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之上,宋徽宗赵佶凝视着武植,面上的欣喜之色愈发浓郁。
武植此番所提建议,尽显其对西北边疆局势的洞察与谋略,毫无狭隘短视之见,这让赵佶高悬的心悄然放下,暗自庆幸能有如此良臣为朝廷分忧。
念及此处,他目光横扫下方一众朝臣,徐徐开口道:“诸位爱卿,武爱卿关于西北诸路的规划提议,深谋远虑,于我大宋而言,实乃意义非凡、益处良多,朕心甚慰。”
赵佶旋即把目光转向武植,面上笑意渐浓,缓缓说道:“爱卿既已计划返回西北,如此机缘巧合,朕现今便将此事全权交付于爱卿一并操办。但一月之期太短,朕许爱卿三月之期,爱卿向来行事果决、能力卓异,朕深信不疑。有关西北诸路官员以及武将职位的任命事务,爱卿可依当地情形与事务所需,自行斟酌裁定并予以任命,事后如实上奏朝廷即可。”
大殿中的武植听到赵佶许他自行任命官员之后,心中微喜,面上却仍保持平静之态。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官家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妥善处理好西北诸路,是不是保我大宋西北无忧?”
紫宸殿内诸般事宜皆已议定,武植这才返回府邸。
待次日清晨,天色方晓,武植便率领一众亲卫,再次踏上了奔赴京兆府的征途。
京兆府长安的城门外,西北各地的诸多文武官员早已齐聚于此。他们皆收到了朝廷的加急文书,知晓此次武植返回西北所肩负的重任。
此次武植归来,不单要对平夏之战中的诸位将领论功行赏,更为关键的是要对西北之地的行政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划分出西北三路。
望着长安城门外这些熟悉的面孔,武植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一阵温暖。
阳光洒在古老的城门外,当武植和他的亲卫队伍走近时,宗泽率先迈出一步,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拱手抱拳,齐声高呼:“我等拜见武公爷!”
武植快走几步,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连忙说道:“好了,宗兄,还有诸位大人,咱们相识已久,一同共事也有些时日了,何必如此多礼。” 说着,他扶起宗泽、钱即、郭逢等众人。
武植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瞬间便捕捉到了那道熟悉的倩影——李师师。只见她在丫鬟杏儿以及几个侍卫的环绕护卫之下,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武植眼眸中闪烁着无尽的柔情。
武植神色温和,朝着李师师轻轻颔首示意后,就迈着沉稳的步子径直朝她走去。周边的官员们看到武植的举动,都心领神会,没有上前去打扰攀谈。
众人都清楚李师师是武植的爱妾,在他们眼中,英雄大多难以抵御美人的魅力,武植年纪轻轻就已展露锋芒,而李师师又长得如花似玉、才华横溢,二人感情深厚,自然不愿意让旁人过多地打扰这对佳偶的相聚时光。
武植行至李师师身侧,随即面向西北众官员说道:“各位,本帅连日兼程,此刻已觉疲惫。这论功行赏之事以及朝廷所交代的各项事务,便留待明日再行商议吧。”
旁侧官员闻言皆点头称是,继而随武植一道踏入长安城中。
京兆府长安城的经略帅府后院里,武植拥着李师师,目光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轻声低语道:“师师,三月之后,咱们就要启程返回京师了。此后若无要紧大事,恐怕很难再有机会踏上这片西北之地了。”
李师师轻抚着武植的脸庞,柔声说道:“武郎何须如此伤感?这西北之地,有您麾下众多的将校驻守,何况如今四海钱庄的势力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不仅遍布陕西、河东诸路,就连西夏全境及辽国之处也皆有分布。咱们虽身不在此,却也如同在此一般,大可放心。”
李师师白了武植一眼,嗔怪道:“武郎,你是不是和那西夏女王李明珠有私情啊?我四海钱庄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遍布西夏全境,这还多亏了那李明珠的帮助呢。”
武植微微颔首,神色坦然,大方承认道:“师师所言不虚,那西夏女王李明珠确实已怀有我的孩子。倘若日后李明珠有所求,还望师师对其施以援手。”
“唉,果真是这样。我还纳闷那李明珠为何会无缘无故帮助我四海钱庄呢。”
李师师神色幽怨,“夫人让我与武郎同来,就是要防止你沾花惹草,如今看来,师师有负夫人所托啊。”
见怀中的李师师满面愁容、闷闷不乐,武植心中怜惜,抬手轻轻捏了捏她娇嫩的脸庞,柔声说道:“好了,师师,这李明珠与我并无太多情分纠缠。她身为西夏女王,身处权力漩涡中心,为了能将西夏之地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在我心里,你才是最重要的,切勿为此事太过伤怀。”
“武郎,莫要再这般油嘴滑舌了,你们男人的心思,师师又怎会不清楚?哪个不是见一个爱一个。”李师师娇嗔地瞥了武植一眼。
武植望着怀中娇艳欲滴的李师师,心旌摇曳,情难自抑。他手臂微微用力,搂起李师师便朝着卧室的方向大步走去。一时间,屋内烛影摇曳,帷幔轻垂,只余一片旖旎风光与那缠绵的气息。
翌日清晨,帅府大堂内,陕西六路的官员们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肃穆。
武植神色将剩余的六封圣旨逐一展开,宣读其中的封赏旨意,当卢俊义、武松、种师道三人听到自己被封为伯爵爵位时,脸上皆难掩欣喜之色。
尤其是种师道,其种家三代在西北苦心经营,却始终未得朝廷封爵。未曾想仅仅是跟随武植征伐西夏这一次,便承蒙朝廷赏赐爵位,他心中不禁对武植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种师道明白,若无武植的引领与举荐,自己获此爵位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因而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当全力追随武植,以报答这份知遇之恩。
随后,武植将枢密院对其他将校的封赏公文一一传达给在场众人。
看着大堂内众多喜形于色的将领,武植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朗声道:“诸位,你我在战场上奋勇拼杀、舍生忘死,所求的不正是今日这般荣耀时刻?望大家日后继续秉持初心,守护我大宋疆土!”
随后,武植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切不可骄傲自满,如今西夏虽已平定,可大宋北面尚有辽国,南面有大理,西面还有吐蕃等国,这些皆是我们日后建功立业的所在。”
众将校听后,纷纷抱拳行礼,高声应道:“我等愿追随大帅,杀敌建功,光大门庭!”
武植摆了摆手,众将校便停止了喧哗。接着,他把关于将陕西之地划分为三路的事宜详细讲出,目光扫向大堂中脸色各异的众将校和官员,面带微笑道:“诸位不必担忧,如今官家已授予我任命西北之地各级官员的权力,此后人事任免只需报备朝廷即可。尔等皆是随我一同征战的袍泽,只要忠心为国、恪尽职守,职位自然稳固。”
大堂内众人听了武植这番话,神色渐缓,露出笑意,皆松了一口气。他们熟知武植品性,知晓他是个能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之人,故而放心不少。
武植望向前方的宗泽、卢俊义、武松、种师道、刘仲武以及陕西转运使钱即等人说道:“诸位,如今这陕西区域连同西夏割让给我大宋的五州,已被划定为三路,即永兴军路、秦凤路以及新设立的靖边路。这关乎着我大宋在西北的布局,往后各类事务繁杂,还望诸位多多费心。”
这几人乃是陕西各路之中职位最高的几人。而武植此次重组陕西六路,必须让他们配合自己,否则想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诸多事宜整理完毕,异常困难。
几人闻听此言,神色一凛,立刻抱拳行礼,齐声应道:“大帅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帅所托!”
武植微微颔首,他命令陕西转运使钱即重新规划陕西六路的转运司。
往昔,陕西被划分为六路,均有转运司存在。永兴军路作为核心区域,转运司主官的级别处于最高,为从三品,此职位由钱即担任。其余五路转运司长官为正五品。
因此,钱即虽然仅仅是永兴军路的转运使,然而在陕西六路的转运事务里,具有统筹、协调与主导的权能,肩负着保障六路物资转运和经济调配的重大责任。
随后,武植又向陕西提点刑狱公事郭逢下达命令,让其重新整顿六路的刑狱司。郭逢所担任的职位,与钱济的情况类似,在陕西其余几路的刑狱司事务中拥有领导权力。
武植将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相关的诸多事务逐一吩咐安排妥当。此刻,众人的目光皆聚焦在了最为关键的经略安抚使司上。
武植目光缓缓扫过大堂内的诸位官员沉声道:“至于陕西六路的经略安抚使司的重组事宜,此事极为重要,关乎我大宋西北边陲的军事防御与民生安定,由本师亲自决定。”
下方众将校闻言,都纷纷点头。对于武植亲自重组经略安抚司,他们都心下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