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里有炊烟,这可真是活久见。崔判官顺着鬼兵指的方向,揉了揉眼睛。
“宗主,不会是着火了吧?”黑无常说道,“这地下咸阳城,灯火通明的,就算真着火了,也不稀奇。”
“着火冒的是黑烟!”崔判官说道,“我看这炊烟的方向来自于内城,我们不妨过去看看。大家都小心点,这地下保不齐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宗主不用多虑!有我黑无常在,定能全身而退!”
“八哥,你没喝多吧?”马面问道。
“没啊!”
“没喝多,怎么净说些醉话?”
要不是崔判官在旁,黑无常真能上去给马面胖揍一顿。
崔判官一行人出了院子,走在这石制建筑生活群,看着逼真的街道、店铺,真是感慨万千。
中国古代不像西方,很少有石制建筑,就算有石制建筑,也多用于佛塔、桥梁、陵寝,而非住宅。这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相比于石头,更了解木头的特性,再有就是,中国古人认为,活人的住宅,不需要长久。
《北史》说过:“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人。”
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房子不是永久的,所以并不强求建筑的久远。所以,就算是香火盛行的寺庙,也需要频繁改建,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房一样。
不求永恒与久远的生活哲学,着眼于现世的儒家态度,让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木结构。
除了上述原因,木头的取材方便,不像石头,还需要锤凿斧钺,这样,木建筑还具有施工快的特点。
木建筑,榫卯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性,会使整个木构架在遇到地震时,产生防震效果。此外,榫卯也可拆卸,让修缮、搬迁变得更容易。
这是古代中国人特有的哲学。
说白了,陵寝用石制,是古人觉得,死后的墓穴,才是未来永久的家。
我们中国人一代一代努力,都是为了子孙后代比我们的日子更好,觉得多攒点钱,后代就会少吃些苦。
难道,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会自己赚钱吗?
偌大的地下咸阳城,除了没有人烟,随处可见兵俑,就跟走在一座城里,没什么两样。
“宗主,我看这地方挺好的,要不要我们从酆都都搬到这里来?”黑无常看中这地方了,“这不是上天赏赐给我们的地方吗?”
崔判官语重心长道:“我们虽然称自己为人间之鬼,但也不至于混到给秦始皇守灵的份上吧?”
“对了,宗主,刚才那炊烟会不会是守灵人留下的?”牛头突发奇想地问道。
“闹呢!”黑无常道,“真有守灵人,我们还至于进来这么费劲吗?再说,秦始皇这人,方方面面,谁愿意为他守灵?也就是这随处可见的小泥人吧!”
黑无常可算是明白了一回,不容易!他口中的小泥人,指的是兵马俑。
地下咸阳城,没有一点机关,崔判官众人如履平地,没多久就来到了炊烟升起的地方。
在便殿外,不知谁支起了一口大锅,里边咕噜咕噜地煮着野菜粥。
“好香啊!”马面流着口水说道,“难不成,这秦始皇陵有人捷足先登了?”
一路走来,疑点有三处,第一,内羡门垛口上只有弓弩,没有弩箭;第二,发现了新酿造的咸阳黄酒;第三,面前的一口大锅正煮着野菜粥。
“给我搜!”崔判官命令道,“如果遇到活的,给我带过来!”
牛头带人跑去了便殿,马面带人去了对面的后宫陪葬群,黑无常则一动不动,立在原地。
“你干嘛呢?我不需要有人在边上给我站岗!”崔判官看着黑无常说道。
“宗主,我觉得您身边应该有个人,再说了,我身上没带金刚伞。”黑无常露出一排大白牙说道,“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既然下三泉之处取不到火,那这灯火通明是怎么来的?”
黑无常偶尔也会令人刮目相看。
“火石可打火。”
“那空气呢?没空气,火无法燃烧啊!讲道理说,我们下来之后,空气才流通的,而这灯火通明,显然是我们下来之前就有的。”
“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那是指地宫。我猜测没错的话,应该是在九层楼内。”黑无常指了指九层楼说道,“就算有长明灯,空气没了,也不会久长。”
黑无常这可不止是让人偶尔刮目相看了。
“你的意思是?”
“除了我们进来的地方,这秦始皇陵一定还有和外面通气的地方!”
“那你的怀疑是?”
“会不会和陨石有关?”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国东郡曾有一颗陨石坠落,上面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样,秦始皇因此下令焚毁了这块陨石?。
然而,这块陨石到底是如何焚毁的,却无人得知,根据野史记载,这块陨石被秦始皇带到了自己的陵墓,可保其长生不老。
崔判官反应了过来:“你是说秦始皇借助陨石的力量,活了近两千年而不死?而且还自己煮野菜粥?”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