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盛大的酒宴正在热闹地举行着,人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待酒宴结束后,熊知沛将他从鲜国带出来的几个人请到了自己的宅子里。
进入宅子后,他立刻吩咐下人备好上好的茶水,并燃起个炭盆,随后挥手让所有下人退出房间,只留下他们几人。
熊知沛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带微笑,用右手轻轻一挥,示意客人们品尝面前的香茗。他自己则毫不客气地举起茶杯,大口喝下,似乎想要借此缓解一下酒后身体里的燥热感。放下茶杯后,他目光犀利地看着眼前的几位鲜国人,开门见山地问道:“诸位皆是从鲜国而来,不知对于我大陈皇帝此次关于林州地域归属的抉择,你们可有什么不同看法?对于这片土地,你们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时间,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之中,几位鲜国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率先开口说话。显然,他们都以帝师李大忠马首是瞻,等待着他先发表看法。
李大忠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侯爷,这林州之地,按道理确实大部分应归属于我们鲜国。然而,宗主国对于附属国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并非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所能随意议论的啊。更何况,您身旁的我们几个,其实都是鲜国的罪犯,如果不是您大发慈悲将我们从那阴暗潮湿、不见天日的地牢中解救出来,恐怕之后的囚禁折磨,我们没有什么生的希望,毕竟这么多年,能够活着走出那间地牢的人屈指可数。所以,请侯爷放心,对于目前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我们绝对不会有任何异议。我们几人虽身份低微,但也是通晓事理之辈。这也都是由更高明的弄权者决策的,谁又能阻拦的住,谁又敢阻拦呢?”
熊知沛端起茶杯,仰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咂巴着嘴巴,满足地叹道:“嗯……这茶真是不错啊!今日呢,本侯把各位召集于此,就是想跟大伙唠唠嗑儿,谈谈心,舒缓一下心中的忧虑。你们呐,要么是在那风起云涌的江湖闯荡,要么就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件事一定触发很多人的利益,后面的事情会接踵而至!常言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想必不用本侯多说了吧。那么诸位不妨畅所欲言,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些啥事儿呢?”
这时,只见李大忠霍然站起身来,对着熊知沛恭恭敬敬地深深作揖施礼,言辞恳切地道:“侯爷,小人代表咱们鲜国身份的这一派,在此向您行一个大礼,以表对您的感激之情。承蒙侯爷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爱有加以及深刻理解,真乃我等之幸啊!我等皆为阶下之囚,侯爷不计前嫌,还为我等着想,侯爷大义!”
熊知沛见状,赶忙起身快步走到李大忠身旁,伸出双手稳稳地扶住他,爽朗笑道:“哈哈,李老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本侯向来是个直肠子,遇到看不惯的不平之事自然要伸手帮衬一把。就好比那朴正焕兄弟的女人,倘若将来有合适的时机,本侯定会想方设法让他们二人得以团圆相聚。”熊知沛看向朴正焕:“不过你小子到时候可别犯浑,那女子拿着身子换了你一命,你可别到时候嫌弃他,不然我第一个可看不起你。”
原本坐在一旁如同一副死鱼模样、毫无生气的朴正焕,听到熊知沛这番话后,刹那间眼睛里像是突然被点燃了一团火焰一般,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甚至还不停地流转变化着。与此同时,他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似的,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就连气质似乎都在一瞬间得到了极大提升:“侯爷,您话可当真,小人自然不会负了姑娘,您尽可放心。”
熊知沛微笑着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把心放到肚子里,放宽心便是啦!”我在哪里都是正义的化身,但是皇命难违,我只能在权力所控之内,给大家尽量行个方便,今天除了解一解大家对这土地的看法,还要和诸位分析下皇上的用意,以及鲜国的何去何从……希望诸位敞开心扉,共谋大计。”
李大忠轻抚着下巴上那几缕稀疏的胡须,缓缓开口说道:“侯爷啊,既然您如此坦诚相待、敞开胸怀,那咱们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啦!以在下之见,这林州之事,恐怕绝非源自于大陈皇帝陛下之手。咱且说说这林城吧,实不相瞒,就连我们本国之人对它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更别提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陈皇帝陛下了,他又怎会知晓这么个偏远小城呢?此地向来只是用作屯兵之所罢了。而且,若论及军事要地,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乃是再往东去一些,靠近鲜国腹地的雪城。那儿才是真正的前沿阵地,每次支援鲜国,都会屯驻着数量众多的陈国兵马。至于这林城嘛,如果不是因为被林州选作了刺史州府的所在地,恐怕至今仍默默无闻,根本不会被唤作什么林州城喽。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将林城规划成了州府所在之地呢?想必其中定有深意,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您想想看,大陈国去年可是遭受了一场罕见的巨大天灾,紧接着又与梁国展开了一场激烈鏖战,这两场变故下来,导致其兵员严重匮乏。而就在此时,咱们鲜国派遣使节前往求援,希望能协助平定倭寇之乱,可结果却是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由此可见,大陈国当时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精力管得了咱们这边的事情!偏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侯爷您被收编入伍,并受命前来平定我鲜国之乱,皇帝自然欣喜,且完成的任务漂亮,这次又护驾有功,但是还是遭到朝内的排斥,于是被变相发配于此,占一块地,还解鲜国之忧,又把您调配到边境,自己还没出原有的一兵一卒,一箭多雕之事,大陈皇帝陛下自然也是欣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