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冲锋枪车间后,包国维和秦泽穿过工厂主干道,一路走向兵工厂的另一座独立厂房。
这座建筑与周围的生产区明显不同,不仅单独设立,而且外面有模范师士兵站岗,寻常工人根本无法接近。
当他们走近厂房时,警卫立刻挺直脊背,向包国维行礼,并迅速拉开厚重的铁门。
随着门轴转动的刺耳摩擦声,一股带着机油、钢铁和火药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这座封闭车间,正是豫东兵工厂最机密的项目之一,
也是模范师未来火力支柱的关键——m1897式75毫米火炮仿制基地。
“这里就是我们的大炮房了。”秦泽微微一笑,但神情中透着几分压力和疲惫。
车间中央,几名身着旧式工装的老工匠围坐在一张巨大的铁制工作台旁,他们的目光紧锁在几十上百张摊开的设计蓝图上,时而低声交谈,时而在纸上勾画修改。。
“程工,进展如何?”
听到熟悉的声音,一名六旬左右的老技师抬起头,放下手中的铅笔,摘下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
老人名为程济川,是辽东兵工厂退休的工程师,他身旁众人也都是包国维花重金从辽东四省一一请来的专家。
“包师长,您来了!” 程济川声音低沉,“我们研究过了,你给的图纸与当初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辽13年式77毫米野炮完全不一样!”
“是,我知道” 包国维语气平稳,“你们觉得,我们能不能仿制这个?”
老工匠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程济川微微叹了口气:“难……太难了。”
“为什么?” 包国维皱眉。
“设备不够。” 程济川语气冷静,像是在阐述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辽东兵工厂当年生产火炮的时候,起码有完整的车床、铣床、钻床、镗床、拉膛线机,但这里……现在我们只有寥寥几台机床。”
“最致命的是——没有膛线机。” 另一名老技师接过话茬,“如果没有膛线,炮管就是一根废铁。”
秦泽点头补充道:“我们目前有一些基础的车床、铣床、钻床、镗床,但要做出真正符合战场要求的火炮,膛线机、液压加工设备是不可或缺的。”
“有没有解决办法?” 包国维紧蹙眉头。
“抢。”
程济川语气简短,甚至带着一丝狠辣,
“从日军的仓库里抢,从兵工厂抢! 他们占了太原兵工厂,拿走了设备,必然有一部分存放在青岛、北都、奉天等地。”
包国维缓缓点头,眼神如铁:“我让情报部先探明,哪些地方有,然后让特别支队渗透进去看看怎么抢!”
程济川听到这句话,目光微微闪动,随即又叹了口气:“抢设备是一回事,材料也是个大问题。”
“材料?” 包国维皱眉。
“1897式火炮的炮管,需要高强度合金钢。” 程济川缓缓说道,“法兰西人用的是镍铬钢,而我们的钢厂,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一旁的老工匠补充道:“如果强行使用普通钢材,炮管寿命会急剧缩短,甚至炸膛。”
秦泽沉思片刻,“如果不能制造高强度钢,那我们只能从外部渠道获取高强度钢材,
咱们之前不是缴获了不少日军毁坏了的火炮和战车吗,把他们的旧炮管切割后重新熔炼。”
包国维眉头微微一挑:“你是说,把日军的火炮拆了?”
“没错!”,秦泽语气果断,“日军的炮管材料质量很好,我们可以直接回收,用来制造自己的炮。”
程济川沉吟片刻,而后摆摆手,
“还是不行!”
“缺设备,尤其是液压锻压机。”
程济川伸出三根手指,依次敲着桌面,“我们要把日军的旧炮管改造,首先得重新锻造,去掉受损部分,然后镗削炮膛,再拉膛线,最后进行热处理。
但问题是……我们连第一步的锻造都做不了!”
程济川站起身,走到一旁的黑板前,拿起粉笔,快速写下几个大字:“蒸汽锤”
“这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设备,要让炮管达到我们要求的强度,必须经过高压锻造,重新调整内部晶粒结构,否则直接切割改造的话,强度不够,射几发就得炸膛。”
“目前兵工厂拥有的蒸汽锤是小型的,50吨级已经是极限了,但是锻造1897式火炮需要至少200吨级的中型蒸汽锤……”
“并且缴获的来的镍铬钢也不能随意熔炼,稍不注意就成了废铁!”
“还有一个问题,炮闩。” 另一名老工匠指着一个图纸上的炮闩图样,“法国人在1897式火炮上采用的是纵向滑动炮闩,不同于普通野炮的螺旋式炮闩。”
“制造它需要高精度铣床和刨床,确保密封性,否则会漏气,导致射程下降甚至炸膛。”
秦泽眉头紧锁:“我们目前的设备,能达到这样的精度吗?”
程济川摇头:“不行”
“还有液压复进机需要的高强度液压缸和密封件……”
程济川继续说道:“说到底,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连一条完整的野炮炮管生产线都没有,更别说制造像1897式这样的野战炮。”
包国维听着,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扫过房间里的一众技师和军官。
整个豫东工业区,他的兵工厂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地方,但也远达不到法国、德国那种完整的火炮制造体系。
果然,还是自己太着急了……
他看了看神色忐忑的秦泽,又扫了一眼满脸愁容的众人,忽然朗声一笑,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包国维摇了摇头,语气坦然,“是我太着急了,什么都没准备好,就想着一步登天。”
他的话音一落,原本屏住呼吸等待责备的秦泽等人,顿时微微松了口气。
看来,包国维并不是那种不懂装懂、强行催逼的主官,他比谁都务实,懂得积累和等待。
“那就从零开始吧,作两手准备!”,包国维对众人道,
“一方面,我们继续想办法从外面购入机床设备,缺什么买什么,缺谁挖谁!
西南那边,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还有滇铜厂,我们都要联系!人才、设备、材料,全都要带回来,国内没有的,我让人在欧洲那边想办法!”
秦泽点头:“师座放心,我们已经在行动了,前几天刚联系了一批汉阳兵工厂的旧人,他们随工厂逃到了西南,我们的人正在安排接应。”
包国维继续说道:“另一方面,火炮不能等我们慢慢造,部队的战斗力才是第一位的。
部队需要继续采购1897式火炮,先保证装备,等到兵工厂真正能造炮了,再自行装备。”
包国维与程济川等人又详细讨论了一会儿当前的技术瓶颈和设备采购计划,
最终也只能暂时先定下两手准备的方案,等具体实施细节敲定后再进一步推进。
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军帽戴上,环视一圈众人,
“火炮的事先按这两条路走,设备、技术一个都不能放松,能抢的抢,能买的买,能改的改,实在不行,能用的先用。”
众人齐声应道:“是!”
包国维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迈步离开了工坊。外头的风吹来,还带着锻造炉的热浪和铁锤落下的沉闷回响,整个工业区依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就在他刚跨出厂房大门时,警卫长赵锦快步迎了上来,微微躬身,低声道:“师座,张辙回来了,说有重要情报汇报!”
包国维闻言,眉头微微一挑。
张辙原本是鲁省游击总队的一名特务连长,跟随陈松柏在敌后游击作战,以大胆果决、行动狠辣着称,深得陈松柏信任。
后来加入模范师,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和极其出色的作战能力,被选入特别支队,担任分队长,专门执行隐秘任务。
再后来,战局变化,包国维派遣他前往粤省广州湾,组建武装力量负责护送从广州湾卸下的重要军需物资。
包国维的目光微微一凝,张辙并不是从广州湾直接回来的,而是被他密令派往了麻挡要塞。
当初广州湾的任务结束后,他考虑到麻挡要塞可能面临的情况,特意安排张辙带百余人进入麻挡要塞警醒周卫国。
…………
张辙立正敬礼,目光沉重:“师座,麻挡要塞……失陷了,
要塞少将司令王希筹、海军陆战队第二总队长鲍常以以下,上万名将士全部殉国。87师旅长周卫国……失踪,生死不明。”
包国维脸色微沉,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周卫国,竟然失踪了?
“怎么败的?”他缓缓问道,目光落在张辙身上。
张辙满脸愤恨,“日军这次使用了大量毒气弹攻占了外围阵地,鲍将军与数千海军弟兄牺牲在了长山,167师师长薛卫颖在后撤路上被日军派出的挺进队发现,
挺进队联络江面上的海军舰炮轰击167师师部,薛师长中炮身亡。
日军派出的数支挺进队,化妆成同盟军溃兵,混入要塞防线。”
“他们利用败退的散兵流民,趁乱渗透,先是摸清了要塞的布防情况,然后在几支真正的败兵掩护下,混入了内部。”
“最致命的是,其中一支特遣队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指挥部和弹药库,发动夜袭。”
“指挥部遭袭,王司令当场牺牲,弹药库被引爆,爆炸冲垮了多道防线,导致整个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张辙说到这里,拳头微微握紧,眼底满是杀意:“要塞守军拼死抵抗到最后一刻,所有人战至弹尽粮绝,没有一人投降……”
房间里一片死寂,唯有窗外的风吹得木门微微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