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很爽,大言不惭地说谎更爽。
这不是负能量,而是沈安若的真实感受。
或许,这也是谎言的魅力所在。
——本无一物,可以描绘的妙笔生花;也能将简单的事串连上诸多玄妙和机缘。
在这个世上,说谎的人有很多,有人习惯了说谎,也有人不得不说谎。
可,对于沈安若这种打小就遵规守矩的人来说,说谎反倒成了一件异常刺激的事。
她之所以会感到刺激,全因那面红耳赤和心跳加快的过程。
但,说完谎后又无不感到畅快、舒适。
因为,她不需要圆谎,曹杰逾和那所谓的镇北王尸身早已化为飞灰,她在三十万镇西军面前的豪言壮语也早已定格,这种无论怎样都绝无回转的事,岂不正印证着死无对证、全凭她怎么去说吗?
——她可以说曹杰逾是为大襄战死的,也可以说曹杰逾意图叛国、其罪当诛。
仅凭一人之言去决断某些人一生成败的巅峰权利,她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竟如此痛快,且整个人还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错觉。
微撩的帐帘在微风中浅荡,眼下也是崭新的一天,必也会出现崭新的故事。
只是在新故事开始前,沈安若却面无表情地望着帘外,她并不是在看镇西军的猎猎旗帜,也不是在感伤秋冬的萧素。
确切地说,她虽看着外面,可神识却已远在九霄之外。
时至今日,她终于明白齐麟为何总爱站在窗台前外望,之前她总认为窗外定有值得深思的景色,如今才知晓那最值得让人沉思的并非是那一叶一树、一景一人,反倒是心底的无限寂寥...
其实,这也是最矛盾的地方,既习惯倚窗深思,就必有值得去深思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会感到孤独寂寥呢?
这或许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出处。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高处不胜寒。
世人误以为高处不胜寒必要立于峰顶,一览众山小,无人比较。
事实却是当你无法和身边人交流时,当你不再执着于吃喝拉撒睡时,当你有了高出常人的独立思维时,当无法被人理解也不期待被人理解时,就已然算是高处不胜寒。
现下,沈安若终是活成了齐麟的样子,而这转变并不需要太久,不过是一夜时间。
所以,若一些自认高深的人总觉得你还需要历练、还不够资格时,千万不要多理会他们。
或许,他们用一生才能总结出的经验,你只需要一瞬功夫或在某一事上就能幡然醒悟。
这种事并不是看你经历过多少困境和苦难,也不是看你受过多少苦,被压榨过多少次,而是看你有没有倒转五岳的雄心和反了这天地的气魄。
当你想要紧抓一种结果,只想让一种结果出现时,你也必定会产生真正的思维和不同于常人的想法。
说直白些,就是打破常规。
——当火遇到纸时,谁都知道必燃。
——张三说必燃;李四也说必燃,赵五和马六更是异口同声地说会燃烧起来。
——那必燃就成了一种固定结果,在固定结果下的所有思维也统称为正常思维。
在正常思维下,当然会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比如:火势会有多大,会不会连同一侧的物件一并烧毁等等,不管如何去扩散思维,都离不了燃烧。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正常思维都是无用的,但能确定的是在正常思维下必然无法出类拔萃,做到与众不同。
而,眼下沈安若要思考的,则是如何不让纸燃烧起来,这就需要逆反思维和急迫想要拥有掌控权了。
在你拥有逆反思维和明确自己必要掌控的事时,那也绝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高深之人去认可,你也终会发现那些所谓的高深之人,不过就是一群草台班子。
沈安若要掌控的事,其实也很简单,那便是揪出藏在镇西军大营中的全部眼线,甭管是圣上萧文景的也好,还是为某官员效力的人也罢,都要通通除之。
只因,她说了谎,理直气壮地说了谎。
她不需要圆谎,但,她却需要将谎言延续下去。
在这期间,任何阻碍她延续谎言的人都要死。
这便就是齐麟为何能杀伐果断的原因,不除掉那些污秽就极有可能满盘皆输,而满盘皆输的代价也远比牺牲掉几个眼线要大得多。
然,沈安若望着营帐外六大女将擒下的三个探子,显然并不满意。
因为,她在深思之余已想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曹杰逾在镇西军主帐中面见遏摩国圣女梵珞娅的事,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但,曹杰逾痴恋梵珞娅,并生出了投靠梵珞娅的心思这事儿,却根本就不是某个兵卒可以窥探的。
——没错,藏得最深的那个眼线必在曹杰逾身侧,且在镇西军中颇有权重。
——那么,镇西军副将燕朔锋也成了头号怀疑对象。
想到这里的沈安若,忍不住去寻找燕朔锋的身影。
别说,还真被她发现了一个颇受将士们敬重的将军,这位将军也正对着被擒下的三个暗探连连遥指,其神情复杂,多有微怒和难为之意。
“门前的那个小兵,你过来。”
守在沈安若营帐前的两位小兵不禁对望,接连眨眼,他俩都是所谓的门前小兵,谁又能确定下沈安若唤得到底是谁呢...
“说的就是你...左边清秀白净的那个...”
——清秀白净的那个...如果某个男人告诉你,不知何为清秀白净,那他也绝对是在装迷糊。
——好家伙,她沈安若喊个人也是要看脸的...
清秀白净的小兵怯怯懦懦地步入营帐,期间还不忘眨动着迷离的双眼连连指着自己,他这是有多不自信呀,明明已经做出了行动,还在质疑着自己。
沈安若只觉可笑至极,可她又怎能表现出来呢?如今她要扮演的角色可是一个刚死过丈夫的女人。
要说到刚死过丈夫这事,说实在的她也不知道齐麟是生是死,但,既能看到伪装成齐麟的那具尸身,那也就表明齐麟在那具尸身出现前是平安无恙的。
“本妃问你,你是何时加入的镇西军?”
清秀白净的小兵抠指微算道:“应已有两年有余了...”
“本妃再问你,现下营帐外的那位将军可是镇西军副将燕朔锋?”
清秀白净的小兵弱弱回眸,又正身微微点头。
“本妃听过燕朔锋将军的大名,只是从未见过便就想找你确认一下。只是,单是知晓谁是燕朔锋还不够,本妃还需要知道整个镇西军的武职分配,比如副将之下是什么职务等等...”
清秀白净的小兵不假思索道:“哦~这个我知道...曹大将军之下是都监,都监也就是王妃您口中的副将,亦是燕朔锋将军。都监之下是指挥使,负责一营军务,一营是五百到一千士卒,但,我们镇西军比较特殊,一营则是两千人。指挥使下面是副指挥使,其职责是辅佐指挥使,常率精锐突击队。副指挥使下是军使,负责特种兵种,比如弓弩兵、骑兵、军械库等。军使再往下就是都头,统领百人队;押官,掌五十人队,作战时负责阵型变换;还有领二十人小队的队将,通常也是先锋斥候主力。”
沈安若闻言,惊奇地发现镇西军中并没有统领万人的军职,这就与她麾下镇北军的体系完全不同了,至少镇北军中有十大将领,每一将领手上都有好几万人马。
没有统领万人的军职,不能说是一种缺失,只能证明曹杰逾平日里应也亲自管着不少军务。
“如此说来,你们曹大将军在平日里是难有闲暇时间咯...对了,除了副将燕朔锋常伴你们曹大将军左右外,那些统领两千士卒的指挥使们可能时常接触到曹大将军?”
清秀白净的小兵的摇了摇头,“各指挥使不常面见曹大将军,虽说指挥使只掌管两千人,可我镇西军足有三十万人马呢...也就是说单是我镇西军大营中就有一百五十个指挥使。这一百五十个指挥使除了要管好麾下兵丁外,也常常会互相较量一番,毕竟有一百五十人嘛,难免想争出个高下来...”
沈安若缓缓上扬嘴角,她似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你可上过战场?”
清秀白净的小兵挺了挺胸膛,生怕沈安若将其看低,不服输道:“我当然上过战场!”
“可...可那...”他话语刚落,又迟疑不决起来,“可那也算不上是上战场吧...”
“哦?”沈安若一脸诧异道:“此话怎讲?”
清秀白净的小兵一脸难为道:“告诉您也无妨,反正王妃您现下已是我们镇西军的新主帅...我之所以觉得那次并不算是上战场,全因那次压根就没有打起来...”
沈安若微微皱眉,“说仔细一些。”
清秀白净的小兵,道:“就是遏摩国圣女梵珞娅去年来镇西军大营借兵的那次,当时我就在梵珞娅带走的五万镇西军之中...”
沈安若,追问道:“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景?那梵珞娅又为何要向曹杰逾借兵,还有...梵珞娅借兵又是为了除掉谁?”
清秀白净的小兵渐扬眼眸,思索道:“其实,我当时也迷迷糊糊的,只是五万镇西军都跟着梵珞娅去往了遏摩国...途中,我们也不觉得累,但,军中私议圣女梵珞娅的声音却从未断过。”
“然后,到达遏摩国后,我们就和一位叫炽瞳的遏摩国将军合兵到了一处。听说,这位炽瞳将军的全名很长,大概叫什么迦尔纳·炽瞳,此人年纪不大,大概有三十岁上下,却已然是圣女麾下的头号战将。”
“而,我们要去镇压的则又是另一位叫月蚀·阿卡曼的遏摩国将军...据说,这位阿卡曼将军出生在遏摩国一个古老的部落,其家族部落乃是遏摩国四大势力之一,也是近年来势力扩张最大的一个...”
“可奇怪的是,阿卡曼见到圣女梵珞娅和炽瞳整合大军后,他竟直接放弃了造反的念头,并朝圣女梵珞娅跪拜,要求梵珞娅去抚摸他的头顶...好像是说,只要圣女抚摸过他的头顶就代表着他所犯下的罪恶都能被洗礼一般...”
“圣女当然也不傻,虽抚摸了他的头顶,但始终都未放松过警惕。直到他交出手中兵权后,圣女才敢走出遏摩国,将我所在的五万镇西军交还给曹大将军...”
沈安若垂眸低吟道:“你不该说自己没上过战场,实际上你已上过...只是真正要去对弈的两个人都很聪明罢了...”
清秀白净的小兵眸光微怔,“王妃...您是想说...”
沈安若,道:“如果本妃没猜错的话,那位起兵反叛的阿卡曼将军并没有受到严惩,且还保留下了该有的荣耀;梵珞娅也定知晓他起兵反叛的原因,只是这原因并不致命...”
清秀白净的小兵,微声道:“王妃猜的没错,那位叫阿卡曼的将军的确没有被卸去官职,且圣女还允他返回自己的部落休养生息。”
沈安若不由喃喃道:“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梵珞娅作为遏摩国圣女等同于我们大襄的皇帝,皇帝在受到威胁时,怎么可能不除掉威胁,还让其安然返回到自己的势力地界呢?”
清秀白净的小兵,忙道:“这只能表明那阿卡曼并不是罪魁祸首...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梵珞娅手中另有制胜的筹码。”
沈安若闻言,再次扬起嘴角,她就那般静静地凝视着清秀白净小兵,也在悄然间微斜了脖颈,“你叫什么?”
这是她第一次询问眼前小兵的名字,她本可以不问,因为绝无必要,也绝不重要。
清秀白净的小兵笑了笑,“我叫江离,大江的江,“扈江离与辟芷兮”中的离...”
沈安若柔柔一笑,““扈江离与辟芷兮”...此句出自楚辞中的《九歌》,离字本为香草名...本妃实在想不通你的父母为何会为你起一个这样的名字。”
江离,问道:“我这名字不好吗?”
沈安若缓缓站起,抬眼道:“没什么不好...只愿听到你名字的人不要误以为“离”乃离开之意便好。”
江离连忙侧身,道:“王妃您这是要出去吗?”
沈安若没有侧脸去看江离,反倒整理了一下袖摆,“本妃不但要走出这营帐,还要借你摆在帐外的长枪一用。”
说罢,她跨步跃身瞬出营帐,在空中一个翻转便用脚尖挑起了地上的长枪,待她落地之时,远处的三个暗探已然气绝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