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物,却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和行动,间接或直接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弘农杨氏后人杨艳,就是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小角色”,然而她的一系列操作,却如同蝴蝶效应般,触动了西晋王朝的命运齿轮,引发了连锁反应,后劲十足。
弘农杨氏:显赫的家世背景
在说杨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是中国古代一支历史悠久、地位显赫的高门望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垓下之战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刘邦曾发布悬赏令,杀项羽者封万户侯。最终,一个叫杨喜的郎中骑将争得项羽残肢,被封为赤泉侯,弘农杨氏由此发迹。
两汉期间,弘农杨氏一族人才辈出,官居丞相、太尉的数人。三国时期,弘农杨氏更是显赫一时,就连结束魏晋南北朝近三百年乱世的隋文帝杨坚,都自称出身弘农杨氏(尽管后世考证认为其很可能是自抬 身 价 )。由此可见,弘农杨氏在古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娇美艳丽,贵不可言
杨艳,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她的父亲曾在汉末曹魏朝中任职,母亲去世得早,杨艳便由舅舅、舅母养大。在舅舅家的熏陶下,杨艳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艳动人,且聪慧善书通女工。
有精于相面的人曾为杨艳相面,说她有泼天富贵。本就是弘农杨氏望族后人,又有不同凡人之相,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晋王司马昭的耳朵里。于是,司马昭以重礼登门,给自己的嫡长子司马炎定下了与杨艳的这门亲事。
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承袭晋王之位,独揽朝纲。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无奈下诏禅位于司马炎,曹魏政权正式下线,西晋立国。杨艳被册立为后,成为日后有上万妃嫔的司马炎的首任皇后。
立太子、选儿媳、引妹入宫
杨艳成为皇后之后,并没有忘记舅舅赵浚的养育之恩,提拔其官职,并把母舅家的妹妹赵粲选入宫中,成为司马炎的妃嫔。这个赵粲日后成为了坑害西晋之人中的一员。
司马炎后宫佳丽数不胜数,但对杨艳还是宠爱有加。二人总能像普通夫妻一样坐下来唠家常,司马炎对杨艳的话也很听从。杨艳为司马炎生下三男三女,长子两岁时夭折,司马炎就以杨艳所生的嫡次子司马衷为太子。
然而,这个司马衷天生智力就有缺陷。小时候司马炎倒也没觉得什么,只以为他是发育缓慢。但是随着司马衷一天天长大,司马炎发现这个儿子真有问题,痴傻无知、心智不全。关于司马衷最知名的段子,估计就是“何不食肉糜”了。当时关中大旱,老百姓饭都吃不上,司马衷却说了一句:“那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一晃司马衷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司马炎本意想迎娶平定邓艾、钟会、姜维之乱的太子少傅卫瓘之女为太子妃,但皇后杨艳收了开国元勋贾充之妻很多好处,就在司马炎耳边大吹枕边风,说贾家之女多么贤良淑德,选她错不了之类的。
司马炎也不是傻子,就说卫瓘女有五可:老卫家贤良又多子,美艳个高还白皙;贾充女有五不可:老贾家嫉妒又少子,丑陋短小且黝黑。这遗传基因不能比啊。尽管如此,司马炎终究是没能抗住杨艳的软磨硬泡,同意让傻儿子迎娶贾充之女贾南风。这一娶可不要紧,西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就此被推倒。
司马炎知道司马衷难以继承大统,就流露出要另立他人之意。但杨艳多次和司马炎表示,立储都是立嫡长子不是立贤德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这怎么能改变呢?司马炎也曾多次试探司马衷的能力,经杨艳、贾南风的多番帮助下,司马衷的太子之位总算是保住了。西晋的命运齿轮加速转动,大踏步地迈向无底深渊。
274年杨艳病重,担心儿子司马衷没有自己帮忙地位不保。临终前她向司马炎推荐自家叔叔杨骏的女儿杨芷入宫陪王伴驾,说她德才兼备,貌若天仙。看着眼前悲伤哭泣的杨艳,司马炎也是老泪纵横,答应了她最后的要求。
年轻美艳的杨芷入宫后,深得司马炎宠爱,被册为新一任皇后。外戚杨氏一族持续做大,西晋在迅速衰亡的路上越走越远。
丑陋恶毒的儿媳
长相丑陋的贾南风,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还恶毒狠辣残忍至极。她亲手杀死数位怀有司马衷孩子的侍妾,司马炎听说后大怒,准备废了她。如果贾南风真被废了,也许后面的事就不会发生。偏偏此时有人阻止了这场废妃行动。
杨艳拉入宫的两个妹妹杨芷、赵粲,此时力劝司马炎说贾南风父亲贾充有大功,又说贾南风还年轻,有嫉妒心也正常,慢慢长大就好了。再加之开国功臣荀勖奔走求情,司马炎打消了废太子妃的念头。有生之年,司马炎错失了拯救司马氏江山的最后一次机会。
撒手人寰,杨家弄权
289年,纵情声色多年的司马炎身子垮了。司马炎岳父杨骏与皇后杨芷掌控朝堂,撤掉司马炎一朝的很多大臣,并安排自己的亲信官居要职,禁止百官入宫看望司马炎。
行将就木的司马炎偶然清醒一下,发觉杨家在搞鬼,诏令让叔叔汝南王司马亮前来辅政。但诏书哪里还传得出去?直到临死前,司马炎还在打听汝南王来了没有。
转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贾南风被册立为后。外戚杨家权倾朝野,这让贵为皇后的贾南风极度不满。丑陋但聪明的贾南风想起了司马炎分封的那些司马氏王爷。
八王之乱,妖孽横行
贾南风两封密信发了出去,一封去往汝南王司马亮,另一封给了楚王司马玮。年轻气盛的司马玮起兵入京。贾南风传傻皇帝诏令说杨家谋反,都城戒严。司马玮率军冲入杨府杀死杨骏,诛其三族。贾南风废黜皇太后杨芷,将其贬为庶人,幽禁于金墉城活活饿死。
贾南风本以为除了杨家,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大权在握。不成想司马亮也来了,朝堂变成了司马亮和司马玮的了。那可不行!贾南风再借司马衷之手,密诏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又趁机除了司马玮。西晋朝政大权落入贾南风之手。
此后八年,西晋成了贾家的天下。但贾南风一直没儿子。随着司马衷与谢才人之子司马遹的长大,恶毒的贾南风再度出手。与杨艳引入宫中的赵粲、妹妹贾午等人合谋定下奸计。先是诓骗司马遹醉酒写下反文,进而让司马衷废掉“大逆不道”的太子,再指使手下杀死囚禁于金墉城的司马遹。
贾南风废杀太子后,太子老师赵王司马伦伪造皇帝诏书,以杀太子罪名抓捕贾南风及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司马伦再以伪诏毒杀贾南风。干完这一切后,想过过皇帝瘾的司马伦废黜司马衷,僭越称帝。八王之乱愈演愈烈。立国仅三十来年的西晋直奔亡国而去。终极乱世接踵而来,五胡内迁悉数登场,北境苍凉,民不聊生,胡狄遍地,狼烟四起。
结语: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历史上的“小角色”杨艳,怎么也想不到,她坚持以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收受小恩小惠迎娶阴毒儿媳贾南风、将美映椒房的妹妹杨芷拉入后宫,会引发后劲如此之大的连锁反应。
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这段历史时,不难发现,杨艳的选择只是加速了西晋王朝的衰亡进程,而非其根本原因。西晋王朝的建立本身就建立在篡位夺权的基础之上,其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杨艳的选择只是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一个缩影和集中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的发展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在于某个具体事件或人物的选择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走向;而必然性则在于历史的大趋势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杨艳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也可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还是那些更深层次的因素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