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
戴英贸工部大臣、戴英工程技术学会会长,及包括电子电器协会首席技术官在内的十三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参观团抵达港岛,
十月九日。
参观团与六名评估组成员汇合。
十月十日上午。
二十一人规模的团队通关抵达羊城,下午两点半,航班于京城降落。
海子里经济办公室康领导,国科院高副院长,四机部徐副部长等一行人热情迎接……
六点多点,小破车停在玉渊潭东侧一座古代皇家园林大门外。
一身灰色迪卡人民服的曲卓下车后,有工作人员上前核验身份。
随后,服务人员引着他进入芳菲苑。
“英俊的年轻人,很高兴认识你。” 戴英贸工部大臣埃德蒙·戴尔与曲卓握手时,隐隐的矜持褪去,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与善意。
“你好…很抱歉,我迟到了。”曲卓很大方的与对方握手,很真诚的表达了歉意。
“应该说抱歉的是我。我知道,你在主持一项非常重要的研发工作。是我们的到来,影响了你的工作。”
“不需要,对于华夏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比朋友的到来更加重要……”
跟埃德蒙·戴尔客套了两句,曲卓又跟什么会长、技术官相继握手。
再往后有不少熟人,戴英通用电气的艾奇尔、爱丁堡大学罗德琳·伯顿、ASm公司的亚伦克鲁格……
招待方的一众领导满面笑容,看着曲卓用流利的英文与外宾们交流。耳朵听着身侧的工作人员耳边低声翻译,多多少少的都有些……
不是意外曲卓英语说的出人意料的好,而是咋舌曲卓跟外宾交流时的措词。
直呼名字,似乎很没有礼貌。但其它的言语……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一番寒暄过后,服务人员引着大家进入宴会厅。
曲卓跟几位技术人员混在一桌,左手边是罗德琳右手边是艾奇尔。
待上菜的间隙,艾奇尔低声说:“在港岛中转时,我见到了阿尔弗烈德。”
阿尔弗烈德和艾奇尔是S-1型电脑刚到港岛时,被派来做技术鉴定的两个人。在顺生混了挺长时间,跟曲卓很是熟悉。
后来港岛三所大学购买了内陆的计算机并组网,阿尔弗烈德摇身一变,成了港大的外聘教授。
说是教授,实际上是带团队对向量计算机、S-1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做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
“他还在港大?”曲卓低声问。
“是的,他签了一年的合约。要明天才能回伦敦。”
“可怜的家伙。”
“是可怜的胖子,他现在至少有二百二十磅。”
“哇哦,你没有劝他减肥吗?”
艾奇尔正要说话,服务人员开始上菜了……
酥烤鲫鱼、油淋仔鸡、炝黄瓜条、水晶肴肉?、燕菜汤?、红烧鱼翅、烧四宝、干焖大虾、烧鸡块、鲜蘑菜心、红扒秋鸭、红烧鲤鱼、红烧狮子头?、千层油糕。
一桌十人,十四道菜,青金花的餐具大气华贵,精致菜肴摆盘色香味诱人……大半夜的有点饿,就不上图了。
为了迁就西方人,餐具除了筷子和调羹,还有刀叉,银的……不贵……想顺……没好意思。
按照既定策略把一帮老外忽悠了一顿,谢楠开着小破车接上曲卓,奔海子里经济办公室。
他借口忙,宴会接近尾声就走了,剩下的人还得磨叽一会儿呢……
“给我整碗鸡丝面,没吃饱。”
梅大秘无语,冲带曲卓进门的工作人员扬了下下巴。待工作人员离开后,不爽的问:“国宴,没吃饱?”
“说的就是嘛,国宴,吃不饱。”曲卓说着话拿起桌上的话筒,拨号后等了一阵:“通知所有人,十点前收工,十一点前必须休息。明儿哪个没精神,罚他扫一个月厕所。”
放下电话,挪门口往外瞅了一眼……确定没人,在梅宣宁办公桌对面坐下,压低声音问:“有信儿没?”
“什么信儿?”梅宣宁装的一本正经。
“啧~南边,什么时候发动?”
“瞎打听什么!”
“说说,有你好处。”
听说有好处,梅宣宁稍稍酝酿了一下,身体前倾压低声音:“基本上定下来了,但惩戒力度还有些争论。”
“还争论?有什么好争的!”曲卓瞪眼:“往死里干丫的!拿了老子的还回来,吃了老子的吐出来!?”
“打仗,说说那么简单呀?战争史正治的延续,懂不懂?”梅宣宁鄙视。
“切~墨迹。”曲卓愤愤的。
“没那么简单。”梅宣宁屏息听了下外面的动静,低声叨咕了一番……
曲卓一直以为,咱们的大军属于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听梅宣宁一叨咕才知道,还真是远没那么简单。
第一,兵员不足。
没错,咱们兵员不足。
我们的重兵集团都布置在北线防备毛子,是不能动的。想要惩戒安南,只能动用中部和南部的部队。
但中南部大多数部队都处于非满编状态。
不但不满编,还整体乙多甲少,一个军一个甲种师两个乙种师都算好的,两乙,三乙这种配置十分常见。
第二,干部没有带兵经验,战士训练不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第三,长期同志加兄弟的宣传,忽然要刀兵相向,这个弯儿想拐过来需要时间。
第四,南宁以南地区没有军用仓库,更谈不上军需储备物资。需要紧急修建公路和仓库。
好吧,其实还有第五和六,但大概率会犯毛病,所以算了,省得麻烦。
别的多不提,只表述出的四点和物资准备,最快也需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
另外,按照咱们一贯的规矩,还需要一番外事准备,争取朋友,孤立敌人。
曲卓听的直着急,小声发了一顿不敢落入第三只耳朵的牢骚。
他不知道的,这已经很不错了。
在他这只小蝴蝶的种种扇呼下,我们从十月就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阶段。
如果没有他,我们从74年安南开始挑衅后,就开始了惩罚,一直讨论到78年十月末。
直到十一月初安南和毛子正式签了盟约,才确定调子,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
十二月初,安南不顾我们的警告入侵高棉,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
转过年二月十七动手。
满打满算才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
以至于刚完成新兵训练,就要投入战场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1月参军,2月就到了前线。
而且,扩编兵力近10万人,很多部队新兵占比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最高甚至达到百分之六十。
新兵就算了,大量没有带兵经验的干部,是开班突击培训出来的……
小声聊了一阵敏感话题,康领导、老高同志和徐副部长和其他几位陆续回来。
十来个人关起门,根据下午到晚宴英国佬的表现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随后散去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