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问,朕却有事想问。”皇帝指着文书,“那文书上提到,沈玉然陪你遍访京中闺秀,你希望朕赏赐她吗?”
皇帝眼也不眨地看着她,看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顺和逝世不过一年,宣平侯便扶正了继室萧氏,原本是庶女的沈玉然也摇身一变成了嫡女。
作为正室原配所出的沈攸宁,此时会怎么回答朕呢?
“请皇上论功行赏。”
皇帝讶异地挑眉,“你不讨厌她?”
“臣女对她确实不大喜欢,但也谈不上讨厌。”沈攸宁实话实说,“更何况,此次查案确实多亏了她从中周旋。”
皇帝大约明白了,姑姑教出来的姑娘自然是不屑做那些抢夺功劳的小人行径的。
“好!”皇帝面上带了一丝笑意,“朕会派人奖赏她。”
沈攸宁谢恩出宫,皇帝则是去了皇后宫中。
夏日炎炎,皇后在殿中写字静心,听到容时被罚的消息,她起初还有些忧心,但皇上罚他与容臻一起禁足,便也不忧心了。
听说皇帝到了,她放下手中的笔笑脸相迎。
她神色温柔,“皇上怎么来了?”
皇帝见她在写字,看了看她的字,神色温和。
“朕今日罚了小六,还以为你会忧心,来看看你。”
“阿时受罚一定是他做了错事,况且您罚他与兄长一起禁足,这哪是罚?是赏才对。”
皇后笑容不减,眉目舒展。
“阿时自小与苑家那个孩子走得近,平日不司朝政,休闲度日。让他与阿臻一同住几日,学一学他兄长的好处也好。”
“你倒是看得开。”
皇帝叹息一声,拉过她的手拍了拍。
“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柳氏出身不显,是他当年深陷夺嫡之争,为了避免被几位兄长视作眼中钉,可以选择了柳氏做他的王妃。
从她入王府起,她便一直都做好他的贤内助,帮他打理后宅,结交官眷。成为皇后之后,为他看顾后宫平衡姬妾,约束母族。
她一直都做得很好,把容臻和容时也教养得很好,皇室难得有像他们兄弟俩这样的。
皇后摇了摇头,“这是臣妾该做的。”
皇后很清楚当初皇帝是为了什么娶她,所以她一直都在做好他心中的妻子。
皇帝陪着皇后用完午膳才离开。
苏兴年跟在他身后,他有些不解,皇帝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他能感觉到皇帝不开心。
可明明已经借六皇子和沈姑娘之力解决了敦亲王府这个隐患,皇上应该高兴才是。
他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私以为自己还是有些了解皇上的,但此时又觉得自己不懂了。
跟着皇帝走到御花园,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皇帝顿足,苏兴年支使身边的内侍去瞧瞧。
内侍去而复返,低垂着脑袋轻声说,“皇上,是淑妃娘娘和李昭仪。”
皇帝沉默了一瞬,淑妃是个不张扬的性子,平日里极少出宫门,喜欢养花刺绣。
他记得,早年淑妃尚在闺阁时与顺和郡主司华玉是手帕交。
他朝御花园走去,见淑妃正和李昭仪带着人采摘莲子,两人言笑晏晏,看上去赏心悦目。
见皇帝过来,众人连忙行礼。
皇帝挥挥手,来到淑妃面前,明知故问。
“爱妃难得出来走动,这是在做什么?”
淑妃笑笑,“回皇上,今日天凉,臣妾想着出来走走,瞧见李昭仪带着人往御花园来,得知她来采摘莲子做莲子羹,臣妾听馋了,便厚着脸皮一同过来了。”
李昭仪闻言笑道,“姐姐说的什么话,往日难得见着姐姐,姐姐能一起来,嫔妾可高兴了。”
皇帝见她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原本有些低沉的心情也散了去,与二人在御花园闲聊许久。
而后,跟着淑妃回了庆和宫。
淑妃有些奇怪,她对皇帝没有其他后妃热络,皇帝一年少有来她宫里,只是父亲兄长在前朝得力,她如今才能位居四妃。
说来,她已经有许久不曾见过皇帝了,她对皇帝也没有特别深重的爱意。
进了庆和宫,皇帝装作不经意地模样提起。
“朕记得,你从前与顺和郡主交好,她的女儿回京了,你不想见见?”
“是,臣妾从前与郡主是闺中密友,但自从我们二人各自嫁人后见面就少了。我也听说那个孩子回来了,只是没有机会得见。”
淑妃有些奇怪,皇帝会跟她提起此事,她如实回答。
“你若是想见她,传召入宫即可。朕今日封她为郡主,赐号‘安宁’,明日旨意就会传去宣平候府。”
淑妃闻言,脸上诧异难掩。
自沈攸宁回京后,京都看似风平浪静,但暗地里早就风起云涌,就连淑妃的母家都念着她当年与阿玉之谊请她打听金月大长公主的用意。
虽然金月大长公主在上次夺嫡之争中输了,但她经历过两次夺嫡之争,在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其中还有不少股肱之臣,皇帝继位以后也不能全部清理。
当年,司华玉也曾经牵动着京都各大势力,有半数皇子都在想法子获得她的芳心,只可惜她最后的选择和解决却令人唏嘘。
其实,淑妃在得知司华玉要嫁给宣平侯时,是派人送过信劝说的,但她心意已决,实在不听劝。
“皇上,您很喜欢那个孩子吗?”
皇帝并未回答她这个问题,“她与当年的司华玉长相有七分相似,朕想你会喜欢那个孩子的。”
淑妃没有子嗣,早年在王府中受过伤,今生都无法有自己的孩子,他虽然对淑妃不似其她嫔妃那样宠爱,但一直都念着她,从未让宫人怠慢她。
“皇上很喜欢她。”
淑妃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这次不是疑问是肯定。
皇帝有些感慨地说道,“世人都觉得朕该是不喜姑姑,忌惮姑姑,但其实并非如此,朕很遗憾,当年姑姑未曾选择朕。”
但皇帝很清楚,即便重来一次,金月也不会选择他,就像如今也只有容臻和容时两兄弟能得到她的支持一样。
淑妃脸上笑意不减,心里却有些惶恐,她在皇帝面前从来不提朝政,连司华玉都很少提起。
是因为她很清楚,在这深宫后院中,知道的越少活得才越久。
这也是她常年久居深宫,几乎不出宫门的缘由。
皇帝见她这样,怎会看不穿她的心思,轻轻敲了敲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