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无言以对:“你小子真拿你没办法。
但这方式不行,容易出问题。”
苏小阳无奈之下只好拿出底牌:“首长,我手头有一批 ** 电台,现在半岛那边一定很需要吧?”
老将军一下子坐不住了,站起身来:“你是认真的?”“当然是认真的!”
“好!好!好!前几天,大将军还给国内发 ** ,让赶紧送去一批 ** 电台,打算等第九兵团到达缉安后,让他们护送译电人员和电台入朝。”
“如果你真有电台,对我们来说可真是及时雨。”
“既然是这样,你就等着吧,明天第九兵团经过时,你们一起搭车去边境。”
“是!”苏小阳兴奋地敬了个礼,终于可以赶赴半岛战场了。
随后,他又与首长讨论了武器装备的事宜。
“也就是说,你打算亲自为十五名队员准备武器装备?”“没错,后勤也由我个人承担。”
既然已经提到电台,苏小阳觉得不再隐瞒是最好的选择。
他主要是为了让首长和中枢了解这件事,免得造成误会。
“你真让我刮目相看啊!”
从办公室出来后,苏小阳找到了二狗、何雨柱等人。
“我现在宣布一个消息,明天我们将和第九兵团的同志一同前往边境,一起投入 ** 战场。”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先是愣住了,随即欢呼起来。
“太好了!终于可以出发了。”
“这几天听着半岛传来的消息,心里那叫一个痒痒,现在我们也能去打击美帝国主义了。”
别说何雨柱,就连张扬、铁蛋都十分激动。
“现在大家准备行李,不过武器装备不用带上。”“啊?”
众人都露出了疑问的表情。
苏小阳笑着解释:“放心,武器装备少不了你们的,但要等到达边境再发放。”“明白!”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各自回家。
何雨柱和其他几个住在北京四合院的孩子,需要回家告诉家人,以便他们有所准备。
当这群孩子深夜回到四合院时,何雨柱他们还是把家人们都叫醒了。
何大清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疑惑地问:“柱子,你们回来了,怎么了?”
何雨柱犹豫了片刻,开口说道:“爸、妈,我们明天就要上战场了。”
“啊?”两人顿时感到心如刀绞……虽然情况紧急,但他们也知道再多的劝解也无法改变什么。
许灵芸含着眼泪叮嘱:“柱子,一定要小心安全。”
“我知道,妈!”何雨柱的眼眶也湿润了。
何大清摆摆手,强忍不舍之情:“行了,早点休息吧。”“嗯!”
等何雨柱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许灵芸不满地说:“为什么不让孩子多嘱咐几句?”何大清叹了口气:“再说什么呢,这是国家的事,我们该为柱子感到自豪。”尽管这么说,他的眼神中依旧难掩深深的忧虑。
隔壁阎家、许家、刘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得知孩子们要上战场,哪个家长不担心?
第二天早晨,院子里其他人都还在沉睡时,苏小阳已经带着一群小伙子们提前赶到军管会。
因此,除何大清四家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何雨柱他们当天就要赶赴战场。
在军管会等待时,苏小阳还抽空去了一趟白家,带了一批冻伤药。
因为他有特殊的空间,这些药可以轻松带走。
随后,他又去了程蝶衣所在的戏院。
这几天来,苏小阳一直在给她出谋划策,通过捐款和义演募集了很多资金。
程蝶衣甚至把自己所有的房产和车辆都捐了出来。
“豆子哥,这有一笔钱,你可以一起交给组织。”程蝶衣摆手说:“不用了,我自己还有钱,况且还剩下很多黄鱼票呢!”
苏小阳摇摇头:“黄鱼票就留着自己用吧,当个家底也好。”见程蝶衣坚定,苏小阳点头答应:“好吧。”
他笑着说:“阳子,这几天组织给了我不少表彰。”说着拿出一张奖状和一面锦旗炫耀。
苏小阳点了点头。
有了这些荣誉,未来的道路也将更加顺利。
如今,程蝶衣已然是红色阵营中的一员,甚至声望不亚于梅兰芳,在高层也有所记录。
“豆子哥,这些东西要保管好,挂在正房堂屋。”“啊,用不着这么高调吧?”
苏小阳认真地说:“有必要!”“好吧!”
从程蝶衣家出来后,苏小阳又去了一趟老先生的住处,向他说明自己即将赴前线的消息。
老先生轻叹一声:“保护好自己!”“知道,师父!”
苏小阳正准备走出大门时,秦淮茹忽然递给他一样东西,令他一怔。
见她跑回屋内,苏小阳一脸不解地看了看手中的物品——竟然是一个她亲手绣的香囊。
苏小阳微微摇了摇头,却还是把东西收起来了。
等苏小阳离开后,秦淮茹独自坐在屋内,脸蛋红扑扑的,若有所思。
再说苏小阳这边,回到军管会已是中午,这时才接到首长的通知。
当时,第九兵团乘坐的火车正停靠在站台进行补给,这是他们前进的一个理想时间点。
苏小阳深知时间紧迫,随即率领十五位组员迅速赶向车站。
到达之后,他们向相关的指挥人员出示了特别介绍信,随后全员顺利上车,等到完成煤料补给,火车再度启动。
但此行并不是径直前往边界,而是先在辽宁省做了短暂的停顿以进一步补给装备和食物。
即便像苏小阳他们这样的特殊任务小队,也必须跟随大部队行动,等待第九兵团完成补给后再一起前进。
全体人员对上级的决定都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和遵从,因为在目前的战略部署阶段,还不是展现他们的时机。
期间,当部队正在进行整合与准备时,苏小阳留意到一系列队伍的汇报。
特别是当听到一个连队的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位人数157人,实到157人”时,苏小阳微微怔住了。
一旁的张扬觉察到他的反应,疑惑地问:“阳子,你没事吧?”
苏小阳摇摇头回应:“没关系!”尽管心中有话,但他决定暂时不与伍千里面对面接触,毕竟他们同乘一列火车,未来总有机缘相会的机会。
不久,列车的鸣笛响起,提示大家准备好重新登程。
随着列车再次向前驶出,穿过炽热的日光,苏小阳透过车厢窗口,凝视着那蜿蜒于山巅之上的雄伟长城。
车上的许多年轻士兵,透过狭窄的缝隙眺望这一壮丽景观,心生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仰之情。
为了更好地观看这一景象,苏小阳干脆打开门,让士兵们能够更自在地享受这段短暂的视觉旅行。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寒冷成为了一道新难题。
好在苏小阳他们有备而来,高科技保暖内衣加上厚重的大衣让他们不受寒潮影响,但对于刚刚从温暖南方而来的士兵们来说,这突变的低温让他们不由得颤抖。
“阳子,最好还是把门给关上吧!”其中一位战士说道。
苏小阳闻言立刻同意,并将门关闭。
紧接着,他注意到了车厢内几位来自第九兵团的士兵,特别是一名连连长。
鉴于苏小阳所在的是一个高度机密的特战小组,成员身份保密级别极高,即使职位可能比许多人想象中更高——如队长苏小阳,其 ** 等同正团级别,两名副队长张杨和铁蛋则分别是副团级别,其余队员分别拥有营、连级别的职位。
按照老将军之前的指示安排,苏小阳出示了他的官方证件。
看过证照后,那位连长迅速向苏小阳致敬,尊称他为“首长”。
“不必多礼,我只是有个问题需要了解。”苏小阳温和地说,“我之前在视察物资配发过程中注意到,您的连队没有领取到必要的冬季制服,军需处是如何答复的呢?”
考虑到早些时候曾供应过足以生产十万套棉服的棉料,这种缺失令人感到困惑。
对方听后回答说:“实际上,我们在辽宁省补充的只是一些基础食品供给,包括干粮和罐头等非耐寒必需品,据我们被告知,在下一步抵达缉安后,我们会拿到棉衣、武器等重要的装备。”
这番解释让苏小阳明白了事情的全貌。
这说明他此前的努力确实有效,即确保了前线士兵的基本生活与战斗需求得以满足。
出于进一步核实的心态,苏小阳又请求那位连长展示一些已领受的物资样品。
于是,在场的一名士兵展示了他们收到的食物,包含各种罐装食品、能量棒以及糖果等多种类型。
其中甚至包括已经煮好的土豆——这个特别的物品引起了苏小阳的好奇。
他对这些准备表示认可,但同时也对土豆的存在产生了疑问。
见他皱眉,那位连长解释道:“军需部的同志告知我们,由于不知战事将延续多久,故此,原定分发的熟土豆也混合在内。”
苏小阳这才恍然大悟。
高层显然对此有所考量。
尽管苏小阳提供的物资足以支持二十万军队消耗,但这场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