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夏元吉受命从全国各地征调二万军户、二万民户、一万匠户、一万盐户,迁往安南,
这可将他难坏了。
安南路途实在太遥远了,气候实在太恶劣了。
户部向南直、浙江、福建、广东、湖广各布政司发文,要求他们配合执行。
这些人口大省已经不止一次向北方迁移人口了,现在竟然又要向远在天边的安南迁移人口。
迁几万户人口去安南,不过是杯水车薪。
今年开了这个口子,明年必定继续,慢慢就成了惯例。
一年两年还勉强能忍,长此以往,如何了得。
人口减少了,种的地必然减少,赋税必然随之减少,傜役也无人承担,这一切损失,究竟算谁的?
百姓们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前往安南,路途劳累和疾病,将会使很多人失去生命。
到达安南后,这些移民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们需要适应陌生的环境,开垦荒地,建立新的家园。
安南气候炎热潮湿,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争夺土地,也将与安南人发生冲突。
反对的意见像雪片一般飞来,令夏元吉应接不暇。
吏部尚书骞义受命选调二十名进士、三百名举人,派往安南,充实各府县,也进展得极不顺利。
朱允熥为此感到十分头疼,他明白迁民实非易事,但安南的发展又刻不容缓。
他在文华殿召见骞义和夏元吉,共同商议解决之法。
朱允熥问道:\"二十名进士和三百名举人,选调好了没有?\"
骞义面露难色,\"安南实在太偏远了,臣费尽了口舌,也没有几个进士和举人愿意去。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强迫他们去,去了之后也是出工不出力,没有什么意义。\"
朱允熥怫然作色,怒道:\"朝廷养士数十年,他们就是这样忠君报国的吗?罢了!死了张屠夫,难道就吃带毛猪不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进士、举人不想去,那就派生员去。在南京九门张出榜文,凡是愿意前往安南为官的生员,年俸一百八十两,赐举人出身,在安南干满三年,凡成绩优异者,赐进士出身。\"
寒窗苦读十年,考上进士,当上一个大县的县令,年俸也不过六十两。
小小的生员,到安南镀镀金,就摇身一变,成了进士,还能拿三倍俸禄。
这叫人情何以堪?
骞义道:\"陛下……这……不妥吧?\"
朱允熥反问道:\"有什么不妥的?\"
骞义道:\"如此一来,置科考于何地?\"
朱允熥更加不悦了,\"科考选出来那么多进士、举人,却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这样的科考又有什么意义?\"
骞义一听这话很不对劲,再也不敢多话了。
朱允熥又问夏元吉:\"移民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夏元吉吞吞吐吐说了一大篇。
朱允熥重重地一拍御案,说道:\"这些封疆大吏,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就没有替朝廷想过,替老百姓想过。\"
\"现如今全国只有六七千万人口,田亩就不够耕种了。\"
\"若干年后人口翻了两倍、三倍,甚至四倍、五倍,拿什么养活?\"
\"朕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向海外移民,图的什么?不就是想给子孙后代拓展生存空间吗?\"
说着,在御案上铺开他手绘的世界地图。
在地图上,大明的边界标成了红色。
蜿蜒曲折的红线之外,是广阔无垠的陆地和一望无际的大海。
骞义和夏元吉看得呆住了,大明的疆域与整个世界相比,就真的这么小吗?
朱允熥看在眼里,轻蔑地一笑,大声说道:
\"你们现在知道什么叫做夜郎自大了吧?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了吧?\"
“既如此,朕也不强求那些官员了。”
“着户部从京畿地区调集二万壮丁,迁往安南。另外,再从浙江、湖广、江西征调三万壮丁,由军队护送,一同前往安南。”
“陛下,此举是否过于仓促?”夏元吉担忧地问道。
朱允熥大手一挥,“安南局势岌岌可危,朝廷必须加快移民步伐。”
夏元吉问道:\"请问陛下,没有布政司和府县官员的配合,短期之内怎么能征调这么多壮丁?\"
朱允熥斩钉截铁说道:\"指望他们,黄花菜都凉了。\"
\"贴出告示,凡愿意迁往安南的壮丁,每人发给白银一百两,沿途的口粮由朝廷供应,他们到达安南之后开垦出来的荒地归他们所有,朝廷永不征税。\"
夏元吉不解地问道:\"朝廷费这么大力气,图什么?\"
是啊,图什么?
朱允熥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将会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解开套在大明的子民脖上的枷锁。
让他们涌向世界各地,抢占更多的资源,更大的空间。
不香吗?
夏元吉又问道:\"照陛下的计划,往安南迁五万壮丁,朝廷最少要投入六七百万两白银,这么大一笔钱,从哪里出?\"
朱允熥眼睛也没有眨一下,\"这笔钱,朕从内帑里出!\"
夏元吉无比错愕:\"啊?这………\"
朱允熥继续说道:\"这些壮丁,凡没有家室的,朕给他们每人配一个媳妇,让他们在安南繁衍生息。\"
骞义和夏元吉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问道:\"陛下从哪找得到这么多女子?\"
朱允熥轻轻一笑,\"宫里面就有四五万女子,朕准备将他们全部放出去。\"
皇上这是疯了吗?
骞义和夏元吉差点晕厥。
京师九门人头攒动。
城墙根下,拥挤的人群伸长脖子看着墙上的告示。
\"去安南种地,就发一百两银子?\"
\"还发媳妇?\"
\"秀才在安南干三年,就能升进士?\"
\"一年还能得一百八十两银子?\"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民众们纷纷围在告示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有人怀疑这是恶作剧,有人则认为这是朝廷的恩赐。
然而,终于有一些年轻人心动了,以他们的贫穷的家境,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娶上媳妇,如今只要去安南种地,就可以娶宫里面的宫女。
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他们渴望改变一眼望得到头的命运,毅然决然地前往户部,报名参加安南移民。
乾清宫内,朱允熥看着报名的人数不断增加,心中备感欣慰。
这次移民不仅是为了解决安南的问题,更是为大明的未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大明由一个保守封闭的陆权国家,逐渐转变成一个开放进取的海权国家。
不久后,一批批壮丁将带踏上了前往安南的征程。
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