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年把肉腌制了一下就晒了起来,到晚上就把腊肉挂在屋檐下。
一天半夜时分,许大年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警觉地起身,散开神识向窗户向外看去,只见一个黑影在院外徘徊。
许大年悄悄起身走了出去,推开门轻声问道:“谁?”
黑影转过身,竟是村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孤寡老人。老人嗫嚅着:“大年啊,我闻着肉香实在忍不住了,我好久没吃过肉了。”
许大年心中一软,叹了口气说:“是刘二叔呀,这深更半夜的多危险。您要是想吃肉,白天跟我说便是。”说完,许大年拿起竹杈挑了一大块腊肉下来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腊肉千恩万谢,许大年又拿出一些干粮一并给他,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此后,许大年经常偷偷的给刘二叔送一些粮食,隔三差五的送点肉过去。
时间一晃就到了过年了,这回乡的第一个年,许大年带着几个年轻人去山上打猎了,这几个年轻人经过许大年的训练已经熟练掌握了打猎技巧。
此次上山,他们收获颇丰,不仅打到了好几只野兔、野鸡,甚至还合力捕获了一头小鹿,回去的时候还遇见了一头带崽的野猪,也被他们猎回去了,小野猪留着长大后在来。
回到村子后,大家喜气洋洋地筹备起新年。
村民的妇人把猎物制作各种美食,汉子们则负责打扫房屋、张贴春联。
除夕夜,整个村子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和欢乐的氛围。
这时,发现之前接受自己帮助的刘二叔独自缩在角落。
许大年走上前去,递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刘二叔颤抖着接过,眼里闪着泪花说道:“大年啊,多亏了你,这个年才能过得这般滋味。”
许大年拍了拍刘二叔的肩膀,笑着说:“刘二叔,以后每年咱们都这么热热闹闹地过年。”
这很快就过完了,也是时候出发给原主爹和媳妇迁坟了,安排好家里就出发了。
还有救助叶谨亭也应该快到时间了,于是按原主的记忆来到找到原主爹埋葬的位置,把位置确认后找到附近的丧葬铺子买了棺木,在找人起土,将尸骨放到棺木中。
这样一来就用了三个月时间,把他们的尸骨重新安葬好后就到了三月份。
离科考的时间也快到了,已经不足两月了,这天系统提示道:“宿主,叶谨亭被抢了,没银钱住客栈,现在到了一个破庙,但在中途淋了雨,已经烧糊涂了,宿主。”
“好,我马上去,帮我定位。”
跟家里说了一声就离开了村子,来到偏僻处丢出无人机,坐着无人机直接来到叶谨亭所在的破庙,见附近无人就落在破庙前的空地上。
这时叶谨亭已经昏迷了,许大年走进破庙就看见缩在角落的叶谨亭。
上前给它把了把脉还好是普通风寒导致的高热,拿出回春丸给他吞下,想着帮人帮到底,给他喂了点迷药将他收到空间。
坐无人机来到了京城,
许大年在京城找了一处偏僻的小院住下,将叶谨亭从空间放出,继续让他晕上几日,不过会定时给他喂点吃的,不让他饿死。
七日叶谨亭醒来,看到陌生的环境一脸警惕,许大年解释是自己救了他。叶谨亭虽心存疑虑但还是道谢。
许大年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客气,看你当时病得不轻,若不是我恰巧路过,你怕是凶多吉少。”
叶谨亭微微欠身,“兄台救命之恩,谨亭定当铭记,只是小生身上并无任何值钱的东西能给兄台。”
“不必在意,我也是恰巧路过,举手之劳罢了,我看你身无分文,还得参加科考,这样,我借你一百两,往后在还我,如何。”
叶谨亭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作揖道:“谢谢兄台,怎么称呼!”
“我叫许大年。”
“我叫叶谨亭,我给你写借条,往后必定连本带息的还给许大哥。”说着拿过旁边的书箱找出笔墨,翻了一下没有空白纸,于是拿了一本书,在背面写上了借条。
“许大哥,这是借条,到时候拿此书过来,谨亭双倍还给许大哥。”
“好,这个我收着了,这个院子,我租了三个月,能住到你考完试,发榜后,这是一百两,记得多注意安全。”许大年拿出一个钱袋,里面有五十两银票,和几锭银子给了叶谨亭。
“谢谢许大哥关心,我会注意的,”叶谨亭接过钱袋再次鞠躬道谢。
“好了,我有事,先走了。”许大年离开院子就去了城里,在城里买了些这里的特产,就离开了,这次没坐无人机,反而坐马车,一边游玩着回去。
到家时已经是两个月后,村里都重新种上了一茬粮食了。许大年回到家中,家人自是欢喜异常。于婆子忙前忙后给他做了一桌好菜。
吃饭间,许大年说起外面的见闻,听得全家人津津有味。
许大年突然想到虎子和狗蛋正是上学的年龄,于是饭后跟他们说要送他们去学堂。
虎子和狗蛋对去学堂都很感兴趣,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许大年,不过两人的名字得改一下,不然去了学堂说起名字惹人笑话。
许大年给虎子取了个名字叫许寅,狗蛋自己想叫张鸿胜,因为他爹姓张。
许大年花银子给两人改了名字,还重新给张鸿胜弄了个户籍。
名字改好了就去打听学堂,镇上有两个学堂,一个在东街一个在西街,东街这个是老秀才开的,人比较古板,唯一的优点就是不看学生家里的情况,很多贫困学子都在这里。
而西街这个是个举人开的,人比较势利,一般乡下贫民不收
许大年考虑一番后,决定把虎子(许寅)和狗蛋(张鸿胜)送到东街的学堂,带着两个孩子去拜见老秀才,老秀才见许大年穿着朴素却透着不凡气质,两个孩子眼神灵动充满求知欲,便欣然收下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