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休要说得好听,拯救苍生,有得是男子来做,你一个女子,居于后宅,相夫教子才是正事。”
李明忠虽然被宋胭脂的威严震慑了一瞬,但很快又梗着脖子,涨红了脸反驳,他的眼神中透着固执和倔强,仿佛在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声音尖锐而刺耳,在议事厅内回荡。
宋胭脂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地盯着李明忠,说道:“李大人,都到了这般危急时刻,你还在执着于这些陈腐之见。
那你倒是说说,那些所谓该出来拯救苍生的男子,在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时,又在何处?他们可曾让百姓少受一分苦?
还是说,你觉得凭你此刻的谩骂,就能击退外敌,保京城百姓平安?”
她步步紧逼,言辞犀利,直击李明忠的要害,每一个问题都让李明忠的脸色愈发难看。
李明忠依旧不服,他双眼通红,脸上写满了不屑与愤怒,对着宋胭脂再次吼道:“你这女人,不知天高地厚!
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能担当治国大任,你不过是凭借些狐媚手段,蛊惑人心罢了。
还妄想拯救苍生,简直是痴人说梦!你若还有一丝廉耻之心,就该早早退位,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充满了攻击性,在议事厅内回荡,让人听了心生厌恶,他的身体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去与宋胭脂理论。
宋胭脂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如霜,眼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她的双手紧紧握拳,指甲都陷入了掌心。
她怒视着李明忠,一字一顿地说道:“李明忠,孤一忍再忍,对你已仁至义尽。
你却执迷不悟,一再挑衅孤的底线。
国难当头,你不思报国,反而在此胡搅蛮缠,扰乱军心,实在罪无可恕!”
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却透着无比的坚定,整个议事厅都能感受到她压抑已久的怒火。
李明忠却毫无惧色,反而仰天大笑:“哈哈,你以为你当了皇帝就能肆意妄为?
我李明忠就算死,也不会承认你这来路不正的皇位!你若真有本事,就杀了我,看天下人如何唾弃你这个狠毒的女人!”
他的笑声在议事厅内回荡,充满了挑衅和疯狂,笑声中带着一丝绝望和不甘。
宋胭脂气得浑身微微颤抖,她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好,既然你一心求死,孤就成全你!来人呐!”
立刻有两名侍卫如疾风般冲进厅内,动作整齐划一地单膝跪地,齐声应道:“陛下有何吩咐!”他们的声音洪亮有力,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身上的铠甲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
宋胭脂眼神冰冷地看着李明忠,厉声道:“李明忠目无君上,肆意辱骂,扰乱朝堂,罪大恶极。孤现在下旨,赐他死罪,即刻行刑!”她的话语没有一丝犹豫,充满了决断,声音坚定而冰冷,仿佛来自地狱的审判。
李明忠脸色微微一变,但依旧梗着脖子,大声道:“杀了我吧!你这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他的声音虽然强硬,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恐惧,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侍卫们不敢迟疑,得令后如猛虎般迅速上前,左右架住李明忠。
李明忠拼命挣扎,像一只被困的野兽,嘴里还在不停叫骂:“你们这些狗奴才,竟敢对我动手,这妖女不得好死……”他的双脚乱蹬,试图挣脱侍卫的控制,却只是徒劳。
只见一名侍卫眼神一凛,手中利剑寒光一闪,毫不犹豫地划过李明忠的脖颈。
顿时,一股鲜血喷涌而出,溅落在地面上,形成触目惊心的血滩。
李明忠的叫骂声戛然而止,他瞪大了双眼,带着满心的不甘缓缓倒下,殿中瞬间弥漫起一股浓烈的血腥气,那股腥味让人作呕。
血在地上缓缓蔓延,染红了周围的地砖,与这金碧辉煌的议事厅形成鲜明的对比。
宋胭脂面色冷凝,看着李明忠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
虽说此人顽固不化,一再挑衅,但毕竟是前朝老臣,在这非常时刻,她本不想轻易杀生,可李明忠实在是触碰到了她的底线。
她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李明忠的死,让原本和他站在同一战线的大臣们吓得噤若寒蝉。
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有的人悄悄低下头,不敢直视宋胭脂的目光;有的人则用颤抖的手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满是恐惧。
宋胭脂冷冷扫过众人:“众位大人可还有意见。若是无事,便可离开了。”
她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带着一种让人敬畏的力量,在议事厅内回荡,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的威严。
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一幕吓得脸色惨白,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宋胭脂的目光对视。
刚刚还喧闹的议事厅,此刻安静得针落可闻,只有李明忠的鲜血在地上缓缓蔓延,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权力斗争的残酷,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许久,一位平日里与李明忠交情尚可的大臣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他的双腿微微颤抖,仿佛随时都会瘫倒在地。
他微微颤抖着身子,拱手说道:“陛下,臣并无异议,只是李大人他……一时糊涂,还望陛下念在他往日为朝廷效力的份上,莫要牵连其家眷。”
他的声音微弱,带着一丝哀求,额头上满是汗珠,说话时还不时偷瞄宋胭脂的脸色。
宋胭脂神色稍缓,冷冷说道:“本宫并非嗜杀之人,李明忠之罪,罪在他一人。
只要其家眷不生异心,本宫自不会为难他们。但若是有人妄图借此生事,休怪本宫无情。”
她的话语依旧冰冷,但也透露出一丝宽容,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位大臣,让人捉摸不透她的心思。
那大臣赶忙跪地谢恩:“陛下仁慈,臣代李大人一家谢过陛下。”
他的额头贴在地面上,久久不敢抬起,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仿佛生怕触怒了宋胭脂。
宋胭脂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说道:“如今国之破碎,还望众位大臣,同孤共心,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盛世。”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许,望向众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恳切,那眼神仿佛在向大臣们传递着一种信念,希望他们能放下成见,共同为天下苍生努力。
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愿听陛下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在议事厅内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 。
此时,议事厅内的气氛依旧凝重,但在这凝重之中,也多了一丝臣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