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昀是在济南府附近,历山脚下长大的孩子,小名叫孬娃儿。他家家境原本还算不错,有十几亩上等水田,十六年前,种的是济南府本地的稻米“明水香稻”。祖父去世后,家里只剩父亲、母亲、他和妹妹四人。田里的活儿做不完,家里雇了一位叫孟六儿的青年乡邻做长工。他家还有一头耕牛,一头骡子……在乡间,这就是殷实人家了。这样的人家,男孩子多半就会早早开蒙读书,让先生给帮着起个学名。于是孬娃儿在六岁时变成了孟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孟昀原本的命运应该是坐在学堂里,跟着夫子摇头晃脑读书,然后一路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家里的门庭。在坐馆的梁夫子看来,孟昀人颇聪明,但远远不够用功。见天儿的偷奸耍滑,背书是标准的“按理解记忆”,意思确实懂了,但每次检查背诵的时候,总给书上的话改了个说法。梁夫子是戒尺也动过,家长也叫过,都全无效用。在梁夫子看来,孟昀机灵敏慧,一点就通,若只要考个秀才,以后也在乡间坐馆教书,应该不难。但要再往上考,那得正经多用用功,现在这样子正是“朽木不可雕也”。为这事儿,梁夫子见天儿的吹胡子瞪眼睛,一味的恨铁不成钢起来。时间长了,孟昀反而觉得“读书就是挨打受骂,大概我不是这块料”,更加糊弄差事起来。
乡下穷人家的孩子每天下了学,就跑到山里去打猪草,拾柴火,替家里干点活。孟昀家境殷实,家里指望他好好念书,从不做这种额外要求。但和回家苦哈哈对着窗户和油灯熬日子比起来,山上对孟昀来说,显然是更具魅力的。他成天以“寻个安静地方背书”为由,跑到历山一带的小山里去瞎逛。他爹爹看他横竖也不像个正经读书的意思,索性也懒得约束了,让他每日下了学,便到山上‘牧蚕’的林地里去,顺便守着林子,负责赶鸟。
————
孟昀说到这里,向纨素道:“齐小仙君是南方人,也许一提到养蚕缫丝,便觉得必须要桑叶。但其实,山东地界上自古是有蚕丝出产的……只是,不是靠人摘了叶子来,在家精心饲养,而是像牧牛羊一样,把蚕放养到山上的柞树林中……这蚕喜食柞树叶,因而通常就叫做柞蚕。纪家向朝廷申请丝引,就是以专营北方柞蚕丝为借口的。养柞蚕也需要蚕种和专门的技艺……在纪家搬来济南府之前,我家乡的农人,多半是不懂可以养殖柞蚕的。纪家一来此地,一边想法子贿赂官府,低价收买山林荒地,伐木改种柞木;另一边便向本地农家宣传,要教本地农人‘牧蚕’。”
“齐小仙君知道什么是‘牧蚕’么?……柞蚕与桑蚕不同,这种蚕虫吃叶子吃得更多,天性又爱日光,没法在屋里养。蚕农遂一年两季,把幼蚕放养到山上的柞树林里去,让它自己在那吃叶子……春蚕上山的季节是三月里,秋蚕是六月里。蚕一上了山,蚕农家里就得派个人,日夜的盯着。若鸟群来了,没人驱赶,一夜之间,就能把蚕虫吃尽了……蚕虫上山之后,再过一个多月的工夫,柞蚕结了茧,这茧就可以缫出丝来。当然,这丝比不上桑蚕白腻柔顺,天然是浅黄色的,且有些杂乱。到这一步,纪家就会把蚕茧收购回去,后面的步骤,他们就关起门来,自己来做了。纪家明令禁止蚕农自行缫丝……蚕农若开了蚕茧,自行缫了丝,这丝他们绝不肯收购,且第二年,就不会再卖蚕种给这家’坏了规矩’的蚕农啦。”
说到这里,一旁刚刚摘下了面具的“吴姑娘”突然疑惑问道:“各家商贾,自然都有自己不愿外传的技术,这也是人情之常……我刚才听孟公子的意思,这牧蚕技艺,原本就是纪家教给百姓的。他们为保蚕种不至于外传,不准百姓自己缫丝,这又有什么问题?”
孟昀苦笑道:“是啊,没什么问题……纪家刚来济南府时,真是一派的“义商”模样。他家每年春秋两季,低价出售蚕种,又高价收购蚕茧。头三年里,凡肯与他们签订契约,代为‘牧蚕’的人家,家家每年都能多收个八九两银子,谁不拿他们当菩萨供着?那时候,他家每年收茧不多,历山一带原本有的柞树林子,其实也不算多,满打满算不过五六十亩的样子,地契零碎分散在十几户山民的手里,我家也有个两亩多……这些田地,原本不过是山上的野林子,比山下的水田价格低得多。我六岁那年,‘牧蚕’还未成气候,我家在山下的上等水田,每年赋税三斗二升稻米,田价在十二两一亩左右。山上的林地分给百姓的,按照下等交税,每年赋税仅一斗二升杂粮即可,田价只在三两一亩左右。但是,到百姓皆学会了‘牧蚕’,且年年把蚕茧拿小车子推着,送到纪家之后,一亩水田每年产出的粮食,若皆计成钱银,不过能卖出二两余,却要交上等田的税。一亩柞木林地却可年收价值四两银左右的丝茧,只需要交下等田税……山上的荒地,渐渐比山下的水田更贵了。到我十岁时,一亩已成的柞林,田价已飙到十五两银子。而一亩水源充足的普通下等山地,田价也有十两。山下种稻的农家,颇有几家索性不再种粮食了,拿好端端的水田,也用来种成柞木,若要粮食吃,就到市集上去买。这样的人家渐渐多起来后,济南府的粮价,在短短三年内就涨了五成有余。”
纨素皱了眉,隐约意识到孟昀应已说到了其中关窍,凝神细听。
话说到这里,雷焚海突然冷哼了一声,道:“孟大公子,你骗我好苦啊!你当年来投本帮,不是说你是渔民人家的孩子,全家都死在风灾里了?哎哟,你那时候那一口标准的闽地口音,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哭得花脸猫儿似的,可怜巴巴的……”孟昀住了口,歉意地望着义父,犹豫着要不要起身赔罪。
纨素嗤笑一声,插口道:“雷老爷子,你当年拜雷冥天为义父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跟他说的你的身世?照实说吗?”
雷焚海白她一样,不做声了。孟昀沉了沉心,继续讲他的故事。
小注:本文的地价设置多少有点“拍脑袋”的意思。清末山东粮贵而田贱,是因为黄河改道自大清河古道入海之后,山东水患频发。当时山东地价五分下等田仅一千文,也就是二两一亩左右,同时上海附近的田地则能卖到四十两左右。
而本文中此时黄河夺淮入海多年,加上本书设定这一段历史时期属于温暖时期,山东田价自然还算可以。十几两一亩已经算是明清历史上都少有的高价了。而到了城里,尤其是江淮一代城里,给小二的打赏动辄半两,一两,看似不太合理,其实是城市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以后的常有现象。宋时汴京的普通店小二,靠工钱和客人打赏可以长期包养妓女。即使到了晚清民国时代,北京城里拉黄包车车的祥子可以喝二十个大子儿一包的茶叶,且常有油荤可吃,与此同时广袤乡下,小地主人家都在吃棒子面,普通自耕农和佃农更是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城市和乡村的极度反差,某种意义上也是封建王朝走到后期,“末世之相”的一部分。
这段小注我要放到正文里,是希望听书的读者不要错过。朝廷收点儿银鱼纳贡,能纳到百姓家破人亡。一个织柞绸的普通商家,也可以用简单的经济手段,将自己三两多一亩收来的荒山林地,短短三四年间推高数倍价格,还拉升了本地粮价。一旦当地发了灾患,这一家能趁机兼并多少良田,应该是可以想见的。和这些收益相比,损失一年的柞绸能值几个钱?……明日将接着讲这一段。若有读者不爱看经济、民生的,可以周末再来,到时候应该就到上台比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