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回到家里,开始琢磨自己的计划。
他这辈子就打算当个言官了,这是已经定好的。
毕竟言官可以“风闻奏事”。
基本上就等于可以随便告别人,不需要承担责任。
当然了,有些根本的东西是不能碰的,有些太离谱的话还是不能说的。
像那种一上来就找到皇帝说:“你家太子要造反。”
这种话也不太像正常人类能说出来的,也就别怪皇帝不给一个正常结局给你。
总而言之,吴昊没有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可以学,但没必要。
平日里就靠着提提建议,看谁不爽就上去参他一本。
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了。
如果混得好的话,还可以名留青史,那也不错。
可要达到这一步,他就必须要干净把自己的人设推广出去。
孤臣!
要让皇帝相信,他是孤臣。
要让百官相信,他是孤臣。
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一条会得罪绝大多数人的建议。
比如刚才吴昊提出来的——追缴亏空。
当今皇帝,朱棣起兵靖难四年整。
毫不夸张的说,天下民不聊生,民生凋敝。
各地官员有很多都趁着天下易主,监管不严的机会,狠狠挪用了一笔朝廷公款。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但历朝历代的新皇帝们,也基本都默许了不去追缴亏空。
因为管理天下还需要这些地方官呢。
何况新皇登基,需要的是稳定,贸然追缴亏空,容易让各地地方官人心浮动。
到时候万一有那么几个地方官造反,朝廷出兵平叛所需要的军费又是天文数字。
所以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历史上的新皇帝,往往都不会计较官员们在上一朝贪污的钱。
吴昊这种时候,站出来提出建议,要追缴亏空。
他是想要给皇帝和文武百官传递一个信息——即,他就是想要当孤臣。
可是...朱棣没有同意。
也许是为了维护朝堂稳定,也许是因为别的什么。
总之就是,吴昊这一次失败了。
而且似乎还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陈瑛。
但吴昊并没有放弃。
“如今朝堂局势错综复杂,我该怎么样火中取栗呢?”
在吴昊想来,如今的朱棣朝堂上,一共有这么几派势力。
一是建文旧臣。
这部分人是最多的,特别是地方官,如今新朝初建,还没来得及将这些地方官换掉。
不过即便要换,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慢慢来。
大量裁撤地方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部分的人数最多,力量也是最大。
不过建文旧臣里面,又并不团结。
很正常,他们要真团结,朱棣靖难也不可能成功。
一部分人仅仅想要在新皇帝手里能够保住手中的权力。
另一部分则幻想要弄死朱棣,比如吴昊所知道的后面将会刺杀朱棣的景清!
二是皇帝本人。
朱棣作为皇帝,他现在的诉求就很简单了。
维护政局稳定,然后得到天下认可。
朱棣毕竟不是他爹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他的,所以心里肯定对这件事有些芥蒂。
简而言之,朱棣很想做出一些事情,来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朱棣后来要修《永乐大典》,并且五征漠北。
在吴昊看来,五征漠北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三是吴昊自己。
吴昊的想法就很简单了。
成为孤臣,升官发财。
四是纪纲、陈瑛之流。
纪纲是锦衣卫指挥使,也就是锦衣卫的一把手。
陈瑛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也是一把手。
一个锦衣卫,一个都察院,都是靠着抓别人小辫子来吸引皇帝注意的职位。
朝堂越是混乱,皇帝越是想要有大动作,这些官员就越是兴奋。
他们就是皇帝养的两条狗,专门负责咬人。
因此,陈瑛、纪纲他们的诉求也很简单,想要让皇帝感觉政局不稳,这样鹰犬才有生存空间。
特别是纪纲。
曾经朱元璋还在的时候,锦衣卫也威风过。
不过朱元璋到了晚年的时候,锦衣卫渐渐就不太行了。
因为朱元璋用不到他们了。
而这对于纪纲来说,就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
因此他当然不想要放弃手中的权力。
五则是朱高炽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和以朱高煦为代表的武将集团。
这两拨人更简单,他们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
首先说说朱高炽,他是朱棣的嫡长子。
按理说太子的位置本来就是他的,可朱棣其实内心深处更喜欢他的二儿子朱高煦。
靖难之役的四年时间里,朱高煦多次将朱棣从危难中救出来,可谓功不可没。
甚至有一次,朱棣拍着朱高煦的背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朱棣很直白告诉老二,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多努力啊。
这句话传出去,很多人心里就开始摇摆了。
武将们则很开心,因为朱高煦征战沙场,和武将们的关系是很好的。
所以一直以来,武将集团都很支持朱高煦当太子。
而朱高炽这个人,他其实也并不简单。
历史书上看到这个人,人们往往只能记住他的肥胖,却总是容易忽略他的治理能力。
他能靠着北平一地,供养朱棣南征北战的军队,这后勤能力真不是吹出来的。
文官们本来就很喜欢这么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殿下。
更何况这算是新朝建立,支持这么一个人,不单单是喜欢,也是为了和武将集团争权。
吴昊摸了摸脑袋。
“如果不算我自己,一共就是四股势力。”
“我要如何利用他们的诉求,来满足我自己的目的呢?”
这倒不是他勤奋或者什么。
而是明朝啊,特别是战争之后的古代。
根本就没啥娱乐措施。
天一黑,除了在秦淮河上找乐子,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当然,秦淮河他将来肯定要去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长点见识。
可现在他没钱,那还不是只能待在家里瞎琢磨么。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朱棣这边...可就不惨咯。
处理完了一天的政务,朱棣此时将宫女和宦官全部赶了出去。
一个人在谨身殿里,重新拿出了《明史》。
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
明明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可所有的一切,仿佛早已经命中注定一般,被史官全部写了下来。
“难道这世上,真有仙神么...”
朱棣摸着这本书,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