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1]走,入日[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4]。
注释:
[1]逐:赛跑。[2]入日:接近太阳。[3]河、渭:黄河、渭水。[4]邓林:桃林。
赏析:
这是一篇表现华夏民族战天斗地、死而后已悲壮精神的着名神话。
故事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突发奇笔:“夸父与日逐走”。这里没有交代夸父与太阳竞走的理由,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和《列子·汤问》中提到此事都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的记载。给人感觉他是异想天开,自寻烦恼。但看看各国古代神话中因太阳酷热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产生的人与太阳搏斗的各种传说,便会使人联想到夸父此举实际上是这种早期人类与自然搏斗精神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他的异想天开就不是一种无聊,而是一首人类无畏与自信精神的壮丽赞歌。
“入日”说明他已经接近了太阳——他与太阳竞走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而实现的伟大目标。然而,物质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全部生命的终结。“弃其杖,化为邓林”。他给后人留下的这一片绿荫不仅为其继往开来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展示了夸父顽强不屈、死而不朽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为战胜自然,造福人类而永远奋进。
2、山海经·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1]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2]。鲧复[3]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4]。
注释:
[1]鲧(gun):传说中黄帝的孙子(一说为曾孙)。息壤:神土,可自身无限增长,故可用来堵塞洪水。[2]祝融:火神。传说为炎帝玄孙,或说为黄帝六世孙。羽郊:羽山之郊,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西北。[3]复:或作“腹”。[4]布土:分布息壤。九州:传说禹定天下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
赏析:
搏击洪水是世界各国神话中的普遍题材。神话学者对此类神话的起因、内涵、意义有许多种说法。我们则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来欣赏。鲧禹治水故事尽管篇幅短小,但作为中国洪水神话的代表作品,却表现了中国洪水神话的独领风骚之处。
看,在洪水滔天、民不聊生的灾难之时,鲧为了救民于水火之间,来不及得到天帝的允许,便偷来宝贵的神土,堵塞洪水。他没有葬身洪水,却死于天帝的屠刀。这是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后部落间矛盾斗争的投影。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与自然斗争的同时,不能忽视人们的社会矛盾可能产生的影响。然而鲧甘愿替人民冒险,为人民的安定幸福而牺牲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却永远成为历代人们赞美的对象,具有永久的魅力。
将禹写成鲧的腹生子,是本篇的点睛之笔,因为这象征着鲧自我牺牲、造福人类的精神是后继有人的。过去人们一直把鲧和禹的治水说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是堵,一是疏,所以才有两种不同的下场。不过从这篇故事来看,禹所采用的治水方法与鲧并无二致,也是用息壤堵塞的方法。那么微妙之处就应当在于,禹以息壤治水显然是得到了天帝的允许。那么本篇的韵味也就在于,中国古人已经开始注意到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同时,必须理顺人们的社会矛盾。华夏民族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性格,于此已经初见端倪。
3、山海经·刑天
刑天[1]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2]。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3]以舞。
注释:
[1]刑天:人名,为炎帝之臣,因被断首而得名。刑:伤害。天:颠、顶,代指首。[2]常羊之山:神话中山名,相传为炎帝降生处。[3]干:盾。戚:斧。
赏析:
如果说夸父、精卫、鲧禹的故事主要反映了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后与自然的矛盾的话,那么这篇刑天神话则反映了氏族社会解体之后,人们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惨烈斗争。不过这则神话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历史所指,给后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据学者考证,历史上曾发生过黄帝和炎帝的争斗,而这里的刑天又是炎帝之臣,所以本篇说的是炎帝与黄帝之争的余绪。不幸的是,刑天的力量太小,小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是因为他被砍下了脑袋才叫他为“刑天”。不过也正是因为他如此渺小,却敢于和黄帝争神,便使他的人格精神充满了积极而悲壮的魅力。
更为感人的是,他的头颅被砍下之后,意志却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坚决。正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所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在失去头颅之后,他竟然以身上的双乳为目,以肚脐为口,继续挥舞武器,战斗不止。这里张扬的身死而意志不死的顽强精神,正是这则神话几千年来流传不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