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谕和讲堂先生们每译完一篇文章,便交给谭良栋、卢象升、胡振江、余生四人,他们四人负责校阅、断句,然后再由吕梁营自己学堂的先生们排版、抄写,最后定完稿后再交由活字印刷局,进行刊印。
享受过后世便利的电脑排版、打印的谭良栋,对人工进行排版、校阅、抄写的艰辛有了很深刻的理解,难怪书籍的价格居高不下,就这工作量成本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半个月后,徐光启的书全部被译作白话文,并且在书中用上了标点符号,剩下的就交给活字印刷局。参与译作的教谕和讲堂先生们也获得了一份报酬,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总算是完成了。”谭良栋松了口气,连续不停地盯着书看,感觉眼睛都不行了。
胡振江和余生在完成断句后就直接离开了,离开了小半个月,手头积压了不少的事。
卢象升也松了口气,以往买书的时候不觉得编书人的辛苦,自己亲身参与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算算时间,任命文书应该快到了。”
“带多少人去合适?”
“三百人足矣。”
“好。”新兵营已经组建,这次去永宁府城,谭良栋带上亲卫队和新兵营的人也就够了。
天启四年五月,永宁知府的任命文书下来,吏部文选司的主事带着任命文书到达永宁州城。
知府衙门内,前任知府亲自出面接待了文选司的主事,他马上就卸任,人走茶凉,为了能走得顺利,前任知府不敢怠慢文选司的主事。
能被派到地方上办事的都是玲珑剔透之人(情商高),文选司主事在进了知府衙门后,就发现气氛很不对,老知府太过殷勤,新知府迟迟不露面,紧接着发生的事更是让他大吃一惊。
原本在卢象升离开后,强撑着坐到晚上的举人秀才们撤了回去,但不知是谁把文选司主事到来的消息传了出去,文选司主事前脚进衙门,举人秀才们后脚就坐到了衙门前。
这次他们搞的场面更大,不仅把一家老小都拉来,还专门花钱雇人在衙门外面哭嚎,被吸引过来的百姓比上次更多。
文选司主事被搞混了,问道:“老大人,外面这是怎么回事?”
前任知府虽然痛恨卢象升,但新旧知府交接,卢象升又不是善茬,简略的回道:“一些士子被人鼓动,在外头闹事。”
“士子。”本欲出衙门外查看一下情况的主事立刻又坐了回去,大明两百年来闹事的士子太多,一般地方官府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文选司主事觉得自己太倒霉,出来一趟就碰到这样的事。
“卢知府去哪了?”
“他还没到。”
“那就只能再等会了。”
文选司主事拿出了任命文书,这东西就是走一个流程,但现在看来,卢象升这位新任知府面临的麻烦事不少,但没有交接文书,他也不好回去复命,只能慢慢等着。
永宁州城,守城的兵丁正在懒洋洋的打哈欠,突然地面传来震动声,“怎么回事?”
“有人过来了,快快,关城门!”
城门刚刚关上,城下就过来一支马队,为首之人正是谭良栋和卢象升,后面还跟着一队人。
城墙上有眼尖的,看到了卢象升,道:“那不是新任知府吗?怎么带这么多人?”
卢象升看到守城官兵关了城门,气得甩了甩马鞭,大声道:“我是新任知府卢象升,城楼上的赶紧开门!”
谭良栋也高声道:“我是吕梁营千户谭良栋,开门!”
后面跟着的士兵同时跟着喝道:“开门!”
卢象升多次进出永宁州城,守城兵丁都认识,谭良栋虽未见过,但吕梁营人们也都听过,守城兵丁一面派人到知府衙门,一面打开了城门。
“吱呀”一声,城门被打开,卢象升和谭良栋带着人鱼贯而入,直扑知府衙门。
马队的速度太快,守城兵丁还没到知府衙门,谭良栋和卢象升二人就到了知府衙门前。
骑兵在行进过程中会让地面产生震动,围在衙门外看热闹的老百姓在地面震动时感觉情况不妙,纷纷给行进中的骑兵让开道路,就连那些收钱过来给举人秀才们摇旗呐喊的也都躲在一边。
卢象升下了马以后,冷冷地看了一眼坐在地上的举人秀才们,直接走进知府衙门。谭良栋坐在马上,指挥人把知府衙门给包围了。
“卢知府,这是你的任命文书。”卢象升杀气腾腾的走进衙门,文选司主事感觉到事情不对,急忙拿出任命文书,尽快完成交接,离开这是非之地。
在交接文书上盖了知府官印,文选司主事收起交接文书,道:“卢知府,文书交接完毕,那我就告辞了。”
“慢!”卢象升对着前知府、同知、通判和满堂衙役,道:“从现在开始,永宁州城戒严!所有人一日之内都不得出城!”
“齐主事,叨扰了。”
“没事没事,卢知府忙的是大事。”文选司主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果然传言没错,这位卢知府和地方上的吕梁营关系不简单,难怪赵南星和魏忠贤会重视。
堂上所有人都惊呆了,戒严,就是在流寇流匪肆虐的时候永宁州城都没戒严过。
通判站出来道:“卢知府,戒严,是不是太过了?”
“哼,过吗?我觉得一点也不过,两年来永宁州是什么样,为什么成那样,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去,有些人又跳出来闹事。”
“既然选择当敌人,那就要有做敌人的觉悟!”
通判退了下去,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卢象升不是那种传统的文官,是一个有着地方军头支持的带兵文臣,而卢象升本人做事也带着武人的风格,干净利索,非地方官员的那种推诿扯皮。
衙门外,谭良栋带着玩味的眼神看着坐在衙门前的举人秀才们,那打在最前头的“还我土地”的横幅十分亮眼。不论哪个朝代都是这样,掌握了话语权的所谓社会公知,是最没有底线的,特别是晚明的士大夫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