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明媚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正是良辰吉日。
韦志铁驾驶着边三轮,后座上载着刘海中,后兜则塞着满满当当的礼品,刘光天则骑着助力自行车跟在后面,三人上午就出发,朝着秦家村方向赶路。
秦家村处在温家桥村西南方向,那路况简直糟糕透顶,全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他们一路颠簸,等到好不容易赶到村头,眼瞅着就快要中午了。
远远望去,秦家村依河而建,四周是平坦开阔的田地,能看到六七十户人家稀稀落落地分布着。
正值寒冬,入目皆是黄土,也就田里种的冬小麦还透着些许绿意,在这一片萧瑟中显得格外醒目。
韦志铁眼神较好,大老远就瞧见村头有个男人在那儿时不时地张望着,此刻正朝着他们飞奔而来,赶忙开口提醒刘光天:前面那人,估计就是京茹的家人了。
来人正是京茹的大哥,秦明河,一个面相朴实憨厚的农村汉子。他看到边三轮摩托车和助力自行车的那一刻,眼睛瞬间瞪得滚圆。
等确认韦志铁他们是来给秦京茹提亲的,更是激动得不行,一路小跑着带着三人往家里赶。
这两辆在村里绝对算得上“稀罕物”的交通工具一出现,好家伙,瞬间让秦明河的家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村里的男女老少像全都围了过来,在门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秦京茹的婚事眨眼间就成了全村人讨论的焦点。
秦京茹的老爹秦大河,看到自己未来的姑爷能拿出这么大的排场,心里那叫一个得意,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后面去了。他紧紧拉着刘海中的手,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弟。
刘光天这次带来的礼品一非常的丰厚,有五斤猪肉、四瓶酒、两条烟,两块布,十斤白面,还有一些喜糖花生瓜子。在当时那个物资不算充裕的年代,这些礼品一亮相,引得周围村民一阵羡慕,纷纷夸赞秦家找了个好女婿。
接下来的流程就简单得很,基本上进屋寒暄了一阵就开席了。韦志铁作为媒人,也有幸坐到了主桌。同桌的有秦大河的大哥,也就是秦淮茹的父亲秦大山,秦京茹的二伯秦大海,村长秦大风,刘家父子以及另外两个秦家长辈。
八个大老爷们凑在一块,那不得拼个你死我活?刘光天作为新郎官,自然就成了敬酒的重点对象。
这酒啊,一旦喝多了,就容易坏事。
秦大山知道三人跟秦淮茹住一个院后,就打听起了女儿的情况。
刘光天这小子,喝多了酒,舌头都大得不听使唤了,却非要抢着说话,一下子就把秦淮茹改嫁的事情给抖搂了出来。而且他嗓门还特别大,基本上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原本热热闹闹的场面瞬间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秦京茹昨天回来后,只来得及把秦淮茹的事情简单地告诉给了自己爸妈,所以连秦大山自己都还不知道女儿改嫁这事儿。
后面他基本上就不怎么说话,一个人在那喝闷酒。所幸村长是个玲珑人,把话题扯到了刘光天的工作上,气氛才又活跃起来。
吃过酒席后,刘家父子已经醉得人事不省,倒在那儿呼呼大睡。秦家兄弟几人就向韦志铁打听情况。韦志铁把刘光天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大河他们,关于秦淮茹的事,也是知无不言,当然有些事情韦志铁是不会说的。
刘光天和傻柱的情况自然是几人询问的重点。刘光天虽然只是个学徒工,但他会捣鼓不少小玩意儿,一个月能有二十七八块钱的收入,转正之后肯定会更高。而傻柱呢,只是个扫厕所的,工资才十八块多。两相对比之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京茹这对象那是相当不错。
至于秦淮茹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事儿,韦志铁倒也没说得太具体,不过秦京茹肯定会跟她的父母提起,效果其实都差不多。
晚上,三人被安排住在村里的一户人家。刘家父子还是睡的跟死猪一样,韦志铁一个人闲得无聊,就放出机器人赫本出去转转。
赫本化身成为一只黑猫,在各家各户的屋顶上如履平地,朝着村外跑去。
大冬天的,农村里也没什么农活可干,大家都早早地在屋里待着,聚在一起聊天。今天秦京茹的婚事自然是大家讨论的重点,而秦淮茹二婚这件事也被几户人家顺带提起。
在一户人家的屋顶,赫本听到感兴趣的内容,就停了下来仔细听了会儿。原来秦淮茹在嫁到城里前是有过对象的,后来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她这才嫁给了贾东旭。
韦志铁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秦淮茹好像是1932年出生的,18岁嫁到城里,那她对象消失的时间点就在1949年左右。这个时间可就有点意思了。
而且秦淮茹中毒的时候说胡话,好像还提过棒梗亲爹的事情,这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赫本又继续听了一会儿,没听到他们提那个男人的名字,反倒聊起了边三轮的价格,她也就没什么兴趣再听下去了,转身一头扎进黑色的夜幕之中。
这次韦志铁让赫本出来,是因为村长提到村西面有个以前小日子修的塔楼,韦志铁觉得挺有意思,就派她过去看看。
塔楼有十米高,矗立在河流和马路的交汇处,大老远就能看见。等走近了一看,这塔楼已经破败不堪,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赫本用机械眼扫描了一下,也没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既没有枪支弹药,也没有金条电台,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废弃塔楼,一楼还被附近的村民堆满了柴火和破旧的农具。
来到二楼,里面更是破败得不成样子,灰尘厚得能呛人,蜘蛛网到处都是,还有一堆堆的老鼠屎。看到这场景,赫本顿时觉得索然无味,直接从观察口爬了出去,爬到了塔楼的顶端,站在那最高点极目远眺。
赫本发现秦家村的地段确实不错,四周土地平坦,良田众多,离河道及马路也比较近,灌溉和出行都很方便。
所以整个秦家村还算有点底子,也难怪能养出秦淮茹和秦京茹这对漂亮的姐妹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