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幽王得襃姒,爱之,
后来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宠爱,
欲废申后,
就想废掉申后,
并去太子宜臼,
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块儿废掉,
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好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
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
“周亡矣。”
“周朝就要灭亡啦。”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
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
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
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
“余,襃之二君。”
“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
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
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
莫吉。
结果不吉利。
卜请其漦而藏之,
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
乃吉。
结果才吉利。
於是布币而策告之,
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
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
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
夏亡,传此器殷。
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
殷亡,又传此器周。
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
比三代,莫敢发之,
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
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
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
漦流于庭,不可除。
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
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
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
漦化为玄鼋,
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
以入王後宫。
爬进了厉王的后宫。
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
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
既笄而孕,
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
无夫而生子,
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
惧而弃之。
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宣王之时童女谣曰:
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
“檿弧箕服,
“山桑弓,箕木袋,
实亡周国。”
灭亡周国的祸害。”
於是宣王闻之,
宣王听到了这首歌,
有夫妇卖是器者,
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
宣王使执而戮之。
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
逃於道,
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
而见乡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
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
闻其夜啼,
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
哀而收之,
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
夫妇遂亡,
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
饹於襃。
逃到了褒国。
襃人有罪,
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
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
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
弃女子出於襃,
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
是为襃姒。
所以叫她褒姒。
当幽王三年,
周幽王三年,
王之後宫见而爱之,
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
生子伯服,
生下儿子伯服,
竟废申后及太子,
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
以襃姒为后,
让褒姒当了王后,
伯服为太子。
伯服做了太子。
太史伯阳曰:
太史伯阳感慨地说:
“祸成矣,
“祸乱已经造成了,
无可奈何!”
没有法子可想了!”
襃姒不好笑,
褒姒不爱笑,
幽王欲其笑万方,
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
故不笑。
褒姒仍然不笑。
幽王为烽燧大鼓,
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
有寇至则举烽火。
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
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
襃姒乃大笑。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说之,
幽王很高兴,
为数举烽火。
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
周幽王任用虢(guo,国)石父做卿,
用事,
在国中当政,
国人皆怨。
国人都忿忿不平。
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
石父为人奸诈乖巧,善天阿谀奉承,贪图财利,
王用之。
周幽王却重用他。
又废申后,去太子也。
幽王又废掉了申后和太子。
申侯怒,
申侯很气愤,
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联合缯(zēng,增)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
幽王举烽火徵兵,
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
兵莫至。
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
遂杀幽王骊山下,
申侯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
虏襃姒,
俘虏了褒姒,
尽取周赂而去。
把周的财宝都拿走才离去。
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
于是诸侯都靠拢申侯了,共同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
是为平王,
这就是平王,
以奉周祀。
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
平王立,
平王登位之后,
东迁于雒邑,
把国都迁到东都洛邑,
辟戎寇。
以躲避犬戎的侵扰。
平王之时,
平王的时候,
周室衰微,
周王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各诸侯以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
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势力开始强大,
政由方伯。
一切政事都要经由各方诸侯的首领。
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
四十九年(前722),鲁隐公登位。
五十一年,平王崩,
五十一年(前720),周平王去世,
太子泄父蚤死,
而太子泄父(fu,甫)死得早,
立其子林,
立了他的儿子林,
是为桓王。
这就是桓王。
桓王,平王孙也。
桓王,是周平王的孙子。
桓王三年,
桓王三年(前717),
郑庄公朝,
郑庄公前来朝见,
桓王不礼。
桓王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五年,
五年(前715),
郑怨,
郑国因怨恨桓王,
与鲁易许田。
和鲁国调换了许地的田地。
许田,
许地的田地,
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
是天子用来祭祀泰山的专用田。
八年,
八年(前712),
鲁杀隐公,
鲁国人杀掉隐公,
立桓公。
拥立桓公。
十三年,
十三年(前707),
伐郑,
周桓王征伐郑国,
郑射伤桓王,
郑国人祝聃(dān,丹)射伤了桓王的肩膀,
桓王去归。
桓王就撤离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