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海经·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1],其上多柘木[2]。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3]、白喙[4]、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5]。是炎帝[6]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7]于东海。
注释:
[1]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2]柘(zhè)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3]文首:头上有花纹。文:花纹。[4]喙(hui):嘴。特指鸟兽的嘴。[5]自詨(xiāo):自叫其名。詨:叫。[6]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7]堙(yin):堵塞。
赏析:
在这篇仅有一百多字的故事中,作者首先为精卫鸟画出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像。她的形状好像乌鸦,但其花色却十分美丽。在带有美丽花纹的头上,镶嵌着晶莹洁白的小嘴,下面是一双艳红的脚。这只美丽的鸟平常总是在柘木间悲哀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精卫”“精卫”。她在哀叹自己的不幸,因为当年她曾是炎帝的女儿,一位漂亮的少女。然而不幸的是,一次东海之游使她葬身大海,永远失去了少女的婀娜身姿。但这位倔强的少女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虽然变成了一只小鸟,却仍然顽强地向夺取自己生命的东海复仇。
令人最为感动的是,辽阔无际的大海和力量微弱的精卫之间在形体、气势和能量上形成巨大的反差。精卫对大海的抗争显然是徒劳的,但正因为精卫敢于以弱抗强,人们才如此敬佩和赞美她。因为形体庞大并不是强者的证明,意志的坚强才是强者的本质。精卫填海的顽强意志遂作为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而流传千古。
有人从史实的角度猜想精卫故事可能是炎帝氏族一支在向东南沿海迁徙时遇上自然灾害或是被其他部族吞并过程的写照。这样猜想未尝不可,但从美学的角度看,从象征的角度来理解精卫的顽强精神,或许更能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2、山海经·西王母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1],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2],是司天之厉及五残[3]。(《山海经·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4],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山海经·海内北经》)
注释:
[1]玉山:山名。以多玉石而得名。[2]蓬发:蓬头乱发。胜:玉胜,古时妇女的首饰。[3]司:掌管。厉:灾厉。五残:五刑残杀之气。[4]梯:依靠。几:小案桌。“杖”字可能是衍文。
赏析:
由于人类自身不断进化的缘故,世界各国神话中的神只形象都经历了从动物神变而为人兽同体,再到神人同形的演变过程。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最早,它带有明显的动物特征,是一个形状怪异的凶恶神只。只是她头上戴的一件首饰,为后来人们将其定位于女性提供了依据(其实并不能据此证明西王母是女性,因为在原始时代,男子与女子同样可以佩戴饰物)。到了《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就变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天帝之女,并且能够与周穆王赋诗唱答。在《淮南子》中,羿向她请求不死之药,说明她已从凶神变成吉神。而在《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等小说中,西王母的形象又被仙化,并且和汉武帝扯到了一起,变成一位“年三十许”“容颜绝世”的美丽仙人;或者是与东王公相提并论,成为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重要角色。
青鸟传说也随着西王母故事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本篇故事中,三青鸟只是为西王母取食的鸟。而到了《汉武故事》中,青鸟在西王母来到汉武帝宫殿之前飞来预报消息,所以后代以青鸟作为信使的代称。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正是使用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