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与想象中的大书院样子不太符合,但李承平没敢惊讶太久。
毕竟是当着人家看门小厮的面,李承平感叹一声,上前行礼通报。
知晓李承平来意后,小厮皱眉道:“书院只有春秋两季招生,眼下招生时间早已过了,你来此之前,难道没打听清楚!”
当即那小厮,就准备张口赶人,李承平赶忙掏出马知县的推荐信,道:“我这里有一封兴平县令的荐信。”
疑惑的接过信,小厮看过后,半信半疑的打量下李承平,辨别不出真假,说道:“稍等片刻,具体情况,容我找书院管事核实。”
稍待片刻,小厮就带回一长衫管事。
管事细细一看,平静的脸色顿时热情起来,“你可是今年府试案首,李承平。”
李承平道:“正是学生。”
这人似乎认识自己,那管事哪里知道李承平长什么模样。
只是府试刚过不久,李承平府试案首的名头还算响亮。
随即管事就将两人请了进去,满脸堆笑的在前引路,笑道:“起初看信上点明你的身份,我还不敢信,与我先去见过山长。”
山长???
李承平有点发愣,自己不过童生,侥幸成了府试案首,山长有必要见自己这么个小人物吗?
山长赵琳是位和善老者,身着道袍,仙风道骨。
道袍并不是指道士的装束,与水田衣一样,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服饰,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
管事领着李承平来到近前,规矩的行了一礼。
大概是年纪大了,赵琳耷拉着眼眸,微睁着,好奇道:“你名字中的承平有什么寓意?”
李承平不解,但仍恭敬回答,“食货志中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无犯境之忧,寓意太平无事,天下太平。我这个承平,将来也要救民救世的人,所以叫承平。”
赵琳睁大眼睛,李承平的这番说辞,显得高大上并且十分有气魄。
布衣寒门子弟,常有“鱼化为龙”的梦想,赵琳觉得李承平很有想法,很是高兴。
思考片刻,赵琳语重心长道:“我已经看过你文章,非常不错,你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山长此言,给了李承平很高的评价,管事不由得站直了身板。
李承平恭敬的行了一礼,不仅是因为对方夸自己,赵山长的身份,就是寻常读书人所仰望敬重的。
对方是进士出身,太祖庆熙十五年二甲三十五名,能得到他的教诲,李承平出去吹牛逼底气都足不少。
赵琳勉励一番,再次问道:“因何读书,有志否?”
李承平想了想,回头朝小院外看去,山长所居院落在后院,管事带他进来后,李振良没跟着,留在外面等着。
社会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就越尊贵,只有从往上爬,成为那些少数者,才有身份、尊贵和权力。
李承平因何读书呢!
他心中想着,起初是为了提升社会地位,因为成了秀才就不用服徭役。
但自己今年已经考中府试案首,就像其他人所想,他本可以乘着陆知府点他作府试头名的快风,直接参加院试,成为秀才,可他却并没有。
并不完全是因为陆知府的建议,使他改变了想法。
他心中是有理想的,也可以说每一个读书人都是有理想的。
李承平从一开始的读书改变命运,渐渐的变为自己渴望获得改变天下的能力。
一展衣袖,李承平拱手道:“学生求学,但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赵琳听完一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小心谨慎才是保全自身之法。”
李承平点了点头。
赵琳接着说道:“我本无意说教这么多,引你过来,主要是疑惑你为何不参加今年的院试,没想到你比我预想中的,有想法的多。”
“你可愿拜我为师?”
李承平懵了,管事也懵了,两人对视一眼,一时间场面有些静谧。
“学生愿意,恩师在上,受弟子一拜。”李承平赶忙应下,大儒作为老师,是多少读书人可遇而不可求的。
赵琳道:“可知为何收你为徒,要知道我已经致仕多年,从未动过收徒的念头。”
李承平摇了摇头,谁知道您老是怎么想的,看上咱这么个小角色。
只见赵琳一本正经的笑道:“因为无聊呀!”
......
“山长性格本就古怪,我觉得大儒都这样,你别在意。”管事细细解释,话语间透着无限热情。
李承平入了山长法眼,前程可期。
回到老爹身边,李承平仍旧没回过神来。
引得李振良是一阵担忧,管事出声解释,“是好事。”
知道儿子被大儒收为弟子,李振良高兴的跳脚,笑得合不拢嘴。
......
“承平,那你好好念书,爹就先走了。”李振良一步三回头的出了书院。
早上等书院开门,就等是很久,管事既然要领着儿子去办手续,李振良正好直接回家,省一天住客栈的钱。
瞧着老爹的背影,李承平多少有点梦幻,自己的读书之路再次开启。
关中书院位于西安府西城的一条街道上,西城本就是达官显贵居住所在,没有密集林立的商铺,因此环境显得很是清幽宜人。
整座院落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讲学、藏书、祭祀。
大概是某个大儒的佳作,门口挂着“关中书院”的匾额,装饰简洁大方,配合着里面的读书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学习氛围。
在书院进学的学子大约有百来人,夫子数位,山长则是当世大儒赵琳,师资力量可谓是雄厚。
关中书院虽然是私学,但并不在乎学生的身份,只要有真才实学,通过测验均可入学,而且不收学子束修,只需缴纳每季的餐食费用即可。
书院每年大概是在春、秋时招收学子,李承平来的有点晚,但好在有着马知县的推荐信。
至于为什么不收束修,想来的是对学子的一种投资,可以说的拉拢读书种子。
经营书院的钱财,大多来自西北大族豪绅的捐助,目的就为了与这些优秀学子搭上关系,算是古代版的天使投资。
私学的兴办大多是抱有相似的目的,学子与这些投资人互利互惠,双方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而且两者关系十分微妙,学子来此进学同样有着结识同窗,发展人脉的想法。
学子入学是有条件的,年纪最大不得超过二十五岁,且最低童生身份,幼年成名者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