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凡提出了他的疑问:“你们是否曾经深入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魏国的民众被儒家思想彻底渗透,他们只会一味地遵循那些古老的教条,那么魏国或许能够实现一种表面的稳定。
但是你们是否考虑过,一旦未来面临外敌的侵略或者国内发生重大的变革时,这些仅仅懂得死守教条的儒生们,他们将如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挑战?”
楚凡转向户部的钱戴,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以户部为例,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户部收取的税收与地方城市应该上缴的数额存在差异?虽然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世家大族倚仗自己的权势,拒绝缴纳应缴的税款;
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官员过于死板地遵循儒学教条,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所管理的城市应该缴纳的税额是多少。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官员只是简单地接受那些大家族所报的数字,而没有能力去核实这些世家大族是否真的按照实际应缴的税额进行了缴纳。这样的官员又怎能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与安全呢?”
钱戴在听取了楚凡的分析之后,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尽管户部会定期追缴那些未缴纳的税款,但往往成效并不显着。更糟糕的是,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户部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的显着下降。
楚安平也表达了他的观点:“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如果陛下能够将此事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毕竟陛下应该清楚儒学在圣武大陆上的崇高地位,以及众多儒学大师所建立的学宫遍布整个大陆。如果不是陛下亲自提出,恐怕很难动摇儒学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的地位。”
楚凡对着楚安平等人说道:“朕并不是说魏国应该放弃学习儒学,而是应该追求全面发展。在学习儒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将算术、兵法等实用学科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培养出既懂得谦卑礼仪,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楚凡继续说道:“朕在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城市当中的城主精通儒学,然而其他事务却是一窍不通,那么他如何能够治理好自己城中的百姓;
如果当朝廷下达命令说需要劝课农桑时,他积极的配合朝廷进行推广,却因不懂的农业基础害的当地的百姓最后种植的庄稼颗粒无收,这样的城主岂不是成了百姓的负担?然而这个官员只是认真的执行朝廷所下发的旨意而已,他又有什么错?
朕在说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个只知道研究儒学的城主,他对待百姓也十分的仁爱,但面对战乱的时候却是无法阻止城中的士兵和百姓进行有效的抵抗,甚至可能因指挥不当而导致城池失守。
最后这个城主也自杀在城中,你们说这样的大臣是忠臣还是庸才?这样的人虽然有着高尚的品德,却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最终不仅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保护他治理之下的百姓,这样的人虽然值得尊敬,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却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楚凡说的这些其实在圣武大陆上也是有发生过的,只不过相比于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用儒学来限制官员行为,确保其遵循皇帝的意志和朝廷的法度却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楚安平说道:“陛下举得例子当中官员虽然都是忠于朝廷的,可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却无法胜任,反而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难。这也的确是也纯粹的儒学作为治国理政的弊端所在。那么陛下想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楚安平作为皇家的王爷,作为魏国最大世家的人,虽然皇族以前不能直接参与朝政,但他对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深有了解,深知想要改变魏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那就是在争夺世家大族的利益,如果只是他们这群官员提出方案肯定是行不通的。
而只有陛下下达明确的圣旨过后,由皇家政务处理处和六部的尚书联合推行,方能逐步打破世家对教育的垄断,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需求的栋梁之才。这其实也是楚安平希望陛下能够在朝会上说这件事的缘由,毕竟只有在朝会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听见陛下的圣旨才能够确保改革措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楚凡开口说道:“以后我们魏国也将举行科举,只不过科举内容不仅限于儒学经典,还要加入算术、兵法等实用科目,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有一点就是魏国以后大力的建立以皇家和朝廷为主导的书院,让更多的百姓的孩子能够接受全面教育,打破世家对朝廷的垄断,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崭露头角。”
楚安平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疑问:“陛下,那么如果说有的学子不精通儒学,反而更擅长算术和兵法,那么这样的人才该如何安排?”
楚凡开口回答道:“这样的偏科学子,就让他们进入对应的部门就行了,其他的只要他们知道基本的忠君报国就可以了,而对于儒学只需掌握基础,不必强求精通。
如果是精于算术的学子,可入户部这样他的才能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擅长兵法的则入兵部,使其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各展所长,既不埋没人才又增强了国家实力。”
楚安平这个时候继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陛下是不是说以后的官员选拔不再单一依赖儒学,而是根据实际能力分配职位,让各类人才都能为国家所用?这样既能避免因才不适而导致的失误,也能激发更多寒门子弟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魏国的综合国力。”
楚凡点头:“正是如此。此举不仅能优化魏国的官员的构成,还能提升国家整体治理能力。而如果以后到各个城市任职的官员都学过算术和兵法以及农学的话,那么他们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将更加得心应手,那些世家大族也不能在简单的就逃避了赋税;
而且还能够知道农民耕种的时间,从而更好地调配资源,确保魏国百姓粮食的丰收。而熟知兵法更是能够在没有将领的时候能够临时组织军队和百姓抵御外敌,保障国家安全。”
楚安平和六部尚书听见楚凡的话过后知道楚凡的想法是好的,只不过这真的能够行得通嘛?
楚凡开口说道:“皇家政务处理处和六部尚书每一个部门都写出三本可用于教学的教材,而这三本教材分别分为基础、进阶、高阶三个层次,当你们把这些教材交给朕时,朕会亲自审阅,确保其内容严谨实用。然后朕在告知你们后续的计划。”
楚安平和六部的尚书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楚凡决心已定,便纷纷表示自己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编写,力求详实易懂。随后楚安平和六部尚书就离开的皇宫回到自己的处理事务的衙门,立即召集属下着手编写教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