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如嫣的居所内,静谧得仿若深山古潭。
唯有香炉中袅袅升腾的轻烟,似柔弱无骨的丝带,在空中悠悠地打着卷,缓缓飘动。
谢如嫣一袭月白绫罗长裙,裙袂如水般垂落在地,衬得她身姿婀娜,仿若月下仙子临尘。
可那微微上扬的下巴,轻蹙的眉头,又透着几分清冷矜贵,恰似霜雪覆于琼花,拒人于千里之外。
此刻,她正慵懒地靠在雕花梨木椅上,脊背放松,微微倾斜,仿若一只休憩的灵猫。
修长纤细的手指仿若蝴蝶翩跹,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丝帕。
那丝帕绵软顺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拂动。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如暴雨敲窗般轰然响起,打破这份宁静。
紧接着,探子身形一闪,匆匆跨入门内,脚步踉跄,带起一阵微风,使得香炉轻烟都摇曳纷乱。
“扑通”一声,探子单膝重重跪地,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声响。
他额头布满汗珠,一颗颗晶莹硕大,顺着脸颊,脖颈不断滚落,在地面洇出一小片斑驳水迹。
神色凝重又急切,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眉心挤出深深沟壑,眼眶泛红,眼球因紧张而微微凸出。
大口喘着粗气,胸脯剧烈起伏,好似澎湃的海浪。
双手抱拳,手臂肌肉紧绷,高高举起至额头,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惶急说道。
“大小姐,属下刚打探到,其余那些皇子听闻九皇子在襄南城作为后,皆是满脸错愕与愤懑。”
说着,他咽了口唾沫,喉结艰难滚动,偷偷抬眼,觑向谢如嫣。
目光触及那清冷目光,又像受惊的兔子般赶忙垂下眼帘。
接着道:“有的在府中摔砸器物,有的则暗中召集谋士,似在谋划对策。”
谢如嫣原本慵懒低垂,仿若蒙着一层薄纱的目光,刹那间锐利如鹰隼,眼眸霍然瞪大。
幽黑的瞳仁中寒芒毕露,似暗夜流星划过,直直刺向探子,仿若要将他心底想法看穿。
她脊背下意识挺直,仿若有一股力量从尾椎直贯头顶,微微坐直身子,双手仿若被磁石吸引。
迅速攥紧手中丝帕,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隐隐凸显出骨骼轮廓,指尖深深陷入柔软丝帕之中。
轻抿的嘴角微微下撇,勾勒出一抹冷峻轻蔑的弧度,仿若在嘲笑那些皇子的沉不住气。
她心底暗忖:这帮皇子,平日里只知争权夺利,蝇营狗苟。
如今见九皇子做出实绩,声名鹊起,便原形毕露,急得跳脚了。
面上却不动声色,朱唇轻启,声音仿若寒夜出鞘的利刃,清冷幽寒,字字如冰珠滚落,不容置疑。
“哼,料想他们也坐不住了。”
说到此处,鼻腔里轻轻哼出一声,满是鄙夷不屑,仿若一阵冷风拂过。
微微抬下巴,眼神愈发凌厉,仿若下达军令:“继续严密监视,他们但凡有一丝动静,即刻来报。”
语速加快,透着不容违抗的威严,仿若重锤敲鼓。
“万不可有所疏漏,退下吧。”
探子仿若听到大赦令,连声道谢,迅速起身。
脚步匆匆退下,一刻也不敢多留,生怕稍有差池触怒这位大小姐。
这几日,九皇子在襄南城的救济善举仿若一阵春风,吹遍了大街小巷。
灾区百姓们原本愁苦绝望的脸上,重绽笑颜,孩子们围着施粥棚嬉笑玩闹。
老人们满是褶皱的手,接过热气腾腾的米粥,眼眶含泪,口中念叨着九皇子的仁德。
街头的说书人眉飞色舞,将九皇子的事迹编成故事,引得众人围坐倾听。
朝堂之上,大臣们也纷纷热议,礼部尚书捋着胡须,一脸赞叹。
“九皇子此举,尽显皇室仁爱,实乃百姓之福啊!”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更巧的是,几日后,有人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提及了此前谢如嫣施粥,免费为百姓义诊的桩桩善举。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二人的仁德,“皇家模范夫妻”的名号不胫而走。
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悄然笼罩了整座庭院。
四下里一片死寂,唯有远处池塘偶尔传来几声蛙鸣,此起彼伏。
月色黯淡,隐在层层乌云之后,吝于洒下一丝清辉。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皆被蒙上一层神秘的暗影,影影绰绰,仿若隐匿着无数秘密。
谢如嫣的闺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雕花窗棂上晃荡。
她刚轻轻合上手中书卷,那书卷还残留着指尖摩挲的温热,准备吹熄烛火歇息。
正抬手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却异常突兀的响动,仿若夜枭振翅,惊破夜的宁静。
她心头猛地一紧,纤手一颤,原本平稳搁在桌上的茶盏都跟着晃了晃,溅出几点茶水。
抬眸望去,眸光穿透那昏黄烛光与朦胧夜色,只见熟悉的修长身影仿若一阵疾风,翻墙而入。
落地时身姿轻盈稳健,未掀起一丝尘土,仿若暗夜中降临凡尘的神只,自带矜贵与潇洒。
顾九黎一袭玄色锦袍,锦缎上乘,暗纹隐现,衣角随风悠悠轻拂,恰似墨云翻滚。
他几步上前,身姿挺拔,步履从容,眉眼弯弯含笑,眼眸里似藏着熠熠星河,温柔宠溺尽在其中。
轻声唤道:“嫣嫣。”嗓音低沉醇厚,仿若古钟轻鸣,直击人心。
谢如嫣微微歪头,嗔怪地瞥他一眼,那眼神仿若娇俏的猫儿佯装发怒,灵动又俏皮。
旋即起身,莲步轻移,裙摆摇曳生姿,如绽放在暗夜的绮丽繁花。
走到近前,伸手轻拍他肩头,指尖落点轻柔,佯装生气道:“大哥哥,你每次都翻墙。”
“这般行事,若是被旁人瞧见,成何体统。”
谢如嫣嘴上虽这么说,嘴角却不自觉上扬。
眼眸里波光流转,满是藏不住的笑意与亲昵,仿若春日湖面泛起的粼粼暖光。
两人相对而坐,谢如嫣再度起身,莲步款款,行至茶案边。
她素手轻抬,提起茶壶,动作优雅娴熟,亲自斟了杯茶递与顾九黎。
热气腾腾的茶香袅袅升腾,晕染了她的眉眼。
浅笑道:“大哥哥,奔波这一路,先喝口茶润润喉。”
顾九黎微微欠身,接过茶盏,先是轻嗅茶香,而后仰头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尽显豪迈。
待顾九黎饮尽杯中香茗,谢如嫣嘴角那抹笑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抚平。
神情刹那间庄重肃穆起来,仿若披上了一层坚毅的铠甲。
她轻抿唇瓣,那唇色仿若春日清晨娇艳欲滴的樱桃,在烛光映照下,更添几分柔美。
此时的她,眼眸仿若幽潭深处被点燃两簇小火苗,熠熠生辉。
满是郑重与期许,直直望向顾九黎,轻声却有力地说道:“大哥哥,你可知道。”
“如今九皇子在襄南城做的那些事,那可真是成效斐然呐!”
说着,她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赞叹。
“百姓们感恩戴德,赞不绝口,街头巷尾,茶肆酒坊,传颂的都是九皇子的仁德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