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太后彻底掌握了清朝的权力,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从此以后,无论是宫廷内部还是朝廷之上,甚至整个国家的大事小事,几乎都由慈禧一人说了算。
时间来到了两年后的 1886 年,这一年正是光绪十二年。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年满十六岁,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来看,他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立自主地行使皇权了。
然而,尽管光绪已经成年,但由于慈禧太后的专权,他仍然无法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在这个时期,慈禧太后牢牢地把握着朝政大权,光绪皇帝只能在她的阴影下,默默等待时机。
慈禧自从甲申易枢之后,也开始布局即将到来的,光绪皇帝的亲政问题。对于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毕竟,当年同治帝也是如此。如今,面对光绪皇帝成年亲政的问题,慈禧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在过去的岁月里,慈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她深知,权力的交接并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帝王的亲政。
因此,她需要精心策划和布局,确保自己能够继续掌控朝政大权。而现在,她将目光投向了光绪皇帝。这位年轻的皇帝正逐渐长大成人,他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让慈禧感到了一丝威胁。
然而,慈禧并没有被这种威胁所吓倒。相反,她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确保光绪皇帝在未来的统治中,仍然受到她的控制。
首先,慈禧开始加强对宫廷内部的控制。她通过各种手段,如赏赐、惩罚等,来拉拢和威慑宫廷中的官员和太监们。同时,她还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将一些忠诚于她的人安插在重要的职位上。这样一来,即使光绪皇帝亲政后想要摆脱她的控制,也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其次,慈禧还开始关注朝廷外部的局势。她知道,只有掌握了全局,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为此,她密切关注各地的动态,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慈禧还不忘给自己留下后路。尽管她自信能够继续掌控朝政,但她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光绪皇帝真的敢于反抗她的权威,那么她就必须准备好应对的措施。于是,她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面对光绪皇帝成年亲政的问题,慈禧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她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积极地迎接这个挑战。因为她相信,只要她足够谨慎和机智,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她那初次的垂帘听政生涯,最终在同治皇帝的大婚亲政之际,戛然而止。在那个时期,慈禧太后尚处于政治权力的摸索阶段,远远未能达到一呼百应的绝对权威地位。
她缺乏相关的处理经验,如同一位初涉政坛的新手,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要知道,同治皇帝乃是慈禧的亲生骨肉,母子之间的权力交接,本应蕴含着更多的情感纠葛。
尽管慈禧对于交权之事,能拖则拖,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舍与留恋。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配合,收起了那象征权力的帘子,归还了政权,转而在幕后暗中经营。
时光流转,当面对已然成年的光绪皇帝时,身为皇爸爸的慈禧,相较于十几年前同治皇帝亲政之时,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有了质的提升。此时的慈禧,在政治手腕上更加老练,在权力欲望上更加膨胀。面对交权的问题,她不再像当初那般直接硬拖,而是精心谋划,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例如,她表面上看似放权,让光绪皇帝亲政,实则在背后操纵着朝廷的重要决策,通过安插亲信,掌控关键部门等手段,牢牢把握着实际的权力。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既避免了直接与光绪皇帝发生正面冲突,又能够继续维持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公元 1886 年的六月份,阳光炽热,暑气弥漫。就在这样的一个月份里,慈禧太后在她那措辞郑重的懿旨中,态度坚决地主动提出,要还政给年仅 16 岁的光绪皇帝。
不仅如此,她还责令相关部门,务必精心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以便在隔年能够为光绪皇帝举办一场隆重盛大,合乎礼法的亲政典礼。
原来,早在光绪皇帝继位之初,慈安和慈禧这两宫太后,面对朝廷内外的局势和各方势力的关注,就曾经公开声称再次垂帘听政,不过是应对当时复杂局面的权宜之计罢了。她们郑重许诺,一旦光绪帝长大成人,具备了亲政的能力和智慧,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交权归政。
既然当初有言在先,许下了如此庄重的承诺,注重名声和权威的慈禧,自然就得想方设法去兑现这一诺言。于是,便有了之前提到的,慈禧要主动归政的那道懿旨。
慈禧的这一决定,并非单纯出于信守承诺。当时的清朝,内忧外患不断,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慈禧或许是考虑到暂时的退让,能够缓解一部分压力,也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抚人心,稳定朝局。
然而,慈禧的心思却如同深潭一般难以捉摸,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意和暗示。这些朝廷重臣们虽然表面上装作懵懂无知,但实际上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他们明白,慈禧太后并非真心想要离开京城,而是希望能够继续留在权力中心,掌控大局。此时此刻,慈禧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愿意离去,她渴望留下来,继续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而且,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在独裁的两年时间里,对于权力的痴迷,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这些个军机大臣,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他们也不是傻子,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选择了沉默和顺从。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得罪了慈禧,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死亡。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继续忍受着慈禧的独裁统治。
而慈禧呢?她似乎也察觉到了众人的不满情绪,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现在的她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根本不需要担心任何人的威胁。
于是,她开始做起了表面文章,试图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陪她一起演这场戏。
很快,心领神会的醇亲王奕譞站了出来。他深知慈禧的心思,于是主动迎合她的意图,成为了她手中的棋子。在慈禧的支持下,奕譞迅速崛起,并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实权。
在慈禧下发还政的懿旨,仅仅五天之后,时间的指针还未走过太久,奕譞就急匆匆地递上了他的奏折。这份奏折的大意清晰明了,那就是他在与众多大臣,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议之后,深刻地认为就当下的国情而言,大清王朝犹如一艘在波涛汹涌中,艰难前行的巨轮,实在离不开慈禧太后的坐镇指挥。
慈禧太后固然可以将政权归,还给皇帝,然而,他们殷切地期望,慈禧能够以训政的方式,继续对皇帝予以帮扶,共同治理这庞大的大清王朝。
说得更为直白一些,即便光绪皇帝亲政,所有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务,都必须首先经过慈禧的首肯与同意,才能够得以施行。
那么,对于训政这一建议,慈禧太后作何反应呢?那自然是欣然接受。其实,这个结果正是慈禧太后内心,所期待的。
慈禧太后长期处于权力的核心,对权力的掌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训政能够让她继续保持对朝政的影响力。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可能出于对慈禧太后权威的敬畏,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支持慈禧太后训政。封建王朝中,长辈对晚辈的指导和约束,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秩序,这也为慈禧太后的训政,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土壤。
奕譞,身为光绪皇帝的生父,按理而言,他理应是最为迫切地期望,光绪皇帝能够亲政,成为名副其实,独掌乾坤的皇帝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何他竟会挑头提出让慈禧训政呢?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点。其一,在权力的角逐场中,慈禧堪称毒辣至极。她全然不讲人情,更不顾及任何规则。即便是面对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在慈禧归政之后,也是百般加以掣肘,使其难以真正施展拳脚。
更何况,对于光绪皇帝,慈禧恐怕更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何况在此时,慈禧的政治势力,已然发展到了一家独大,无人能与之抗衡的地步。
无论是从朝廷中的人脉关系,还是从对权力的掌控手段,又或是从各方势力的支持程度等各个方面来说,光绪皇帝和奕譞,都绝非她的对手。
其二,光绪皇帝正值青春年少,未来的道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在当下,选择顺应慈禧,暂避其锋芒,无疑是一种明智的权宜之计。
随着岁月的流逝,慈禧终将老去,而光绪皇帝则拥有着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从长远来看,日后总归是充满着希望和盼头的。
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向来残酷无情。慈禧凭借其强硬的手段和精明的政治谋略,在宫廷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对于奕譞来说,他深知贸然与慈禧对抗,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因此选择暂时妥协以求自保。
奕譞对儿子的关爱,促使他做出了以退为进的抉择,期望通过暂时的忍耐,为光绪皇帝的未来铺平道路。
就这样,在公元 1887 年的正月,新春的气息尚未完全消散,宫廷内外仍弥漫着节日的余韵。就在这样的时刻,名义上,光绪皇帝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开始亲政,仿佛一只刚刚展翅欲飞的雏鸟,试图探索那广阔而未知的天空。
然而,实际上,这并非意味着光绪皇帝,真正掌握了朝政的主导权,而是慈禧太后开启了另一种更为隐秘且有力的干政方式——训政。
慈禧太后不愿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训政成为了她继续把控朝政的手段。训政使得慈禧太后,能够在幕后操纵大局,光绪皇帝的每一项决策,都需经过她的审视和批准。表面上,光绪皇帝拥有亲政的名号,但实际上,重要的权力仍牢牢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总之,这一时期的清朝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名义上的亲政与实际上的训政,相互交织,为后来的政治,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至两年后的 1889 年正月。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紫禁城内举行。这场婚礼的主角是光绪皇帝和他的新娘——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
这门亲事,并非光绪帝自己选择,而是由慈禧太后一手包办。在她的精心策划下,这位年轻的皇帝,被迫迎娶了慈禧的侄女。尽管心中充满无奈,但光绪皇帝还是顺从地接受了这段婚姻。
大婚之日,整个紫禁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宫女们忙碌地布置着宫殿,太监们则负责接待宾客。而光绪皇帝,则穿着华丽的龙袍,坐在宝座上,等待着新娘的到来。
当叶赫那拉氏身着凤冠霞帔,缓缓走进大殿时,光绪皇帝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和无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将与这位女子紧密相连。
婚礼结束后,光绪皇帝正式册封叶赫那拉氏为皇后。然而,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可言。在宫廷的权谋纷争中,光绪皇帝始终无法摆脱慈禧太后的阴影。而叶赫那拉氏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女,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绪皇帝的后宫,逐渐形成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范围。她们操纵着宫廷中的一切事务,使得光绪皇帝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光绪皇帝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助。他渴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力挣脱慈禧太后的束缚。在这个看似繁华的宫廷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阴谋和争斗。而光绪皇帝,也只能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宫廷中,艰难前行。
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慈禧在前朝也加快了部署和安排。她将那些对自己忠诚不二、死心塌地的官员们,精心安排到了朝廷内外各个关键且重要的职位上。
这些被她视为心腹的臣子们,得到了提升和重用,成为了她巩固权力的有力支持者。而那些与她意见不合或忠诚度可疑的官员,则遭到了冷落和贬谪。
大婚之后的光绪帝,终于迎来了正式亲政的时刻。这场大婚,不仅是光绪帝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标志着他在政治舞台上,角色的转变。
慈禧也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搬离了那座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宫,前往颐和园居住。然而,千万不要以为慈禧就此真正放权,心有不甘的她,即便身处颐和园,依旧在朝廷的内外,都给光绪皇帝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她通过在朝中安插亲信,掌控关键部门等手段,试图以此来牢牢控制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而正值青春年少的天子光绪皇帝,满怀热血与激情,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宏伟的抱负。
他渴望一展身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立志改革图强,使国家摆脱困境,走向富强。因此,他也急于挣脱慈禧施加的重重束缚。
一方急切地想要获取完全自主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另一方却死死抓住权力不放,坚决不给。在这种尖锐的对立之下,自然,两方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如火山般即将爆发。
之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究竟会有怎样激烈的争执发生呢?是在朝堂之上的公然对峙,还是在幕后的暗中较量?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分歧,还是对权力分配的争夺?
这种矛盾的激化,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光绪皇帝的反抗,体现了他对自由和权力的渴望,而慈禧太后的固执,则反映了她对权力的贪恋和对失去控制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