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客栈老板的这番话语之后,楚宁安和太子两人不禁面面相觑,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各自开始打起了算盘。
所有的线索竟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神秘之地——凤鸣山。
在场的几人心知肚明,但谁也没有率先开口挑破这层窗户纸。
毕竟,有关凤鸣山的种种传闻实在太过离奇古怪,令人难以置信。
好在明天就是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根据传言,届时将会发生一系列诡异至极的事情。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暗自思忖: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也好早日揭开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由于此事已经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如果不能及时查清事实原委,消除民众内心的恐惧与疑虑,那么一旦被某些居心叵测之徒加以利用,势必会引发社会动荡,给朝廷带来极大的麻烦。
心思缜密的太子当机立断,决定暗中召集一批得力手下,提前赶赴凤鸣山展开调查,尽可能收集更多有用的情报信息,从而为明日正式进山查明真相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翌日午后
清晨时分,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
午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却突然间风云突变。
厚厚的云层迅速聚集、翻滚涌动起来,仿佛一头凶猛巨兽正张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整个世界。
天色也随之渐渐阴沉下来,一股压抑的气息弥漫开来,让人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恐惧。
客栈老板神色紧张地敲开了茹月的房门,一脸谨慎且焦急地对茹月说道:“姑娘,不好啦!那精怪又要出来作妖了,您和您的同伴们可千万不要出去啊!”
说完这些话,他似乎生怕茹月不听劝告,不等对方开口询问,便匆匆转身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回头再次叮嘱道:“姑娘千万记住,一定不能出去啊!”
看着客栈老板匆忙离去的背影,茹月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她不知道这所谓的精怪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会让客栈老板如此惊慌失措。不过,既然老板特意前来提醒,想必此事非同小可。
很快,这个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支队伍,所有人都意识到情况不妙。
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此时终于发话了,他面沉似水,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众人,然后冷静地下达命令:“按原计划行事,切不可有丝毫延误。”
得到太子的指示后,他带来的那些手下纷纷行动起来,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得再等半个月之久。
如今朝廷的局哪里容得半点拖延?
今日清晨,太子殿下便收到陛下的飞鸽传书,二皇子党的那些人竟然趁着此次民间异象大做文章,妄图借此机会向皇上发难。他们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声称如今民间异象频出,日月之行似有乖舛,或兆储君前路波折,诸事维艰.....
好在陛下英明,一眼看穿了这群人的险恶用心,果断地将朝堂上那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人给压制住了。
但此事若不能尽快得到妥善解决,久而久之,必然会引发朝堂的混乱和动荡。
就在众人为此事忧心忡忡之际,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翻滚的层云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搅动一般,渐渐地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那绚丽多彩的霞光如同梦幻之景,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站在庭院中的茹月望着天空中的奇景,心中暗自思忖道:“这般绚烂的霞光,与其说是精怪作祟,倒不如说是祥瑞降世,天下或将迎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与茹月乐观的想法不同,镇上的人们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吓得不轻。
一时间,整个镇子仿佛变成了一座空城,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生怕遭遇不测。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鸡犬的呜咽声打破这片死寂。即便听不懂这些动物的语言,但从那凄惨的叫声中,人们依然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恐惧和惊慌。
他们一行人像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化整为零,从客栈鱼贯而出。
他们的身影迅速融入夜色之中,朝着镇口的凤鸣山疾驰而去。
很快,众人便聚在了镇子口一口水井旁。
此时的井水翻滚沸腾,热气腾腾,仿佛下面燃烧着熊熊烈火。
尽管正值艳阳高照、酷热难耐的六月天,但这井口却源源不断地冒出滚烫灼热的热浪,令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涌起阵阵惊惧之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井口的奇异景象吸引住了,全然没有留意到天空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突然间,一名侍卫惊恐地高声呼喊起来:“快看啊,霞光变了!”
原本宛如祥瑞降临般绚丽多彩的霞光,此刻竟已变得猩红如血,犹如一片血海铺陈于天际。
那血腥而诡异的颜色,哪里还能看出半点吉祥之意?反倒更像是邪祟在暗中作祟,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
恰在这时,深山之中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犹如大雨将至时雷鸣电闪的前奏。
那声音沉闷而厚重,伴随着一种扣人心弦的嗡嗡声,不断地震颤着人们的耳膜。
每一声轰鸣都仿佛直接撞击在人的心头,让人心里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之感。
很快,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之中,竟然又夹杂着一种如泣如诉、凄厉无比的声音。
这声音初听上去,真就宛如恶鬼哭泣、恶狼嚎叫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只觉得双耳鼓膜嗡嗡直响,仿佛要被这恐怖的声响给刺破了似的。
太子与楚宁安对视一眼,两人心有灵犀,彼此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
太子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大声命令道:“进山!朝着那声音传来之处前进!”
说罢,他便身先士卒,迈开大步,径直向着山上走去。
茹月紧紧跟在楚宁安的身后,步履轻盈却略显紧张。
她时不时地微微皱起眉头,秀美的面容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之色。
在场众人皆知她身份尊贵非凡,而且还是楚宁安未过门的未婚妻,因此大家虽然留意到了她的神情变化,但出于对她地位的尊重和对楚宁安的敬畏,并没有过多关注。
可以楚宁安对她的重视又哪里会忽视她的细微变化呢?
此时的天空呈现出一片如鲜血浸染般的殷红色彩,那浓烈的红色映照在人们身上,竟使得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浑身浴血一般,透出一股诡异至极、邪气凛然的氛围。
随着众人不断靠近声源,那原本已经够凄厉的声音此刻变得愈发尖锐刺耳起来,声声入耳,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深处。
渐渐地,众人的耳鼓开始隐隐作痛,有些人甚至难以忍受这种折磨,抱着脑袋,用双手捂住耳朵,口中还不时发出痛苦的低吟之声。
就连一向坚毅沉稳的楚宁安,额头上也渐渐渗出汗珠来,顺着脸颊滑落而下。
茹月深知他正在竭尽全力地运用内力来抵御那股扰人心神的声音。
她无法确定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究竟何时才会停歇。可每个人似乎都已经逼近忍耐的极限,如果继续这般僵持下去,恐怕所有人的耳朵都会遭受重创。
心急如焚之下,茹月毫不犹豫地伸手紧紧拉住身旁的楚宁安,并提高嗓音大声喊道:“大家都把嘴巴微微张开,用布条把耳朵堵起来。”
她的声音犹如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高亢嘹亮,其中更蕴含着一种灵动婉转的独特韵味,宛如一道清泉流淌而过,瞬间唤醒了整个沉寂的世界。
众人知道熙和郡主医术高超,如今在这深山老林里遇到这诡异之声,没人能给出他们一个解决之道,那茹月的话无疑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人们纷纷依言而行,迅速照做。
就在嘴巴刚刚张开的那一刹那间,他们便惊喜地感觉到原本刺痛难耐的耳鼓竟然稍稍舒缓了一些。
见此情形,众人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手忙脚乱地撕下自己身上的衣物,匆匆将耳朵严严实实地堵塞住。
眨眼之间,周围似乎一下子变得安静祥和起来,那恼人的声音仿佛被彻底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之外。
众人心中满是感激之情,纷纷抱拳向着茹月躬身行礼,表示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