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裴启《捉刀人》
《唐宋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版2021-03-26
作者:【东晋】裴启
魏武[1]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2]代当坐;乃自捉刀立床头。坐既毕,令人问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驰遣杀此使。
注释:
[1]魏武:即魏武帝曹操。[2]崔季珪:崔琰。三国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字季珪。
赏析:
《捉刀人》是《语林》中的着名篇章。《语林》早已失传,此篇见于《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故事极简单,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生怕自己相貌平平,不足以威慑对方,便让崔琰当替身,自己在一边提刀而立。谁知被来使看出破绽,来使说那个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说以后,竟派人杀了来使。据《魏氏春秋》上说:“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可见曹操并非相貌丑陋,只是个子小一点,但很精神。看来,曹操因为自己个子小,有一点自卑。接见使者这样的大事,他居然让崔琰来当替身。《三国志》载:“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这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美男子,难怪曹操让他当自己的替身。可是,那位来使并非等闲之辈,他并不在意曹操的“姿貌短小”,而是注意到了曹操的“神明英发”,真是巨眼识英雄。故事至此已是两番曲折,谁知使者的话竟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小小篇幅却一波三折,生动刻画了曹操狭隘多疑、诡诈成性、残忍好杀的性格。
2、《神鬼传·曲阿神》
曲阿当大埭[1]下有庙。晋孝武世,有一逸劫[2],官司十人追之。劫径至庙,跪请求救,许上一猪,因不觉忽在床下。追者至,觅不见。群吏悉见入门,又无出处,因请曰:“若得劫者,当上大牛。”少时劫形见,吏即缚将去。劫因云:“神灵已见过度,云何有牛猪之异,而乖前福!”言未绝口,觉神像面色有异。既出门,有大虎张口而来,径夺取劫,衔以去。
注释:
[1]曲阿:古县名,在今江苏丹阳市。埭(dài):土坝。[2]逸劫:指在逃罪犯,强盗。
赏析:
此篇出自《神鬼传》。
故事写人与神的权钱交易。被缉拿的强盗和缉拿的公人在追逐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想到求取神的帮助。强盗许愿一头猪,公人许愿一头牛,牛大而猪小,强盗自然被神抛弃。于是,强盗向神提出了抗议,认为自己许愿在前,神已承诺,抛弃自己是违背道德的。故事的结尾出现了一只老虎,它将已被公人捉拿的强盗叼走。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很有悬念感,不知是曲阿神恼羞成怒,派老虎把强盗吃了,抑或是强盗的抗议触动了曲阿神言必信的神经,借老虎之手把强盗放了。结尾处,曲阿神面临着选择的困境:无论是捉强盗,还是放强盗,他都把公理置于一边,而维护了一己之私。
结局令人揣想,是作品意味不尽之处,也是作者构思巧妙之处。作者重在过程而不在结局,那过程是令人深思的:强盗逃逸想求得神的庇护,公人缉拿强盗遇到困难后首先怀疑是神在捣鬼,并出更大价码讨价还价。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作品写得颇细,颇冷静,颇传神,颇富人情味。而曲阿神依据供品之多寡,左右事态发展,那不正是人世间理应秉公执法而实则枉法贪赃的官吏之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