两人的见识、经验都是这时代顶尖的,而且还都是文武双全,无论政务还是军事,都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加上不在其位后,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更公正、客观。
匆匆赶回京城的赵昉,马上召开朝会,商议他两的谥号,并让两位弟弟赵昕和赵曦做好准备,分别去吊唁。
范仲淹的谥号他不想改变历史,群臣上奏的“文正”一下子就拍板了,但庞籍的谥号引起了争议。
大臣们建议的是“庄敏”他不同意,改为“忠献”被大臣反对,一时间唇枪舌剑,朝堂上热闹极了。
最后还是赵祯出面,劝说大臣们同意了,接下去赵昉赐封两人为郡王爵位安葬,又引起一阵非议。
但好在这是死后赐封,无关继承之事,最终还是同意了。
范仲淹被赐封为永兴郡王,庞籍为永安郡王,分别恩荫其子孙一个千户,这事又让朝中争议起来。
恩荫之事在大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自从变法以来,逐渐在取消士大夫这种特权。
从最先开始的三品以下不赏恩荫,到现在凡是恩荫不得授予实职,已经成为大宋的新规。
但文臣的后代恩荫文官阶位,武臣恩荫武将位是惯例,赵昉这次却是让这两位前宰相的子孙恩荫武将的位阶,这让文臣们大为不满。
大家很是不解,明明赵昉前面的赏赐对这两位极尽哀荣呀,可为何到了这最后一部却反而拉胯了。
终于赵昉抛出的理由,那就是从今往后,无论文武,恩荫一律以武臣位阶来授予。
分别为百户、千户、指挥佥事三级来授予,同样不是实职,但可以经过考核授予实职。
大家这才明白他的目的,这是在文武分制中消除文武对立的手段,让文臣们想要打压武将时想想,自己的子孙将来也会成为别人打压的目标。
大臣们在感叹皇帝奸诈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他的策略是极好的,反对声在武将们明白后,渐渐被压下去。
五军都督府的武官们纷纷上书支持,枢密院中的武官也同样上书支持,势均力敌的局面,在文官中出现叛徒后很快被瓦解。
这还真不是赵昉收买文官中某些人,而是这些人本身是武将的后代,权衡利弊后选择支持皇帝。
要知道大宋朝那些开国大将的子孙,不少都选择了弃武从文,几代人下来,同样有不少人考中进士,进入文官行列。
像武将最顶尖的曹家、潘家、慕容家,现在基本上是文武各半的局面,麟州杨家也同样是文官,杨畋就是其中代表。
两大高家也同样是文官,像高遵裕官居步军都督府签事,可他的确是进士出身,高怀德的后人也同样是文官。
这是没办法的事,当初杯酒释兵权,这些人明白子孙要是再当武将那是没前途的。
因此这些人趁着有权有势有资源时,拼命培养后人读书,除非实在是棒槌的没办法,只能让他习武。
特别是宋真宗时期,文臣的地位急剧上升,这老头更是喊出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来,令不少武将不得不考虑子孙的富贵能坚持多久。
这些人现在明白,赵昉有重振武将地位的想法,自然鼎力支持,毕竟血脉中武将的基因,造成他们的后代尚武之风。
而且武将之家都有传承的习武方法,这比读书方便许多,古代的武艺可不是后世那种花架子,那是要上战场经历检验的。
就一个打熬力气就不是简单的举杠铃、抛石锁可以练出的,都是有自己独特的药方习武的。
传武一向是武医合流,不懂伤科医术的人是练不出好武艺的,因为你几乎每天都会受伤。
这不是后世的锻炼身体,养生学武,而是学完要生死搏斗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是不流血,那到战场上就是给人送人头了。
伤筋断骨是常见的事,虽然也讲究循序渐进,但比后人那种锻炼狠多了。
这也是后世为什么竞技体育类选手,不到中年就满身伤病,因为武医的方法失传了。
古代打熬身体是要用药材的,不仅是治疗伤痛的,还有泡药浴的,这不是武侠小说那样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你见过八十多岁的老头,蹲在门槛上,四个年轻的壮汉拉不动他的吗,我见过。
而且那门槛是老建筑地主家那门槛,高度快到成年人的膝盖,宽度只有半只手掌宽。
药浴正是从那老人那听说的,只是当初本人太小,根本不知道那是个珍贵的传承,没有问也没学。
等到长大后想学,可老人去世了,活了九十七岁,从小学武却一辈子身体健康,根本没有伤痛困扰。
这是闲话,虽说是闲话,但说明了传统中不知道有多少好东西,都这样消失在历史中被淹没了。
熙宁三年六月,辽国战乱结束,耶律洪基获胜后派出使臣到大宋朝通报,并跟大宋商量辽夏之间原本争议的地区。
原本的西夏也是辽国的属国,根本不存在边境争议,但李元昊建国后成了白眼狼,跟辽国发生过两次战争。
后来李谅祚登基是又打了一场,互相间各有进退,形成了现在西夏疆域的变化,被大宋全部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