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均《赠王桂阳》
作者:【南北朝】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赏析:
王桂阳可能就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又有《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中说王桂阳“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可见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等语,说明吴均颇有依附于他的打算。从这种关系推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的自荐之作。
自荐的诗很难写,自誉过高,未免有夸言干乞之嫌,因而吴均这里避开了正面的自我标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树虽可长成参天的大树,但初生之时不过数寸而已,甚至会被杂草埋没,人们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笼聚云气的壮志,怎么会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呢!前四句显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未受器重,而借形容松树的性格,表明自己高远的志向与坚贞的品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二句,讲的是小松枝干嫩弱,易被摧残,暗示自己身处下位,易遭人欺凌与忽视,委婉地表达了向王桂阳求助的意图。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他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则可笼云覆月,庇护众生,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一朝出人头地,就可建功立业、大济苍生,到那时,自己不会忘记王桂阳的知遇之恩,“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
这首诗通篇用比体,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数寸”“草所没”“弱干”“纤茎”诸语,道尽幼松之弱小易欺;“笼云”“负霜”“千尺”“覆明月”诸语,则极言松之前程远大。两者对照鲜明,虽是自荐之诗,气格却绝不卑下,这是诗品,也是吴均的人品。吴均的诗已开唐律之先河,元陈绎曾的《诗谱》就在“律体”中列有吴均之名,并以为他与沈约诸人是“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说明他在近体诗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了。这一首诗,其音调虽未完全合律,然已颇有律诗的章法,中间两联为对句,也合乎律诗的规律,这正是由古诗向律体过渡的形态。
2、常璩《五丁拔蛇》
作者:【东晋】常璩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1],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2],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及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3],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注释:
[1]梓潼:地名。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东北部、涪江支流梓潼河流域。汉置县。[2]曳:亦作“拽”。拖;拉。[3]堠:原指了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候望五妇之处。
赏析:
这段故事出自《华阳国志·蜀志》。记述蜀国开明王朝的史事,历史久远,多有传说附会之处。这则“五丁拔蛇”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在中国历史上,地处西南的巴蜀故地历来相对独立,特别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由秦入蜀,要经过许多崇山峻岭,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了打通蜀地,秦惠王特地以美女作为诱饵献给蜀王。这也许是史实,因为蜀王好色,史书对此多有记载。但是,故事写到五丁迎娶美女时,路逢大蛇挡路,而且又有所谓拔蛇拉倒山峰的悲剧结局,显然就是浪漫而又夸张的描写了。作者之所以要编写这样一个悲剧故事,也许是想表明蜀地与内地的隔绝以及开通蜀地的艰辛。
后世许多诗人将五丁拔蛇的故事作为典故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其中,最着名的首推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在李白看来,五丁拔蛇虽然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是也反映了巴蜀人们渴望与外界交往的良好愿望。试想,如果没有五丁拔蛇,巴蜀与内地的隔绝还不知要持续多长时间呢!五丁拔蛇的故事充满了浪漫的色彩,经过李白的点染,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唯其如此,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