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整个议事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有的眉头紧锁,满脸纠结,多年在朝中积累的权势和地位,就这么放弃,实在心有不甘。
有的则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似乎早已厌倦了这朝堂的明争暗斗,渴望远离这是非之地。
就在这时,李明忠猛地站了出来,他的双眼瞪得滚圆,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手指着宋胭脂,口中如连珠炮般骂道:“你这不知廉耻的妇人,竟敢篡夺皇位,坏我朝纲!
自古以来,哪有女子称帝的道理?
你这是大逆不道,必将遭天下人唾弃!
我李明忠就算死,也绝不向你这等违背伦常之人低头!”
他骂得面红耳赤,脖子上青筋暴起,情绪激动到了极点,身体也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其他大臣们都被他这激烈的反应吓了一跳,原本嘈杂的议事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人都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大气都不敢出,目光在李明忠和宋胭脂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暗自揣测,这位新帝会如何应对这公然的挑衅。
议事厅内,巨大的琉璃灯洒下昏黄且略显斑驳的光,映照着雕梁画栋,却驱不散满室的压抑与紧张。
厅内的空气仿佛都被冻结,每一丝流动都带着沉重的意味。
墙壁上悬挂的名家字画,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下,也显得黯淡无光。
裘裴元见李明忠如此张狂,心中暗叫不好,只觉大事不妙。
他心急如焚,额头上瞬间布满细密的汗珠,脚下一紧,赶忙上前一步,想拦下李明忠。
他双手不自觉地握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色俱厉地对着李明忠喝道:“李大人,你太过分了!皇上已如此宽容,给大家选择的机会,你却不知好歹,还这般辱骂皇上,实在是有失大臣风范!”
他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可李明忠此刻早已被愤怒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去。
李明忠却像发了狂的猛兽,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双眼布满血丝,面目狰狞,仿佛被仇恨吞噬。
他猛地一把推开裴元,裴元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
李明忠依旧不依不饶地冲着宋胭脂骂道:“哼,你这狗奴才,为了讨好这女人,竟如此助纣为虐!
今日我就算死在这里,也要骂醒你,让你知道你所做之事是多么荒谬!”
他一边骂,一边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整个人处于极度疯狂的状态。
宋胭脂脸色平静,端坐在上首,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她头戴凤冠,凤冠上的明珠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却没有因为李明忠的辱骂而有丝毫慌乱。
她静静地看着李明忠,那目光仿佛能看穿他的内心,等他骂得稍微停歇,才缓缓开口道:“李大人,孤敬你是前朝老臣,一直对你礼让三分。
你心中不满,本宫也能理解。
但你如此不顾君臣之礼,肆意辱骂,实在不该。”
她的声音平和却有力,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犹如一泓平静的湖水,却暗藏力量,让在场众人都不禁屏气敛息。
李明忠冷哼一声,胸膛剧烈起伏,像一头愤怒的公牛。
他正要再次开口反驳,宋胭脂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罢了,孤也不想与你多做争论。
你既如此坚决不愿臣服,孤也不强求。
你现在便可离去,带着你的家眷,回你的祖地去吧。”
李明忠单手插腰,一手指着宋胭脂,又开始破口大骂。
“走?我为何要走?你这个妖女,如此祸乱规制礼法,必会不得好死。”
骂完宋胭脂,他又将矛头指向殿中众人:“还有你们,身为七尺男儿,竟然甘愿受一个女人差遣,怕不是被这女人的美艳所惑,才如此没有骨气。”
李明忠说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他身为红月国臣子,此刻像是被某种执念驱使,就算死,也要将心中的“正义”喊出来,要骂醒这里的人,全然不顾后果。
裘裴元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再次忙要上前阻拦。他深知李明忠当着宋胭脂的面这般辱骂,后果不堪设想。“李大人…”
他刚喊了一声李明忠的名字,便被一个清丽又蕴含薄怒的声音打断。
“够了!”宋胭脂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议事厅内如洪钟般回荡。
原本安静的议事厅,此刻更是落针可闻。
她原本平静的面容此刻染上了一层寒霜,眼神冰冷地盯着李明忠,那目光仿佛能将人冻结。
“李明忠,孤对你一再容忍,是念你是前朝老臣,对你敬重有加。
可你却得寸进尺,肆意辱骂,毫无礼数可言。
这天下,并非某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如今外敌当前,京城百姓危在旦夕,你不思如何抵御外敌,却在这里满口污言秽语,扰乱人心,究竟是何居心?”
宋胭脂站起身来,龙袍拖地,气势逼人,质问的话语如连珠炮般向李明忠砸去。
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在空气中震荡。
李明忠被宋胭脂这突如其来的威严震慑,一时竟愣在原地,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显然被问住了,不知如何反驳。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身体微微颤抖,心中既有对宋胭脂的愤怒,又有被质问后的慌乱。
宋胭脂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大臣,接着说道:“孤称帝,不为权势,只为拯救天下苍生。
如今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那些所谓遵循纲常伦理的帝王,又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孤虽为女子,但自问有能力、有决心带领大家击退外敌,恢复国家安宁。
诸位大臣,若你们依旧被陈旧观念束缚,不愿同心协力,那这京城、这天下,怕是再无安宁之日。”
她的话语情真意切,目光诚恳地望向众人,试图唤醒他们的理智,那眼神中既有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也有对大臣们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