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已克殷,後二年,
武王战胜殷朝之后二年,
问箕子殷所以亡。
向箕子询问殷朝灭亡的原因。
箕子不忍言殷恶,
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不好,
以存亡国宜告。
就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道理。
武王亦丑,
武王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故问以天道。
所以又故意询问了天地自然规律的事。
武王病。
武王生了病。
天下未集,
这时,天下还没有统一,
群公惧,
王室大臣非常担心,
穆卜,
虔诚地进行占卜;
周公乃祓斋,
周公斋戒沐浴,祷告上天,
自为质,
为武王消灾除邪,
欲代武王,
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
武王有瘳。
武王病渐渐好了。
後而崩,
后来武王逝世了,
太子诵代立,
太子诵继承了王位,
是为成王。
这就是成王。
成王少,
成王年纪小,
周初定天下,
周又刚刚平定天下,
周公恐诸侯畔周,
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周朝,
公乃摄行政当国。
就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
管叔、蔡叔等弟兄怀疑周公篡位,
与武庚作乱,
联合武庚发动叛乱,
畔周。
背叛周朝。
周公奉成王命,
周公奉成王的命令,
伐诛武庚、管叔,
平复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
放蔡叔。
流放了蔡叔。
以微子开代殷後,
让微子开继承殷朝的后嗣,
国於宋。
在宋地建国。
颇收殷馀民,
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遗民,
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封,让他做了卫康叔。
晋唐叔得嘉谷,
晋唐叔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
献之成王,
献给成王。
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成王又把它赠给远在军营中的周公。
周公受禾东土,
周公在东方接受了米谷,
鲁天子之命。
颂扬了天子赐禾谷的圣命。
初,管、蔡畔周,
起初,管叔、蔡叔背叛了周朝,
周公讨之,
周公前去讨伐,
三年而毕定,
经过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
故初作大诰,
所以先写下了《大诰》,向天下陈述东征讨伐叛逆的大道理;
次作微子之命,
接着又写下了《微子之命》,封命微子继续殷后;
次归禾,次嘉禾,
写下了《归禾》、《嘉禾》,记述和颂扬天子赠送嘉禾;
次康诰、酒诰、梓材,
写下《康诰》、《酒诰》、《梓材》,下令封康叔于殷,训诫他戒除嗜酒,教给他为政之道。
其事在周公之篇。
那些事件的经过记载在《鲁周公世家》中。
周公行政七年,
周公代行国政七年,
成王长,
成王长大成人,
周公反政成王,
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
北面就群臣之位。
自己又回到群臣的行列中去。
成王在丰,
成王住在丰邑,
使召公复营洛邑,
派召公再去洛邑测量,
如武王之意。
目的是为了遵循武王的遗旨。
周公复卜申视,
周公又进行占卜,反复察看地形,
卒营筑,
最后营建成功,
居九鼎焉。
把九鼎安放在那里。
曰:“此天下之中,
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四方入贡道里均。”
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样。”
作召诰、洛诰。
在测量和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写下了《诏诰》、《洛诰》。
成王既迁殷遗民,
成王把殷朝遗民迁徙到那里,
周公以王命告,
周公向他们宣布了成王的命令,
作多士、无佚。
写下了训诫殷民的《多士》、《无佚》。
召公为保,
召公担任太保,
周公为师,
周公担任太师,
东伐淮夷,
往东征伐淮夷,
残奄,
灭了奄(yǎn,掩)国,
迁其君薄姑。
把奄国国君迁徙到薄姑。
成王自奄归,
成王从奄国回来,
在宗周,作多方。
在宗周写下了《多方》,告诫天下诸侯。
既绌殷命,
成王消灭了殷朝的残余势力,
袭淮夷,
袭击了淮夷,
归在丰,
回到丰邑,
作周官。
写下了《周官》,
兴正礼乐,
说明周朝设官分职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
度制於是改,
谱制了音乐,法令、制度这时也都进行了修改,
而民和睦,
百姓和睦、太平,
颂声兴。
颂歌四处兴起。
成王既伐东夷,
成王讨伐了东夷之后,
息慎来贺,
息慎前来恭贺,
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命令荣伯写下了《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崩,
成王临终,
惧太子钊之不任,
担心太子钊(zhāo,招)胜任不了国事,
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
成王既崩,
成王逝世之后,
二公率诸侯,
召公、毕公率领诸侯,
以太子钊见於先王庙,
带着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
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
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
务在节俭,
要他一定力行节俭,
毋多欲,
戒除贪欲,
以笃信临之,
专心办理国政,
作顾命。
写下了《顾命》,要求大臣们辅佐关照太子钊。
太子钊遂立,
太子钊于是登位,
是为康王。
这就是康王。
康王即位,遍告诸侯,
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
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
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
作康诰。
反复加以说明写下了《康诏》(康王之诰)。
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
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际,天下安宁,
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一切刑罚都放置一边,四十年不曾使用。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
康王命令毕公写作策书,让民众分别村落居住,
成周郊,
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的屏卫,
作毕命。
为此写下《毕命》,记录了毕公受命这件事。
康王卒,
康王逝世之后,
子昭王瑕立。
儿子昭王瑕(xiá,霞)继位,
昭王之时,
昭王在位的时候,
王道微缺。
王道衰落了。
昭王南巡狩不返,
昭王到南方巡视,
卒於江上。
没有回来,因为当地人憎恶他,给他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淹死在江中。
其卒不赴告,
他死的时候没有向诸侯报丧,
讳之也。
是因为忌讳这件事。
立昭王子满,
后来立了昭王的儿子满,
是为穆王。
这就是穆王。
穆王即位,
穆王继位时,
春秋已五十矣。
已经五十岁了。
王道衰微,
国家政治衰微,
穆王闵文武之道缺,
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
乃命伯臩申诫太仆国之政,
就命令伯冏(jiong,烱)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
作命。
写下了《冏命》。
复宁。
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穆王将征犬戎,(国语周语第一章)
诸侯有不睦者,
诸侯有不亲睦的,
甫侯言於王,
甫侯向穆王报告,
作修刑辟。
于是制定了刑法。
王曰:“吁,来!
穆王说:“喂,过来!
有国有土,
各位有国家的诸侯和有采地的大臣,
告汝祥刑。
我告诉你们一种完善的刑法。
在今尔安百姓,
现在你们安抚百姓,
何择非其人,
应该选择什么呢,不是贤德的人才吗?
何敬非其刑,
应该严肃对待什么呢,不是刑法吗?
何居非其宜与?
应该怎样处置各种事务,不是使用刑罚得当吗?
两造具备,师听五辞。
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狱官通过观察言语、脸色、气息、听话时的表情、看人时的表情来审理案件。
五辞简信,正於五刑。
五种审讯的结果确凿无疑了,就按照墨、劓(yi,亦)、膑(bin,殡)、宫、大辟五种刑的规定来判决。
五刑不简,正於五罚。
如果五刑不合造,就按照用钱赎罪的五种惩罚来判决。
五罚不服,正於五过。
如果用五刑不合适,就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
五过之疵,
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会产生弊病,
官狱内狱,
这就是依仗官势,乘机报恩报怨,通过宫中受宠女子进行干预,行贿受贿,受人请托。
阅实其罪,
遇有这类情况,即使是大官贵族,也要查清罪状,
惟钧其过。
与犯罪的人一样判他们的罪。
五刑之疑有赦,
判五刑之罪如果有疑点,就减等按五罚处理;
五罚之疑有赦,
判五罚之罪如果有疑点,就减等按五过处理;
其审克之。
一定要审核清楚。
简信有众,
要在众人中加以核实,
惟讯有稽。
审讯的结果要与事实相符。
无简不疑,
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就不要怀疑,
共严天威。
应当共同尊敬上天的声威,不要轻易用刑。
黥辟疑赦,
要判刺面的墨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
其罚百率,
罚以黄铜六百两,
阅实其罪。
但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
劓辟疑赦,
要判割鼻的劓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
其罚倍洒,
罚以黄铜一千二百两,比墨刑加倍,
阅实其罪。
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
膑辟疑赦,
判挖掉膝盖骨的膑(bin,殡)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两,
其罚倍差,
比劓刑加一倍半,
阅实其罪。
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
宫辟疑赦,
判破坏生殖机能的宫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
其罚五百率,
罚以黄铜三千六百两,
阅实其罪。
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行。
大辟疑赦,
判杀头之刑大辟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
其罚千率,
罚以黄铜六千两,
阅实其罪。
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证有罪,还应施行。
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五刑的条文,墨刑类有一千条,劓刑类有一千条,膑刑类有五百条,宫刑类有三百条,大辟类有二百条。
命曰甫刑。
这套刑法因为是甫侯提出来的,所以叫做《甫刑》。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儿子共王繄扈(yihu,医户)继位。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必将亡
共王逝世后,他的儿子懿王囏(jiān,艰)登位。懿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衰落了,诗人们开始作诗讥刺。
懿王逝世,共王的弟弟辟方登位,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后,诸侯又拥立懿王太子燮(xiè,谢),这就是夷王。
共王崩,子懿王畑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邵公谏厉王弭谤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召公、周公二辅相共理朝政,
号曰“共和”。
号称“共和”(前841)。
共和十四年,
共和十四年(前828),
厉王死于彘。
厉王死在彘地。
太子静长於召公家,
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
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二辅相就一块儿扶立他为王,这就是宣王。
宣王即位,
宣王登位之后,
二相辅之,
由二相辅佐,
修政,
修明政事,
法文、武、成、康之遗风,
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
诸侯复宗周。
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
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十二年(前816),鲁武公前来朝拜天子。
宣王不修籍於千亩,
宣王不到千亩去耕种籍(jiè,借)田,这是专供天子带头亲耕以示重农的田地,
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
虢文公劝谏说这样不行,宣王不听。
三十九年,战于千亩,
三十九年(前789),在千亩打了一仗,
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宣王的军队被姜戎打得大败。
宣王既亡南国之师,
宣王丢掉了南方江、淮一带的军队,
乃料民於太原。
就在太原清点人口以备征兵。
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
仲山甫劝谏说:“人口是不能清点的。”
宣王不听,卒料民。
宣王不听劝阻,最终还是清点了。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
四十六年(前782),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shēng,生。按又作“涅”)继位。
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三年,幽王嬖爱襃姒。
三年(前779),幽王宠爱褒姒(si,似)。
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想废掉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