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齐国梁起来就钻进了厨房,陈翠屏正在煮饭,看见儿子进来,“有事儿?”
这儿子有工夫就围着媳妇儿转,一大早跑她这来,准有事儿。
齐国梁,“妈,你说咱们是不是问问飞飞?她自己能会看对象吗?一直老实巴交的,也没啥心眼儿,别被人给骗了。”
陈翠屏倒是承认齐飞飞好欺负。
最近自己的心也是忽左忽右的,不知道是盼着她嫁个好人家,还是希望她一直待在山沟里。
自己养大的,倒也不至于狠心,希望她遭罪,可她得先顾着自己的孩子吧?
她大了,回来看见家里的好东西都给了哥哥,怕不是要闹腾?
手里还有个小金锁,还想等小孙子出生,给他挂上呢!
她要是回来了,手里剩下的东西就不能明着拿出来了,要卖她还真舍不得,那可都是好东西,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儿卖了一个贵妃镯,她都心疼了好长时间。
“再等等,这也没几天过年了,说不定过年她就回来了。”
陈翠屏还想再拖拖,要是齐飞飞先联系家里,那最好不过了。
齐国梁,“妈,你再想想,我怕她着急,也不懂相看,也不懂要彩礼,就定下了,再吃大亏。”
陈翠屏一听这话就是儿媳妇儿让他说的,他自己娶媳妇儿都啥也不懂呢!这会儿成明白人了!
“我再打听打听。那小伙子不是京城的吗?这边打听还准成些。”
齐国梁听了好像也对,他不再劝,出去跟媳妇儿汇报去了。
陈翠屏跟儿子那么说,可军区那么大,她又没熟人,上哪打听去?
转眼就过年了。
许小平回娘家拜年待了两天,于启红也去给车间主任拜年,许小平就想起来上次跟她说齐飞飞能弄到肉的事儿是他说的。
试探的跟他唠嗑,“上次你求我那事儿,实在不好意思,没帮你办成。”
于启红吸取教训,上次嘴快了,这次他忍着,只说,“没事儿,没事儿。”
许小平,“家里还有婆婆公公,我也不好做主,要不咱也得给你分点儿。”说的模棱两可的,还把事儿都推给了公婆。
于启红放松下来,原来人家给爹妈寄东西了,就说么,咋能给自己家寄,不给父母寄,你看人家还寄了肉。
“没事儿,没事儿,齐飞飞给我妹寄了好些山货,我家都很感谢齐飞飞。我妈还说,要是齐飞飞回来过年,还让她去家里玩儿。”
许小平心里就是一堵,有外人的,没自己家的,亏自己还替她说话,照顾她的面子,心情。
什么东西!
也配做人家女儿?配做妹妹?难怪家里没人惦记她!
稳了稳情绪,又说,“嗯,我家齐飞飞跟你妹妹最要好,总是惦记着她的。”
又说,“她有没有跟你妹妹说找对象的事儿?有时候这事儿没落定不好意思跟家人说,都是跟小姐妹先说的。”
于启红,“我妹倒是见过她跟一个当兵的小伙子一起坐火车,前几个月那小伙子坐火车,遇到我妹妹还说起过齐飞飞。
听那意思两个人关系挺近的,话里都是对齐飞飞的夸奖。
你家这是喜事儿将近了。”
许小平,“是呀!我们也是想多方打听打听,你妹说没说人长的咋样?”
这总算有个见过本人的了!
于启红,“我妹一回家就跟我妈说了,那小伙子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不是傻大兵。说话办事有条理,有礼貌,很不错的小伙子。
我妹很为齐飞飞高兴。”
……
于启红一走,许小平立马收拾东西,穿衣服回家。
心里堵着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的。
出了门没走多远,就忍不了了,问齐国梁,“你说妈咋回事儿?你妹怕不是捡来的吧?咋能跟自己女儿处成这样?”
齐国梁不知道他妈为啥不愿妹妹回来,妹妹从小到大都老实听话,从不惹她生气。
“不会,怎么可能!”要是捡的,邻居们不可能不说。
许小平,“你也是(废物),这都多少天了?还没劝动妈是去信还是跑一趟,问问,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儿。
这回你也亲耳听到了吧?人家都亲眼看见俩人一起了,还不赶紧的,你回去就跟妈说。
不能再耽误了,要是随便就扯证结婚了,啥都晚了。”
都说找老实人可靠,可这老实人心眼儿也慢,啥都得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说。
俩人到家,齐国梁立马跟陈翠屏说了这事儿。
“妈,我看要不还是去一趟吧?赶早不赶晚,万一她傻乎乎的就跟人家扯证结婚了,那就晚了。”
陈翠屏,你媳妇儿就想着彩礼钱,想攀一门好亲家,可我手里的东西可算价值不菲,我不也得掂量掂量?
“我走了,你媳妇儿谁伺候?”你和你爸都不会煮饭,她嫁进来几乎没做饭。
齐国梁,“让她回娘家吃,我和我爸吃啥都行。”
许小平一直在里屋听声,这时走了出来,“妈,我没事儿,我煮饭也能煮,让国梁帮我打个下手就行,你放心吧。”
到时候不爱做,就去吃食堂,馋了也可以回娘家吃两顿好的。
陈翠屏还在犹豫,去大山里也挺远的,还得花车票钱。
“我再想想。”
许小平实在忍不了了,“妈,你还想啥啊?再想……”肚子都大了。
又改了口,“妈,山里的各种山货都多,你去了,做女儿的还不得给你拿一袋子半袋子的?
就算她手里没有,跟老乡串换点儿也容易。”去这一趟只赚不赔。
坐到陈翠屏身边,拉着她的胳膊,“妈,最近我特别想吃小鸡炖蘑菇,人家说多吃木耳榛子啥的,孩子头发黑又亮,特别聪明。
妈,你就去吧?”
陈翠屏的心被儿媳妇说的活动了,确实不吃亏。
又想,她这婚事要是真能成,自己不去,她也得回来,还不如去落个好名声,还等随了媳妇儿的心愿。
自己早晚得落儿子媳妇儿跟前,还是让媳妇儿高兴的好。
接下来几天,在许小平的不断撺掇,劝说下,在齐大河和齐国梁的期盼下,陈翠屏坐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关校长父子俩,本来要好了的冻疮,因为受凉又犯了,瘙痒难耐,水泡又起来了。
可獾子油都丢了,没药抹,两个人不时的蹭蹭这里,抠抠那里,水泡破了,又结痂,又被抠破,烂眼哭瞎的。
没办法,面积太大,真的很难忍。
只好让关俊在家照顾他俩,关校长媳妇儿去找学校几个老师凑了一百块钱,搭车去了县里,去找齐老七。
齐老七已经开始上班了,正在屠宰车间忙活着。
关校长媳妇儿找到了李丹妮,坐在李丹妮的炕沿上,不住的抹眼泪。
眼睛明显来之前就哭过,膀膀肿眼的,颧骨上都已经潸了,像麻土豆子一样。
李丹妮看她哭这样,透了一把毛巾,给她擦擦脸。
“这位大姐,你别哭了,慢慢说。”
关校长媳妇儿把来意说了,拿出一百块钱,让齐老七说啥再帮她们家一次。
李丹妮看又给一百,跟上回一个价,挺高兴,也没推脱,就答应了。上次去了三天就挣了一百,上班三天都挣不来十块钱。
关校长媳妇儿惦记家里,看李丹妮答应了,忙着告辞,往回赶。
齐老七干完活儿,下班回来,李丹妮喜滋滋的把这事儿跟齐老七说了,齐老七看看她,也没说钱收少了。
他原来想着,上班了,李丹妮又成天看着他,在家帮忙带孩子,就不去头道沟了。
没想到,还有送上门的机会。
“行,那我明天去一趟,不过可不一定几天回来。”别又哭又闹的作人。
李丹妮钱进了口袋,正高兴的时候,“行,你放心,我有事儿去找隔壁嫂子帮忙,你抓紧时间,早去早回。”她只知道他上山,却不知道他是去了哪座山。
齐老七顺顺当当去了头道沟。
齐飞飞这两天天天带着潘小文和两个小徒弟去一趟山上遛套子。
为了不让社员发现她弄了好多猎物,她住去了李巧英家。每天两个小徒弟往木耳养殖场跑,大家倒也不奇怪。
弄回来猎物就去木耳养殖场扒皮,拔毛,清洗,腌制。几个人一忙就是一天。
这天几个人正忙着,潘小文跑来了,进屋就喊,“姐,齐老七来了。”
李巧英心里一忽悠,呼吸都停顿了一下,眼睛往门口瞟,并没看见人。
齐飞飞,“让他进来吧?晚上咱们炖上一只大肥兔子。”
潘小文,“他没过来,在集体户呢!”
齐飞飞,“你咋没让他一块儿来?东西都在这,正好在这炖上一大锅。”
潘小文,“你不知道,他一个糙老爷们,还挺细心,说李姐一个女人带孩子,男人来不合适。”
李巧英低头继续拔鸡毛,心抽的紧紧的。他这么些年,也确实没让人对她说三道四。
他的好好的明明白白,坏也坏的明明白白。让人爱不得,恨不得!
齐飞飞笑,“看,我这粗心大意的,还没往这想,行,那你先拎一只兔子回去炖上,我等收拾完就回去。”
潘小文拿麻袋,装了一只收拾干净的兔子回去了。
齐飞飞单拿一只鸡留给李巧英给两个孩子炖上。
齐飞飞回到集体户的时候天都黑了,打开房门,外屋地都是雾气。
“小文,放桌子吃饭,我都饿了。”
潘小文刚叫了一声,“姐……”
里屋走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穿着米色带小小紫红色樱桃的袄罩,藏蓝色裤子,这身衣服,她太熟悉了!
她妈妈每次走亲戚,参加婚礼,出远门,办大事,都会把这套穿了六七年,还是新衣服的衣服,从柜子底下的包袱里掏出来,穿一次。
她一下定在了原地,原本欢快洋溢的笑脸瞬间冻住了。
这个场景,她是从来没想过的,太不可思议了!
陈翠屏笑看着她,“飞飞,妈来看看你。”
脸上带着笑脸,声音尽量亲切,可总是透着一股僵硬,不自然。
齐飞飞调整了一下呼吸,她有点儿喘不上气来,“嗯,进屋吧。”
有啥事儿回屋说。
潘小文看着气氛不大对,悄悄退回了自己屋,想跟齐老七说话,齐老七摆摆手,让他坐。
吃饭不着急,别说话,听听那屋的动静。
本来老太太大过年跑过了就不大正常,现在看齐飞飞一点儿不亲近,这更是有问题啊!
齐飞飞带着陈翠屏进了自己屋,给她拿搪瓷缸子倒了一杯热水。
“这么大老远来,是有啥事儿吗?”不会是她爸出事了吧?
陈翠屏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飞飞 你过年没回去,家里人都有些惦记,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过的咋样,还好吗?”
齐飞飞,“你都看见了,就这样儿,挺好的。”
上辈子差点冻死,后来自己苦苦支撑,养家糊口,没见过一封信,一个人。现在说这话谁信呢?
陈翠屏,“嗯,我看见了,屋里收拾的还挺利索的,不愧是我闺女儿,从小就会干活儿。
你不是饿了吗?快去放桌子吃饭吧!有啥话,咱娘俩慢慢唠,我能在这待几天,不着急。”
齐飞飞冷冰冰的态度,也不是急着谈正事儿的好时机。
齐飞飞,“那行,我去那屋吃,今天来了客人,我一会儿单给你盛一碗过来,你自己吃吧,有你在,人家放不开吃。”
陈翠屏想说,你一个姑娘家单独跟男人吃饭不合适。又忍住了 刚来还啥都没唠呢!不能闹僵了。
“行,你忙,妈没事,自家人不讲究。”
心里把齐飞飞狠狠骂了一顿,哪有当妈的来,不跟自己妈吃饭,去陪别人的?真是才出来一年多就学坏了。
也不知道那个当兵的是那个眼睛瞎了,能看上齐飞飞。怕不是人家也只是糊弄糊弄她,玩玩的?
现在下乡女知青被人搞大肚子的可不少见,男知青搞大乡下姑娘肚子的也不少,要她说啊!,这年轻男女没个长辈看着,弄一块儿,不出事儿才怪呢!
她可真是看不惯这些人的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