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孟子·公孙丑下4.8

作者:【先秦】孟子

沈同以其私问曰[1]:“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2],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3]。有仕于此[4],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5],何为劝之哉?”

注释:

[1]此句意为,沈同以个人身份问道。沈同:齐国大臣。[2]子哙:燕王哙。燕易王之子。公元前315年,让国于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攻破燕国,燕王哙死于战乱。[3]子之:燕王哙相。后接受燕王哙让国,成为燕国的君主。齐人攻破燕国后,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肉酱。[4]仕:同“士”。[5]此句意为,如今一个与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讨伐燕国。以燕伐燕:指齐国无道,与燕国无异,无资格讨伐燕国。

原边注:

顺天应人、行仁义者方可伐之。

齐不行仁义,与燕无异,安可伐之?

点评:

本章论“燕可伐与”,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精髓。燕王哙欲学古代尧舜,让国于相子之,结果引起燕国的内乱。沈同受宣王的委托,私下问孟子对伐燕的态度。孟子认为可以讨伐。理由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其潜台词是,燕国非燕王个人的私有物,其转让需经过燕国民众的同意与认可。燕王哙让国没有经过民众的认可,让国后又引起内乱,“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史记·燕召公世家》),给燕国民众带来一场灾难,因此燕国是可以讨伐的。但齐军占领燕国,不是救民于水火,反而烧杀抢掠,引起燕国民众的反叛。当有人质问孟子“劝齐伐燕”时,孟子予以否认,理由是“为天吏,则可以伐之”。其潜台词是,只有替天行道的仁义之师才有资格伐燕。如今齐国“以燕伐燕”,完全失去了伐燕的资格。可见,不论是同意还是反对伐燕,孟子都以燕国民众的意见和利益为出发点,民本成为孟子处理伐燕事件的最高原则。

齐国伐燕,是战国中期的一件大事,因孟子参与其中,故《孟子》多有记载,但编者没有按照事件的先后次序编排。若按时间顺序,应为:4.8(沈同问伐燕)、2.10(齐人伐燕,胜之)、2.11(齐人伐燕,取之)、4.9(燕人畔)。

孟子·公孙丑下4.9

作者:【先秦】孟子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1]:“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2]。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3]。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4]。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5]。”

注释:

[1]陈贾(jiǎ):齐国大夫。[2]管叔以殷畔: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旧都,派其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监视殷的遗民。武王死后,成王幼,周公执政,管叔等和武庚反叛,周公出兵平定了这次叛乱。[3]以上四句意为,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错却一味错下去。顺:放任。[4]以上六句意为,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百姓都看得见;等他改正了,百姓都仰望他。更:改。[5]以上三句意为,现在的君子,非但一味错下去,还要为错误来辩护。辞:辩解。

原边注:

赵岐:“圣人亲亲,不文其过;小人顺非,以谄其上也。”(《章句》)

点评:

本章记孟子批驳齐大夫陈贾事。齐国占领燕国后,孟子曾向宣王建议,为燕国选立一位君主然后撤兵。宣王没有听从,结果遭到燕人的反抗,赵国等诸侯国趁机出兵,迫使齐军大败而还。宣王对此感到很惭愧,但陈贾不是引导宣王检讨错误,反而玩起语言游戏,以“圣人也有过失”的遁词为宣王辩解。故孟子以“古之君子”有错即改为对比,对“今之君子”有错不仅不改,还一味抵赖的丑恶行径进行了驳斥,言辞犀利,直指陈贾和宣王。

孟子·公孙丑下4.10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致为臣而归[1]。王就见孟子[2],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3]?”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4]:“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5],养弟子以万钟[6],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7]。子盍为我言之[8]?”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9],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10],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11],辞十万而受万[12],是为欲富乎?季孙曰[13]:‘异哉子叔疑[14]!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15]。’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16],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17]。”

注释:

[1]致为臣:指孟子辞去齐卿之职。归:返回家乡。[2]就:去;前往。[3]继此:从此以后。[4]时子:齐国大夫。[5]中国:国都中,指临淄城。室:房子。[6]钟:古代容量单位,一钟合古代的六石四斗。[7]矜式:敬重和效法。赵岐注:“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诸大夫、国人皆敬法其道。”[8]以上四句意为,我想在都城中送给孟子一栋房子,用万钟粟米供养他的弟子,让各位大夫和国人都有个效法的榜样。你何不替我去说说呢?盍(hé):何不。[9]陈子:即陈臻,孟子弟子。[10]然:应答之词。不训为是。[11]如使:假使;倘若。[12]十万:有学者认为十万是孟子多年俸禄总和,而非一年的俸禄。孟子意为,我辞去了齐王十万的俸禄,怎么能接受齐王一万的馈赠呢? [13]季孙:赵岐认为是孟子弟子,朱熹则说“不知何时人”。[14]子叔疑:人名,生平无考。 [15]以上七句意为,子叔疑这个人真奇怪!自己想做官,不被任用也就罢了,却又叫他的儿子、兄弟去做卿。哪个人不想追求富贵?而他却想把富贵垄断起来。龙断:垄断。龙:通“垄”。本指独立的高地。引申为独占其利。[16]丈夫:对成年男子的通称。[17]以上七句意为,有个卑贱的男子,一定要找块高地登上去,左边望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所有交易的好处都捞了去。人们都觉得他卑贱,于是开始对他征税。对商人征税就是从这个卑贱的男子开始的。征商:对商人征税。

原边注:

经伐燕事,孟子知宣王无行道之意,故辞官而去。

若不辞官而去,则似子叔疑,为贪求财富矣。

点评:

本章记孟子辞官去齐事。孟子来到齐国后,对齐宣王循循善诱,但宣王始终不愿实施孟子提出的“仁政”方案,特别是经过“伐燕”“取燕”事件后,孟子对宣王已完全失去信心,所以准备辞职归家。为了挽留孟子,宣王提出在国都中送给孟子一栋房子和万钟的粟米,孟子断然予以拒绝。孟子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的行止取舍,与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反对靠出仕谋取富贵,更瞧不起那些利用官位为亲朋好友捞好处的人,故本章的末尾,用“贱丈夫”“罔市利”来讥讽这些人,可以说刻画得入木三分。

孟子·公孙丑下4.11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去齐,宿于昼[1]。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2]。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3],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4];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5]。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6]?”

注释:

[1]昼:齐国邑名,在今山东临淄附近。[2]以上四句意为,有个想为齐王挽留孟子的人,坐着与孟子交谈。孟子不加理会,靠着几案休息。隐(yin):凭;靠。[3]齐宿:提前一天斋戒。齐:同“斋”。斋戒。古人有重大事情,提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不入内寝,以示诚敬。[4]以上两句意为,从前鲁缪公要是不派人在子思身边侍奉,就不能使子思安心。鲁缪公:战国时鲁国国君,名显,公元前409年至前377年在位。子思:姓孔名汲,孔子之孙。[5]以上两句意为,泄柳、申详要是没有人在鲁缪公身边进谏,就不能使自己安心。泄柳、申详:鲁缪公时贤人。[6]以上四句意为,你为我这个长辈考虑,却连鲁缪公如何对待子思也赶不上,是你跟我这个长辈绝交呢,还是我这个长辈跟你绝交呢?

原边注:

赵岐:“惟贤能安贤,智能知微,以愚喻智,道之所以乖也。”(《章句》)

点评:

本章记孟子去齐宿昼事。孟子离开齐国,仍有说客替宣王挽留孟子。孟子不予理睬,并以鲁缪公尊重子思为例,对其进行了驳斥。孟子的意思很明白,与其替齐王留住自己,不如去劝说齐王。自己来到齐国是为了推行王道、仁政,宣王既然不愿意实行,那么,我只能“归去来兮”,再多说已经无益。

孟子·公孙丑下4.12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1]:“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2]。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3]?士则兹不悦[4]。”

高子以告[5]。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6]。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7]。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8]。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9]!”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注释:

[1]尹士:赵岐注:“齐人也。”[2]以上四句意为,不知道齐王不可能成为商汤、周武,那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要来,那就是为了求取富贵。干泽:求禄。赵岐注:“干,求也。泽,禄也。”[3]濡滞:迟延,迟滞。[4]以上四句意为,不远千里来见齐王,不相投和就离去,在昼住了三夜才走,为什么这样迟缓呢?我对此很不满。兹不悦:即“不悦兹”。兹:此。[5]高子:赵岐注,“亦齐人,孟子弟子”。[6]以上六句意为,尹士哪能理解我呢?不远千里来见齐王,那是我愿意来;不相投合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走吗?我是不得已啊。[7]以上五句意为,在昼住了三夜才离开,我心里还觉得太快了,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主意,齐王如果改变主意,一定会召回我。[8]以上六句意为,等离开了昼,齐王没有来追我,然后我才毅然有了回乡的决心。我虽然这么做了,难道肯舍弃齐王吗?齐王还是可以行善的啊。由:同“犹”。足用:足以。[9]以上五句意为,我难道是那种气量狭小的人吗?向君主进谏不被接受,就怒气冲冲,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离开时非要走得筋疲力尽然后才肯休息!

原边注:

三宿出昼,非为己,为天下之民也。

点评:

本章记孟子“三宿出昼”。孟子离开齐都后,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在昼这个地方停留了三个晚上,孟子的行为遭到一些人的误解。孟子“三宿出昼”,是希望宣王能回心转意,接受自己的主张,行王道、仁政,济民于水火,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对个人利禄患得患失。其实,历史上误解孟子的大有人在。南宋初年的郑厚就认为,孟子“三宿出昼”是有意与齐王讨价还价。诚如后来朱熹所说:“诋孟子,未有若此言之丑者!虽欲自绝,而于日月何伤乎?有不必辨矣!”(《晦庵集》卷七十三)

孟子·公孙丑下4.13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2]。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3]。’”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4]。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5]。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6]?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1]充虞:孟子弟子。[2]此句意为,老师好像有些不愉快的样子。豫:愉快。[3]不怨天,不尤人:此句见《论语·宪问》,为孔子之语。尤:怪罪。[4]以上两句意为,五百年必定有圣王兴起,其间必定有闻名于世的贤人出现。名世者:名显于世的人。[5]以上六句意为,从周朝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上说,已经超过了;从时势而论,也该有圣贤出现了。[6]以上四句意为,老天大概还不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如果想使天下得到平治,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有谁呢?

原边注:

赵岐:“圣贤兴作,与时消息,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是故知命者不忧不惧也。”(《章句》)

点评:

本章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是孟子告别战国政治舞台的宣言。孟子与先秦大多数儒者一样,既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也对平治天下充满自信,故是理想主义者;但孟子又与多数儒者一样,相信王道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机缘的,真正的圣王五百年才一出现,天下的平治与否最终取决于天命,而不是个人的努力,这是现实主义,但不是宿命主义。孟子生活的时代,从时间、时势看,已经到了圣王应该出现的时候,但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讲仁义,倡导仁政、王道,何以劳其一生而无结果呢?这只能说平治天下的条件还不具备,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得到平治,“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坚定的自信退出政治舞台。孟子的自信并非某种精神安慰,而是来自这样一种信念: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的发展必将是以民心、民意的实现为目的,故政治必须符合人性。只有符合人性、维护人的尊严的政治,才是最有前途的政治。这就决定了王道必定战胜霸道,仁义必定战胜强权。人类政治最终必定回到仁政、王道上来,我的时代尚未到来,若到来,必定是仁政、王道的时代。

孟子讲“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似将圣王看作社会治乱的决定因素,是一种英雄史观。但孟子的圣王是顺应民心、民意者,故也承认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孟子·公孙丑下4.14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去齐,居休[1]。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2],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3],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4]。”

注释:

[1]休:古地名,在今山东滕州北,距孟子家约百里。[2]崇:古地名,不可考。[3]师命:战事之命。[4]以上几句意为,在崇邑,我见到了齐王,退朝后就有了离开齐国的想法,并且不想改变,所以就不受俸禄。不久齐国有战事,不便申请离开。长时间待在齐国,不是我的意愿。

原边注:

欲去齐,故不受禄。

点评:

本章记孟子不受齐禄事。孟子多次劝说齐王不果,早有去齐之意,但因齐燕战事起,不便离去,又拖了一些时日。这时孟子既然已无意出仕,便不再接受俸禄。子思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弗信也”(《礼记·表记》)。孟子与子思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25小说网推荐阅读:废灵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摸尸成道凡人仙途沧海神剑符道长生路浪逐天下无限修仙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凡人修仙:从挖矿开始师父千岁千岁千千岁渊天尊我有一枚两界印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星剑情缘长生仙游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永恒之门问鼎巅峰凡仙逆梦凡传天上掉下个炼丹炉御珠录九界武皇天下第一之改变一切我在修仙界打白工剑仙她一心写话本长生不死盗馆我有一柄打野刀变成狼妖怎么办诸天第一从武侠开始玉凰婢女择夫,王爷不宠妻重莲劫逆天修仙:第一女仙尊蜀山之凡人修仙神花洛吃货封神录紫金刀武乐园我修仙有提示语西游之黑暗轮回诸天封神录刺客风云史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我真的没想当大侠啊朝仙道梁月武侠逸事集:剑影仙踪
25小说网搜藏榜:御珠录九界武皇沧海神剑天下第一之改变一切我在修仙界打白工剑仙她一心写话本长生不死盗馆我有一柄打野刀变成狼妖怎么办诸天第一从武侠开始玉凰婢女择夫,王爷不宠妻重莲劫逆天修仙:第一女仙尊蜀山之凡人修仙神花洛吃货封神录紫金刀武乐园我修仙有提示语西游之黑暗轮回诸天封神录刺客风云史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我真的没想当大侠啊朝仙道梁月武侠逸事集:剑影仙踪史上最牛轮回貌似大魔王江湖之非常系统古炉道长不要再装了贫道以德服人道化天劫武侠,侠行天下绝症少年:武林传奇小凡凡天诛谛灭吃掉我吧,种子一纸成婚:顾少宠妻成瘾我无敌了,才来新手系统剑变记踏路追仙传龙傲天男主总以为我喜欢他寒月孤悬暖暖沁人心秦臻的幸福生活手札我有一座镇妖塔一妖清欢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一览恩仇武侠神之江湖角色无敌我环游诸天万界江湖大佬是朝廷走狗长生:从倚天开始剑客奇侠传李姚的传奇武侠诸天,我叶灿,绝不手软榜上留名今天把门派发扬光大了吗从射雕开始家破人亡后,姐姐们都想宠我无敌逍遥王雪中:掠夺词条,从武帝城开始!遇仙记,江湖有座桃花观神雕:开局绝顶武学,郭伯母倒追东方不败之愿与教主共此生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逆天重生:修仙界的复仇与成长戏出莲花楼快穿:我的挂比较多综武大宋,从建立运朝开始铸圣庭武侠:从照顾甘宝宝开始拥美天龙关于应渊的儿子是李莲花这件事综武:拜师李莫愁,师父你轻点金刀不败在综武努力变强,被女侠们盯上了我在武综世界开枝散叶柔剑玄刀过江龙天覆九极武神重生韦小宝之逍遥江湖我是战力天花板射雕之双雄逐鹿穿越时空,来到笑傲江湖的世界跟着莫大游历笑傲江湖医武双绝:陈长歌的综武纪元综武,李长生师弟,出山即无敌综武:签到大雪龙骑,世子润天下穿越诸天,开局曝光屠龙宝刀综武:上阴学宫的横练儒圣林风的复仇与收据之旅时空旅行之穿梭过去未来谁家夫人老卖惨?哦原来是我家综武:开局强无敌,能秒陆地神仙带着技能去影视穿越射雕我要当老六江湖起风雨水浒:我帮林冲打天下神医云逸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