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看着身下的人形物体,听着他嘴里不断吐出求饶的话,林时不由挑了挑眉。
问道:“你便是云安候余春?”
余春已经摸到林时脚下,闻言,赶忙小鸡啄米般点头,但点到一半,又像是想到什么,赶紧摇头。
“我.......我是余春,不是云安候,大帅,救我,救我......”
余春颤抖着声音,不断哀求出声,想要抬手抱住林时的大腿。
只是还未能接触到林时,便又被程名振拖着另外一条好腿拖退了好几步。
霎那间,余春浑浊的双眼之中满是绝望。
不住地哀求道:“大帅,大帅,求求你,救救我,我是真心投降大量的啊~”
林时扯了扯嘴角,对着程名振摆摆手,示意他将人带下去处理。
程名振脸上浮现猫戏老鼠的笑容,问道:“大帅,不打算审一审吗?”
“不了,带下去吧!”
林时摇摇头,拒绝了程名振的提议,他从来都没有以虐杀人取乐的爱好。
就余春这伤势,就算救回来,也是废人一个了,还不如直接给他个痛快,也好让他少受些苦楚。
程名振领会了林时的用意,脸上不由得闪过一抹遗憾。
他还是喜欢玩杀人诛心这一套的。
可惜大帅不配合。
不过,问题也不大。
他叹口气,拖着余春的好腿便转身离去。
“不,我不想死,大帅,求求你,救救我~”
余春绝望的悲呼声传进林时的耳朵里,听得林时直蹙眉头。
好在这阵惨叫也没有维持多少时间,不过片刻,便消散一空。
这时,武元腾与赵兴业朝林时迎了过来。
“大帅,末将收整了一下关城,城内大多数建筑都还完好无损,大帅是否先移步城内帅府?”
赵兴业朝林时拱手一礼,顺便道明了来意。
林时微微颔首,随口问道:“山海关内,还剩下多少降兵?”
听见林时的问题,负责收拢降兵溃兵的武元腾赶忙上前回道:“回大帅,山海关城内的溃兵,约莫还有两万余人,末将已经归置到城中校场之上,大帅可要去检阅一番?”
“还剩这么多?”
林时有些诧异的扬了扬眉,神色有些诧异。
他还以为,城中军卒在见识过火药的威力之后,会选择弃关而逃呢。
武元腾颔首道:“还有一些军卒应该是已经逃出了关城,末将还未来得及派人去追呢。”
林时点头,表示知晓,也不再多言。
这些事情,军中的将领们处理起来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不用他过多的操心。
林时跟着两人来到城中一座古朴大气的帅府之内,程名振处理完余春,也带上其他将领追了过来。
进了帅府,林时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
一众将领随意落座,也没有人开口。
林时的目光落在程名振身上,问道:“派入室韦与海真国中的探子,可有消息传回?”
听林时问起正事,程名振赶忙正色道:“回大帅的话,探子还未传回消息,不过应该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林时闻言,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旋即淡淡道:“那便再派出几波探子吧,尽快将宋国公等人的消息打探清楚,淮南之地还有十几万魏国余孽等着咱们去收拾呢,咱们没有太多时间耗在辽东。”
“是!”
程名振不敢有意见,赶忙应下林时的交代。
一件事情说完,礼厅中再一次陷入沉思。
林时扯了扯嘴角,淡淡道:“诸位,辽东事毕,诸位有什么看法,都说一下吧。”
一听这话,诸将不由面面相觑。
看法,他们能有什么看法?
这一战,他们完全没有参与感好吧,就是一阵炮火齐轰,然后就完事儿了。
甚至,还不如当初在山海关时,射杀苏宁来得有成就感。
望着诸将相视无言的样子,林时咂摸一下嘴,忽然也觉得他问这话,问得挺没意思的。
这一战,的确是打得太顺了。
虽说这本来就是他研制出大炮的最终目的。
但说来说去,这一场灭魏之战,始终不如历史上那些荡气回肠的经典战役那般,值得后人回味。
思及此,他转变话头,对着程名振问道:“可曾向太安城递了捷报?”
程名振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现下淮南还有十几万魏国余孽呢,现在就送捷报吗?”
林时沉吟一瞬,淡淡道:“送吧,现在送,另外,在捷报上提醒陛下一声,让朝中准备好足够的辎重粮草,此外,再让陛下召集国中匠人打造战船。”
听着林时的嘱咐,诸将眼中顿时浮现惊疑的神色。
“大帅是准备南下灭齐国吗?”
程名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林时现在就让国中准备战船,他想不出别的解释。
“未雨绸缪罢了!”
林时没有将话说死,虽说灭齐的计划已经在他心头酝酿,但齐国与魏国国情不同,未必能一战而灭。
毕竟,北魏是集权式的国家,只要朝廷一亡,地方上基本便会望风而降,很难再聚起什么像样的抵抗。
南齐则不然,朝廷灭了,还有世家。
那些世家,一个个的都是头铁的,手上有兵还有钱,朝廷灭了,世家依旧能够组织起大军来抵抗大梁的军队。
虽说林时也不怎么将世家放在眼里,但虱子多了不咬人,膈应人。
所以,没有万全之策前,林时还是不愿轻易朝人透露他灭齐的计划。
哪怕是他的心腹,也不行。
见林时没有细说的意思,诸将怔了怔,倒也识趣的没有追问。
反正,真到要灭齐的时候,大帅肯定还是要用他们的,他们早晚都会知道,也不急于一时。
程名振领命转身,去向太安城发捷报,诸将也散去,去处理各种纳降的事情。
于是,整座城中,便只剩下了林时一个闲人。
他躺在帅府之中的软榻上,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然后便开始等待着段从和姜望的消息。
而这一等,便是半个月时间悄然而过。
这天,林时正在一段完好的城楼之上,躺着躺椅晒太阳。
程名振忽然匆匆而来,脸上还带着瞎子都能看出来的狂喜之色。
远远的看见林时,程名振便忍不住大呼道:“大帅,好消息,好消息啊!”
“好消息?”
林时闻言,不由侧过身,望着匆匆而来的程名振。
程名振快步小跑过来,大笑道:“大帅,宋国公和长水县子有消息了,是好消息!”
林时闻言,缓缓从躺椅上坐起身,诧异道:“什么好消息?”
程名振在林时面前站定,咧嘴笑道:“宋国公和长水县子本来驻留在室韦国中,听闻辽东已破的消息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带着麾下将士朝辽东赶来,如今已经抵达黑河边境,此外,他们麾下五千精锐,也还剩下三千人,并且,他们在逃亡路上,还顺手俘虏了北逃的突失利。”
“突失利?”
林时一愣,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下意识问道:“哪个突失利?”
“就是被您在河套地区打得全军覆没的那支察汗儿部大军的可汗啊,始毕可汗的三子。”
程名振咧着大嘴给林时解惑,脸上满是一副与有荣焉的姿态。
“突失利可汗?”
林时恍然大悟,忍不住失笑出声。
当初褚蒙向他献上了代表突失利汗位身份的宝刀,他还以为突失利死在了那场战火之中。
倒是没料到,他竟然活着逃走了。
但他更没料到,这个突失利竟然能倒霉至此?
在逃亡的路上,还是遇见同样在逃亡的大梁轻骑,被从草原上一路俘到辽东。
这人的运气,也是没谁了。
程名振乐滋滋的说道:“当初您打赢了河套之战,国中便一直在议论,您没能直捣巢穴,将整个草原蒙庭捣毁,倒是没成想这突失利竟然自己撞上了我大梁轻骑,如今突失利终究还是落在了您的手里,末将倒是要看看,国中谁还能有话说。”
听出程名振言语之中的不忿之意,林时笑了笑,倒是没有接话。
流言这种东西,他从未放在心上过。
到了他现在的这个位置,也没必要再去管什么流言了。
程名振说完,见林时眉眼含笑,也不由回过味来,询问道:“大帅,咱们要不要派出人手去接应一下宋国公和长水县子?”
“要,当然要,他们可是我大梁的大功臣。”
林时点点头,从躺椅上站起身来,轻笑道:“你马上从军中点出五千轻骑,我亲自去接他们。”
听见林时竟然要亲自去接他们,程名振瞬间张大了嘴巴:“您.......您亲自去?”
“怎么,不行吗?”
林时斜眼看了他一眼,程名振顿时结结巴巴地问道:“您走了,那山海关怎么办?”
“这不是还有你嘛,有你在,这山海关还能出什么问题不成?”
林时笑吟吟地反问他一句,顿时让程名振没了声息,他可不想被林时马上一句越活越回去。
林时背着手,走下城楼,淡淡道:“去点人吧。”
“您现在就要走吗?”
程名振亦步亦趋的跟在林时身后,还想做最后的努力:“接人这种事情,没必要您亲自去吧,随便选个将领,带上几千人去不就行了?”
林时懒得告诉程名振他想去接段从他们是因为在山海关待得太无聊。
随口呵斥道:“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程名振脸色一僵,颇有些不情愿。
但林时去意已决,他也只能乖乖听话照办。
林时回到帅府,换下身上的春衫,重新着甲。
不多时,程名振便去而复返,不情不愿的瓮声道:“大帅,人已经组织好了,由陈琮领头。”
林时面上没什么表情的点点头,取下挂在木架上的刀剑悬挂在腰间,想了想,将褚蒙献上的宝刀也挂在了横刀之后,这才转身出门。
程名振赶忙跟在他身后,一路上都欲言又止。
林时懒得和他废话,快步来到城中校场。
校场上,五千轻骑静默而立。
为首的陈琮看见林时到来,赶忙领着亲卫上前行礼:“大帅。”
“免礼!”
林时对着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动作利落的翻身上了战马。
马鞭轻轻挥动,落在战马背上,马儿便像是离弦之箭一般飞射而出。
五千轻骑见大帅已经出发,也不再浪费时间,纷纷纵马跟上。
人喧马嘶,声如雷震,五千轻骑出城的动静很大,引得所有人驻足观看。
但看清为首的林时之后,心中的好奇心便瞬间消散。
林时没管关城里的将士,带着大军出城一路狂奔,一直奔出三十里距离,方才放缓马速。
年纪越大,他越是喜欢这种纵马驰骋的感觉。
呼呼的风声在耳边划过,能让他放空大脑,什么都不用思考,这是他难得的轻松时刻。
陈琮纵马跟上,高声问道:“大帅,咱们走那条路?”
陈琮已经知道林时是要带着他们去边境上接应从草原上归来的宋国公等人。
但辽东平原上的路太多了,他必须要先确定走哪条路,然后再派出人手去和宋国公接触。
省得两支大军走在半路上擦肩而过却不自知。
林时倒仰在马背上,目光望着天上的蓝天白云,闻言,不由轻笑一声,随口道:“随便,哪条路最宽,最近,就走哪一条!”
得了林时的准话,陈琮当即会意,唤来几骑交代一声,便见那几骑快马驶出大部队,直奔边境而去。
三月,即便是寒冷的辽东,也进入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
广阔的辽东平原,乃是千里辽泽干涸之后留下来的遗泽。
湖底裸露的淤泥,是这个世间最肥沃的土壤。
五千大军纵马行驶在官道上,引得道路两旁农田之中的百姓纷纷侧目。
辽东的春来得晚,这些百姓必须争锋多秒。
因此,百姓们即便是侧目观察着这支大军,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下。
得益于山海关的存在,辽东之地成为了世间难得的世外桃源。
此刻,辽东的百姓们仍旧不知道大魏已经亡国,山海关已经告破的事情。
当然,林时也没有什么善心告知他们。
他只负责开疆拓土,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朝中的一干朝臣和姬玲珑要操心的事情。
同时,也得益于梁,魏,齐三国同出一源,三国大军的甲胄都差不多。
这些百姓,自然也看不出来这支大军的归属。
毕竟,大梁距离他们太远了。
林时就这么带着大军一路疾驰,不知不觉,辽东平原被大军甩在身后,确认代之的连绵的大山,峰峦叠嶂。
这便是辽东的另一个特色,黑山白水。
辽泽未曾干枯之前,黑山白水便是贫瘠的象征。
那会儿的辽东也没有多少人。
但如今,所谓黑山白水,则是成为了辽东之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风拨开了云雾,水中倒映一江春色,绝美的胜景,引得无数人驻足。
林时也不例外。
不过下午时分,林时便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原因则是在于大军行驶到了一片波光粼粼,水波如镜的湖泊边上。
如此绝美的景色,当然要好好欣赏,才不枉他这一遭公费旅游。
陈琮很识趣的给林时递上鱼竿,顺便在湖泊边的沙滩上支起了一柄巨大的遮阳伞。
林时靠在躺椅上,甩出手中鱼竿,静待鱼儿上钩。
只是,他还未等到第一条鱼儿上钩,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打断了他的兴趣。
他不满的皱起眉头,回望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正是前去探路的斥候去而复返。
斥候直奔林时的遮阳伞所在,远远的便大吼道:“大帅,宋国公麾下大军,就在前方六十里处。”
一听这话,林时刚准备呵斥的话顿时又咽了回去。
站在林时身旁的陈琮则是面色一喜,赶忙上前问道:“大帅,宋国公的大军要到了,咱们是否扩展营地,等候他们到来?”
感受着湖风习习吹来,凉丝丝的,林时惬意的靠回躺椅上,淡淡道:“你看着办吧。”
陈琮会意,当即指挥着将士们开始拓展营地。
林时则是继续舒舒服服的靠在遮阳伞下钓鱼。
也不知是段从等人的回归给林时带来了好运,还是他钓鱼的技术又有了进步。
不消片刻,一条足足七八斤重的肥美鲈鱼便上了钩。
林时大喜,不断的挥杆,不断的上鱼。
等到傍晚时分,他身旁的两支大水缸里,便已经装满了肥美的渔获。
同一时间,一道隆隆的马蹄声也从道路尽头传来。
林时收了鱼竿,眺望官道尽头。
夕阳的余晖下,一直甲胄破损,旌旗零落的军队从官道尽头冒头。
紧接着,一杆还算完好的大纛突兀的映入林时的视线之中。
林时安静下来,陈琮麾下五千大军也安静下来,静静的注视着那一支征战万里,如今方归的大军。
光是看着他们身上残破陈旧的甲胄,将士们便知道,这支大军,一定遭遇了无数场惨烈的战事。
更别说,大军刚刚冒头,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便扑面而来。
这定然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