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要爆了!
知道明天是场硬仗,陈文几人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摇醒张宁宋强,让他俩赶紧去叫醒其他人,自己则去茅坑拉了一泡,通了一下。
莫约有个二十多分钟,一伙人集结完毕,兴匆匆去了飞龙寨。
阿婆家的门早就敞开了,老人一般睡的早,醒的更早,此时正在院子里烧火热水。
“阿婆,我们打算去把那些鱼卖掉,您拿个盆儿出来,给您留几条,给丹丹改善伙食。”
阿婆摇摇手,叮嘱道。
“去了机灵点,见到情况不对就跑,别傻乎乎的死守着这些鱼。”
应显丹还没醒,实在是天色太早了,最后陈文还是拿盆出来,留了三条大头鲫鱼,阿婆拗不过,只好让几人下午回来吃饭。
新来的四个人不知道,张宁宋强却是晓得陈文这小子老往这儿跑,极大原因就是能解嘴馋。
见此,众人纷纷应下,这才借上阿婆家的推车,先将车扶正,再费劲儿的把三个大桶慢慢抬上去。
第一个开始推的是宋强,一用力才知道,好家伙,不咬牙发力很难顺畅动起来。
左右两旁各一人扶着,防止倾斜歪倒,再让两人扛着采摘的菌子。
陈文商量着走个几百米就换换人,不然单靠宋强一个人累死也到不了。
恐怕只有生产队的驴敢这么使唤了。
寨子通往县城的路,跟大家小时候村里的路况差不多,坑坑洼洼的,不是碎石子儿路,就是一步一个坑,有一些段落甚至更糟。
现在好多地方远没有又宽又美的油柏路,甚至水泥路都很少见。
行车的难度大大增加,实在是路况太差,对推车人的腰腕核心力要求太高,大家只能慢慢走。
这一走,直接干到了旭日东升,红彤彤的朝阳照在几人的背上,清晨的地上印着细长的影子。
两个半小时。
最少两个半,陈文敢说只多不少,终于费劲的推倒了县城。
张宁在前领路往鸽子市场赶,此时是陈文在推着独脚车,用力的手臂肌肉鼓起,干力气活儿出来的线条分明颇有美感。
因为来的时间很晚,好的地段已经被人占了,上一次的摊位地点也被一对卖粥的老头老太太占了。
陈文继续寻找地点的同时,不得不感叹老两口太有商业眼光了。
因为这一路下来,只有这一家卖早餐的摊子,不要怀疑这时候没人花钱买早饭,林子大了,总有那么一撮人图省事,或者赶急买快餐的。
而且听着老两口的价格简直低的离谱,吸引了不少路人。
好的位子没了,陈文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街头一棵大槐树底下扎根。
“呼~位子也那样,宁儿喊几嗓子!”
“好嘞,瞧我的吧,来一来,看...”
第二次来,张宁相当熟练,兴致高昂的开口喊到一半扭头问道。
“阿文,咱这价格多少来着?”
“等等,你们先歇着,我去溜达溜达。”
陈文甩了甩略微有些酸胀的胳膊,打算再去看一下现在鱼肉价格的行情。
一圈走下来,并没有发现有卖鱼的摊位,倒是有一对父子从山上捕了一只野猪。
一斤猪肉一块二,不用肉票,那鱼的价格应该也就能确定个范围了。
“鱼都是一斤七毛,但你要前面加一句,原价九毛,现在通通卖七毛。”回到大槐树下,陈文说出了个价格。
别小看后面这一句,这样隐隐占了商家便宜的感觉,更能刺激老百姓的消费热情。
毕竟有便宜不占,总觉得是自己吃亏了。
在四个菜鸟的拘谨目光下,张宁扯着嗓子,扯着不高不低音量的喊了起来。
“强子,去四处转转,找个能写字的大纸板回来。”
吩咐完宋强,摊子前已经吸引了几个路人过来。
陈文看着跟四个兵马俑一样的呆瓜,只好先做示范。
“大爷大妈,这都是河里抓上来的新鲜鱼,回去炖汤,红烧指定香,原价九毛,现在卖七毛,要不来一条尝尝?”
摊子前最近的是三个中年妇女,县城人民的打扮比镇里村里的有条件多了,虽然颜色上基调依旧是黑灰绿白,可料子却不赖,看着就有实力。
“嗯,看着是不错,那给我来一条吧,正好我家那口子前段时间嘟囔想吃鱼了。”大妈边说手指着桶里表面那条十几斤的大鲫鱼。
陈文应了一声,连忙拿起秤砣,将勾子传过鱼鳃,一阵比划。
“姨,一共十七斤多,给您算十七斤,您给个十一块九毛。”
“嗯,你等等,我家离着近,我去拿钱。”大妈说这快速退出人群往家里赶。
这年头除了上次那豪横老大爷,很少有人早晨出个门拿十几块钱的,主要还是没地方花,也花不出去。
普通老百姓偶尔花个大钱解解馋,还是有很多人舍得的。
周围嫌贵的人有,还不少,也有几个人见有人买,自己也退出人群,嘴上嚷嚷着“留条大的,自己回家取钱。”
大妈很快小跑回来,又不放心的让称了称那条鱼,见没问题,这才放进篮子里。
第一单交易成功,生意这就开始了,出乎人意料的火爆。
这年头没有低头族,路过的人就算不买也会停下瞅几眼看乐子,所以摊子前人没断过。
韩彦斌几人看傻了,看着娴熟推销,称重,收钱找钱的陈张二人,见傻站着也不成,观察了一会儿,也尝试着凑过去帮起忙来。
陈文其实有担心过会不会卖不出去,可显然他的担心多余了。
仔细一回味儿也对,这时候虽然有供销社,又有专门的水货市场,可去哪儿,买什么都的要票,价格还贵。
像这边兴起来的摊子,最吸引人的就是不需要各种票,只要有钱就能买。
票,钱?!
想到这里,陈文突然脑子一动,四处寻了寻,拿起一块儿砖头尖儿,在宋强废好大劲找过来的纸板上写了
“鱼原价九毛一斤,现七毛\\一斤,菌子1.5一斤,三元三斤,可拿各种票和全国票来换!”
陈文突然想到,自己能用鱼来换票,要知道现在的票可是生活刚需,哪儿哪儿都离不开。
而且他自己可是要回京城的,怎么样都用得着。
板子一立,好多人还不认字,陈文照着读了两遍。
闻着声儿,摊子前一下子聚了更多的路人。
挤在前头的立马就有好奇的问道。
“小同志,是用钱和票?”
“如果大家钱不够可以用票来抵,也可以全部用票来换,全国票优先,粮票,工业券都行!”
哗!
此话一出,效果还是很震惊的,大家伱一言我一句,个别人不信的问道真的假的。
最后得到陈文的肯定,不少人开始往外挤,嚷着回家拿票。
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第一种自然是最惨的又没钱又没票,怎的一个苦比二字。
其次好点的就是手里有钱但没票,什么也买不成,但好赖手里还有个子儿。
最后就是有票没钱的一撮,手里的票跟废纸一样,擦屁股舍不得,不擦毛用都没有,一想就伤心的那种。
一下子,整条街的热度话题都集中在了大槐树这里。
要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