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的蚊香工坊要出钱建学堂,村民们听到李怀溪这话后傻了眼。
“小全,你听到了吗,不用我们出钱啊!”赵邋遢虽然是个单身汉,但是刚才已经决定建学堂的钱自己也要出一份。
“听到了,小溪也太大方了,这么好的村长上哪去找。”李小全回应道。
旁边的村民听到李小全的话接过话茬,“就是啊,在别的村多几亩地的人都当地主了,咱们村长自己有个工坊还记挂着村里,二十两银子说拿就拿,这还是人嘛!”
此话一出李小全和赵邋遢不禁扭过头来撸起袖子怒目而视,哪知说话的村民只是太过激动所以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看到这两个后生跳脚想要打人,村民忙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把后半句大声喊了出来。
“这是神仙转世吧!”
话一出口立即引来大坪上一众村民的共鸣。
“对啊,村长,您这是神仙转世啊!”
“活神仙!活神仙!大善人!”
有人带头,大坪上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李怀溪没想到是这样一副场景,‘活神仙’名声他可担不起来啊,于是赶忙伸出手制止,让村民们平静下来。
“大家别太激动了,可不能这么喊,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大家都知道我那工坊现在制作蚊香的活不能停,但是建学堂也得分出一部分人手来,所以我们家就出钱不出力了。
除此之外我可能得多留一些人手在工坊上工,所以学堂的进度要耽误不少。”
这是李怀溪随口编出来的理由,想让大家冷静冷静,但村民们也不是那么好敷衍。
李怀溪的话并没有让大家激动的情绪减少多少,反而引起了更大的躁动。
“村长你放心,学堂我们要建,工坊里的活我们也不会停,你给开这么高的工钱,我们可舍不得不干。”
“对,让家里的壮劳力盖房子,我们妇人家去工坊干活,这样两下的都不耽误,小溪你看怎么样。”
“赵奶奶说得对,两全其美,两全其美啊!”
刘长山刚跟着家里的两个孩子学会了一个成语,觉得用在当下十分合适,于是就在人群中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好事成双,好事成双!”河边养鸭子的老孙头猛的蹦出来个这,立即引来身边一众村民侧目。
“老孙,这个词可不是这么用,我家孩子说了,得是两件好事一起的时候才能用。”
老孙头住在河边独居没有小孩,自然受不到陈夫子的文化熏陶。
但好不容易憋出了一个词来,老孙头可不想就此作罢,于是便梗着脖子反驳道:“现下不就是两件好事嘛,不是好事成双你说那是什么。”
“这个,这个……”说话的村民被老孙头一激,脑中本就不牢固的知识又松动了,但迷糊之下还是觉得不应该那么说。
“反正就是不对,我一个大老粗哪能说的上来,你有空来大坪请教请教陈夫子,他肯定能给你讲明白了。”
“我忙着养鸭子呢,哪有空来学这个啊。”
“哎,你那鸭子养的怎么样了?”
……
俩人越扯越远,对于李怀溪的话大家都丢到了脑后。
不只是俩人,周围的其他村民也是这样,听着李怀溪不让喊神仙了就聊上了张家长李家短。
大家朝夕相处这么久,李怀溪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心中自有定论,所以对于李怀溪说着这种自谦的话大家都没怎么往心里去。
说是出工不出力,那离了李怀山这个大木匠和他这个掌图纸的村长,学堂怎么盖的起来?
知道李怀溪是不想担那么大的名声,既然不想担那就不喊了,大家聊聊家常总行吧。
李怀溪站在石碾上,看着下面三三两两的村民聊的火热,时不时的还往自己这边瞥上两眼,眼神中无不透露着感激的神色。
看到这一幕,李怀溪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热流,他知道这种被人理解和认可的感觉不是用银子买来的,而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是大家不需要明说的默契。
定了定心神,李怀溪伸手示意让村民们安静下来,接着便开始安排建学堂的活计。
“既然我们赵奶奶提出了好法子,那我们就按赵奶奶说的来,工坊里现在上工的壮劳力从明天开始准备着手建造学堂,工坊里的活计就有家里的妇人们替上,这样我们两边就都不耽误了。”
李怀溪的决策在村民这里获得一致通过,紧接着大家解散了之后,李怀溪便回家赶了驴车去到镇子上定砖瓦。
第二日,还不等李怀溪到场,早来的村民们就把大坪旁边的那块空地收拾了出来。
等了没一会儿,果不其然李怀溪拿着图纸,李怀山带着工具箱出现在了大坪上。
大家见面相视一笑,李怀溪就开始着手用石灰粉在地上画地基的大致轮廓。
村民们则在一旁候着,等地基的雏形一出来,大家齐齐上阵开始拿着兵工铲挖基槽。
这边打石头,烧石灰,挖地基同步进行,那边工坊里,李家的妇人们则开始教给村里的妇人做蚊香。
以前来工坊上工的都是家里的男人们,因为李怀溪给的工钱高,在工坊里上工的名额也是一家只有一个,所以为了不耽误事,大家都是不约而同的让家里最有力气的来工坊干活。
一开始妇人们还担心自己做不好,可等学会了干起来之后就发现这活好像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甚至有些工序干起来比男人们还仔细。
李母也惊喜的发现了这一点,除了拌粉还有和泥这样的力气活之外,盘蚊香这种手工活妇人们干起来好像还更快一些。
就这样过了十天的时间,学堂的主体都已经起来了,最后一步,只要把地面用提前剔好的青石板铺好就能完工。
蚊香工坊那边的活也没有落下,经过村里妇人们的不停赶工,三十万盘的蚊香也已经封箱堆进了屋子里。
甚至因为手脚麻利,现在院子里还晒了一批,这已经远远赶超了之前的速度。
而这时,赵明中的商队也已经组织好了,带着从县城凑出来的十辆驴车和马车,赵明中意气风发的走进了小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