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中君迈着沉稳而轻盈的步伐,缓缓地走向太后所在之处。
当他行至太后的身后时,稍稍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衣袖和领口,然后双手抱拳,微微躬身,用轻柔的嗓音说道:
“拜见母后!”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却依旧寂静无声,仿佛太后根本就没有听到他的问候一般。
“嗯?”百里中君不禁发出一声略带疑惑的轻哼,心中暗自思忖是不是自己的声音太小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稍稍提高了音量,再次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并大声说道:
“孩儿拜见母后!”这一次,他的声音比之前足足增大了两三倍,犹如洪钟一般响亮。
那巨大的声响瞬间打破了周遭的宁静,甚至连太后手中原本轻轻摇动着的蒲扇都猛地一颤。
这突如其来的震动,一下子将太后从沉思之中拽回到现实。
太后有些惊惶地回过头来,目光正好与正拱手行礼的百里中君相对。
看到自己的儿子就在身后,她先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似乎想要平复一下被惊扰的心绪,随后挥动起手中的扇子,语气平和地说道:
“皇帝来了,坐吧!”
得到太后的许可后,百里中君依言移步到太后的身侧,动作优雅地坐下。
刚刚坐稳,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母后方才想什么呢,竟然想得如此入神?”
听到这句话,太后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眼百里中君,但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她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更是让百里中君满心狐疑,愈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母后若有心事,不妨说与孩儿,或许孩儿能够解决!”百里中君一脸关切地看着太后,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面对百里中君如此真挚的询问,太后心中一阵犹豫。
这件事情着实令她烦恼不已,但又不知该如何对皇帝启齿。
然而转念一想,此事似乎唯有当今圣上才能妥善处理。
于是,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太后终于缓缓开口说道:
“你姐姐现如今贵为大雍的皇后,身怀六甲已有数月之久。”
“本宫日日夜夜都挂念着她啊,可是本宫身为一国太后,身份尊贵,总不能轻易抛头露面前往大雍探望吧?”
说到此处,太后不禁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接着,太后抬起头来,目光殷切地望向百里中君,继续说道:
“所以皇帝啊,你可有什么好法子,能在你姐姐临盆生产之际,安排一下,也好让本宫能够亲眼见见她、抱抱那即将出世的孙儿或孙女呢?”
话刚说完,太后便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眼前的百里中君,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而此时的百里中君听到这番话后,却是瞬间感到有些懊悔。
早知道会引出这样的难题,他刚才真不应该如此刨根问底地追问下去。
毕竟能让太后如此忧心忡忡的事情,除了远嫁大雍的姐姐百里懿均之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如今可好,自己反倒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顿了顿之后,只见他微微躬身,面带恭谨之色望向端坐在高位之上的太后,缓声道:
“母后,关于此事,实话说来,其难度可谓颇高,但换个角度看,却又并非全然复杂难解。”
听闻此言,太后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泛起一丝喜色,忙不迭地追问道:
“哦?竟有这般说法?快快讲给本宫听一听!”
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
“回母后,依孩儿之见,只需孩儿亲自拟写一封国书送达大雍,与他们仔细商讨出一条最为适宜的行进路线。”
“如此一来,母后便可假借巡游之名,踏上前往大雍之路!”
说到此处,他稍作停顿,面露忧色继续言道:
“只是,此去路程迢迢,途中艰辛自不必言。母后您身体状况或许难以承受这般长途跋涉之苦啊!”
“再者,身为儿臣,实在不忍心让母后您受此劳累奔波之罪!”
百里中君本以为自己将其中难处剖析得如此清楚明白,太后定然能够体谅他的苦衷,从而将此事暂且搁置一旁不再提及。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太后闻言不仅毫无退缩之意,反倒是双眸猛地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只听得太后高声说道:
“我儿所言当真可行?若本宫以巡游之名一路行至我国边境之地,而后大雍方面再以会亲家之名前来迎接本宫,并邀本宫前往小住一段时日。”
“如此行事,既合情合理,想必天下之人也断然不会对此妄加非议吧!”
仿佛所有事情皆在太后的掌控之内,她难掩兴奋之情,迫不及待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迟!巡游之事需立刻着手安排。”
“与此同时,你即刻向大雍送去一封国书,如此一来,两件大事便可齐头并进,互不耽搁!”
百里中君听闻此言,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沉默不语。
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今两国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维持着表面的和睦而已,远未达到亲密无间、形如一体的程度。
太后若是此时前往大雍……且不说根本没有太后出国巡游的先例可循,即便是在本国境内巡游,也还算说得过去。
可这直接跑到外国去巡游,岂不是等同于变相对李九天送上门去做人质吗?
眼见百里中君呆立当场,毫无反应,太后不禁微微皱眉,出声提醒道:
“皇帝可是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
百里中君回过神来,又是一阵无语,但还是赶忙将自己此次前来面见太后的真正目的和盘托出。
“回禀母后,孩儿的确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想要同母后您仔细商议!”
“哦?何事要与本宫商议,说来听听!”太后也有些好奇。
随后,百里中君便把南离的事情,全盘告诉了太后。
其实这事儿,太后也知道一些,不过并没有仔细深究。
令她没想到的是,事情竟然成了现在这般模样,真是匪夷所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