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刚被袁术派来阻拦吕布害,别看吕布骑兵只有两千,两千骑兵在吕布手中发挥的威力比梁刚手中两万大军还强。
不得已梁刚只能退守新息县,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大量的粮草试图拖垮吕布。
梁刚的不得已之举确实让吕布和其麾下头疼,吕布军不怕正面冲杀,就怕攻城。
一者,攻城之战吕布的骑兵没法发挥威力,二者,吕布手中兵马有限,强硬攻城会大量消耗士兵,削弱吕布的兵力。
吕布多次带兵去城下挑战,梁刚根本就不搭理吕布。
没办法的吕布只能求助陈宫,而陈宫也没让吕布失望,先是安排人准备假粮草,又让人趁着夜深人静点燃。
第二日,袁军细作将吕布军粮草走火的消息传递给梁刚,起初梁刚没有任何动作,直到细作再传来消息,吕布军连大寨都没来的及拆除就匆匆后退。
梁刚才意识到吕布军是真的缺粮要跑,梁刚岂能放弃这天大的功劳,匆匆忙忙召集一万大军追击吕布军,怎奈中了陈宫计策,一万大军折损七成,才好不容易梁刚才带着两三千袁术军杀出重围,逃回新息县。自此以后不管吕布军如何使用计策,梁刚就是不出城。
这次吕布再次带兵前来,起初梁刚没当回事,直到吕布军发动攻城战,且一副势在必得之势,梁刚才慌了,急忙调集大军守城。
梁刚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吕布军,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吕布此次来势汹汹,上次就不该轻易出城追击,以至于损兵折将,让如今的防御力量捉襟见肘。
“将军,敌军攻势太猛了!咱们的箭矢快要不够用了!”一名校尉焦急地跑来禀告。
梁刚咬咬牙:“去,把城中能用的石头、杂物都搬来,给我往下砸!一定要守住城门!”
吕布在阵前看到城上的抵抗依旧顽强,不禁皱起眉头。他转头对陈宫说道:“公台,这梁刚学聪明了,死守不出,一时之间还真难以攻下。”
陈宫微微一笑,指着城西北角说道:“将军,您看那边城墙,似乎有些年头了,墙体不够坚固。我们集中兵力佯攻其他方向,暗中调一队精锐从西北角突破,或许能打开缺口。”
吕布点点头,依计行事。很快,吕布军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喊杀声震耳欲聋,一时间尘土飞扬。梁刚被这三面的攻势吸引了注意力,不断调派人手去加强防御,却没注意到城西北角的防守逐渐空虚。
趁着袁军防守出现漏洞,魏续带领一队精锐悄悄摸到了西北角。他们迅速架起云梯,开始攀爬城墙。城上为数不多的袁军发现后,惊慌失措地想要抵抗,但哪里是魏续等人的对手。
魏续更是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城墙,手中长刀挥舞,瞬间砍倒了几个袁军士兵。随后跟上的吕布军兵卒也纷纷涌上城墙,与袁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西北角的城门很快被攻破,吕布见状,大手一挥:“全军冲进城去!”
吕布军如猛虎下山一般,从打开的城门涌入城中。梁刚得知西北角城门失守,顿时感到一阵绝望。但他不甘心就此失败,大喊道:“将士们,跟我杀出去,与敌军拼了!”
梁刚带着残余的部队,与吕布军在城中展开了惨烈的巷战。双方短兵相接,每一条街道都弥漫着血腥的气息。袁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士气低落,在吕布军的勇猛攻击下,渐渐难以支撑。
战斗持续了许久,梁刚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自己也多处负伤。看着大势已去,梁刚长叹一声,心想若是当初不那么自大,或许也不会落得这般田地。就在他准备自刎之时,吕布骑着赤兔马赶到,一戟挑落了他手中的剑。
“梁刚,你今日还有何话说?”吕布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梁刚苦笑着摇摇头:“罢了罢了,技不如人,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吕布冷哼一声:“暂且留你一命,回去告诉袁术,这新息县从此就是我吕布的地盘了!”说罢,吕布命人将梁刚押了下去。
经此一役,吕布成功占领了新息县,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而袁术得知梁刚战败、新息县失守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找吕布报仇雪恨。
阎象杨弘二人力谏袁术,让袁术派出使者稳住吕布,先对曹操下手,曹操一败,吕布必定撤军。
袁术心中虽然不愿意,但考虑到大军还没有换装完毕,也只能认栽。
袁术黑着脸,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嘟囔着:“吕布小儿,竟敢如此羞辱本公,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阎象和杨弘对视一眼,杨弘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当下局势严峻,大军换装未毕,此时与吕布正面交锋,恐非明智之举。曹操势力渐大,对我们威胁更甚。若先集中兵力对付曹操,一旦曹操战败,吕布孤掌难鸣,自然会从新息县退兵。那时陛下再腾出手来对付吕布,岂不是易如反掌?”
阎象也跟着劝道:“陛下,杨将军所言极是。目下之计,先稳住吕布,给他些甜头,让他放松警惕。我们全力攻打曹操,只要击败曹操,这天下局势便尽在主公掌握之中。”
袁术停下脚步,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咬着牙道:“难道就这么便宜了吕布那厮?”
阎象道:“陛下,这只是权宜之计。待我们打败曹操,实力大增,再去找吕布算账,他绝无还手之力。”
袁术沉默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就依你们所言。只是这使者人选,须得慎重考虑。”
杨弘道:“陛下,我举荐韩胤。此人能言善辩,且对主公忠心耿耿,定能完成使命。”
袁术点了点头:“嗯,韩胤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即刻传他前来。”
不多时,韩胤来到皇宫。袁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他,并严肃地说道:“韩胤,此次出使吕布,关系重大。你务必想尽办法稳住吕布,切不可让他看出我们的真实意图。若事情办成,朕必有重赏。”
韩胤躬身领命:“陛下放心,属下一定竭尽全力。”
于是,韩胤带着丰厚的礼品,踏上了前往新息县的路途。一路上,他反复思量着见到吕布后该如何说辞。
而在新息县,吕布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大摆筵席,犒劳麾下将士。酒过三巡,魏续起身提醒道:“将军,虽说我们占领了新息县,但也要提防袁术报复。”
吕布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怕他作甚!量那袁术也不敢轻易再来招惹我。”
成廉也劝道:“将军不可大意,袁术此人睚眦必报,还是小心为妙。”
吕布哈哈一笑:“你们太过谨慎了。不过既然你们如此担忧,那就加强城防,多派些斥候打探袁术的动静。”
就在这时,士兵来报:“将军,袁术使者韩胤求见。”
吕布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哦?袁术派使者来了,有意思,让他进来。”
韩胤步入营帐,看到吕布坐在主位上,两旁罗列着诸多猛将,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大礼参拜后说道:“吕将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我家陛下听闻将军英勇非凡,一举拿下新息县,特命在下前来送上贺礼,略表心意。”说着,示意身后随从抬上礼品。
吕布看着那一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嘴角微微上扬:“袁术这是唱的哪出?前些日子还派兵攻打我,现在却来送礼?”
韩胤赔笑道:“将军,我家陛下此前多有得罪,实乃误会。如今他深知将军的雄才大略,有心与将军修好,共图大业。”
吕布饶有兴致地看着韩胤:“共图大业?说来听听,如何个共图法?”
“陛下之子愿求取将军之女,两家结秦晋之好。不知吕将军意下如何?”
吕布微微一怔,脸上露出几分思索之色。联姻一事,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未等吕布开口,一旁的陈宫向前一步,抱拳道:“将军,此事干系重大,还望将军三思。袁术虽有此提议,但其中真假难辨,不可贸然应允。”
吕布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在韩胤身上,沉声道:“韩使者,此事太过突然,容我与麾下众人商议一番。不过,你且先说说,除了联姻,这所谓的‘共图大业’还有何具体打算?”
韩胤心中暗喜,以为吕布已有几分心动,连忙说道:“将军英明!我家主公之意,乃是愿与将军结成同盟。如今曹操势力日益膨胀,对各路诸侯均构成威胁。我家主公愿与将军携手,共同出兵讨伐曹操。待事成之后,所得之地,将军可优先挑选,一应粮草辎重,我家主公也愿全力支持。”
吕布摸着下巴,心中暗自盘算。与袁术联手对付曹操,的确颇具诱惑。若能成功击败曹操,自己的势力必将更上一层楼。可他又想起此前与袁术的种种过节,实在难以完全信任对方。
“韩使者,你先下去休息吧。待我商议过后,自会给你答复。”吕布挥了挥手。
韩胤躬身退下。待他离开后,营帐内众将纷纷议论起来。
魏续皱眉道:“将军,袁术此人反复无常,不可轻信。此次联姻与结盟之事,恐怕暗藏阴谋。”
侯成也附和道:“魏续将军所言极是。袁术此前对将军用兵,如今突然示好,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然而,也有将领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成廉起身道:“将军,虽说袁术僭越称帝行径令人不齿,但当下局势复杂,若能与他联手击败曹操,不失为壮大自身的良策。至于联姻,若处理得当,或许能成为两家联盟的稳固纽带。”
吕布听着众人的争论,一时难以抉择。他将目光投向陈宫:“公台,你一向足智多谋,此事你怎么看?”
陈宫沉思片刻,缓缓道:“奉先,袁术此次求和结盟,确有其自身利益考量。他急于对曹操动手,却又忌惮将军在旁掣肘,故而想用联姻与结盟来稳住我们。依我之见,联姻一事,暂且搁置。至于结盟对付曹操,我们可虚与委蛇。一方面答应袁术的请求,让他出兵攻打曹操,消耗其兵力财力;另一方面,我们按兵不动,观察局势变化。待曹操与袁术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兵收拾残局,到时不管是曹操胜,还是袁术胜,天下局势必将发生大变故,奉先是选择做忠臣还是与袁术一般,都在奉孝先一念之间。”
吕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拍案而起:“公台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
于是,吕布招来韩胤,面带微笑道:“韩使者,回去告诉袁术,联姻之事,容后再议。至于结盟讨伐曹操,我吕布答应了。让他尽快出兵,我自会按约定行事。”
韩胤大喜过望,以为大功告成,连忙拜别吕布,返回袁术营处复命。而吕布被陈宫所说的与袁术一样称帝,心中按耐不住火热。
韩胤一路快马加鞭赶回袁术营帐,人还未到,声音便传了进去:“陛下,大事成矣!吕布答应结盟讨伐曹操啦!”
袁术原本正满脸阴霾地坐在榻上,听到这话顿时精神一振,猛地站起身来:“当真?那吕布可曾提及联姻之事?”
韩胤赶忙上前详细禀明:“吕布说联姻之事容后再议,但结盟一事他已应下,还让陛下尽快出兵,他会按约定行事。”
袁术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哼,这吕布还算识趣。只要能联手对付曹操,联姻之事往后再谈也无妨。”
这边袁术忙着筹备出兵事宜,而在新息县,吕布自从听了陈宫暗示的与袁术一样称帝的话后,内心犹如燃起一团烈火,久久无法平息。
夜晚,吕布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繁星,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登基称帝、君临天下的画面。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这天下,迟早有一天会姓吕!”
次日清晨,吕布将陈宫、魏续、成廉,侯成,曹性,等一众心腹将领召集至一起。众人入座后,吕布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如今我吕布势力渐大,又与袁术结盟,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我意效仿那袁术,成就一番帝业,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魏续率先起身,一脸严肃地劝谏道:“将军,称帝乃大逆不道之举,必将引起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如今我们立足未稳,根基尚浅,此时称帝,无异于自寻死路。还望将军三思啊!”
成廉也起身附和:“魏续将军所言极是。将军,当下我们应先巩固现有势力,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贸然称帝,只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吕布眉头紧皱,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们皆是我麾下猛将,怎如此胆小怕事?如今袁术都有称帝之心,我吕布难道还比不上他?”
陈宫轻轻摇头,缓缓说道:“奉先,诸位将军所言句句在理。袁术称帝,已然成为众矢之的,四方皆敌。我们若此时步其后尘,只会重蹈他的覆辙。况且,眼下与袁术结盟只是权宜之计,若过早暴露称帝野心,不仅会破坏联盟,还会让曹操等诸侯有借口对我们用兵。”
吕布心中虽有不甘,但见众人皆是反对之声,也不好强行坚持,只得暂且按下此事:“罢了罢了,此事容后再议。不过,与袁术结盟讨伐曹操一事,还需诸位多多费心。”
然而,吕布心中称帝的念头却如野草一般,一旦种下,便难以根除。表面上他按部就班地筹备与袁术的联合军事行动,暗中却开始留意一些关于称帝礼仪、规制等方面的信息,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便要将心中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
与此同时,几方势力也收到了吕布与袁术结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