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暖烘烘的,炭火在铜炉里烧得正旺,映出一室橘黄的光晕。胤禛抬手松了松领口的盘扣,踱步到桌旁,伸手拿起那把绘着墨竹的紫砂壶。壶身还留着温热,是若曦平日里最爱的茶具。他先给自己斟了一杯,热气裹挟着茶香袅袅升腾,轻轻抿上一口,顿觉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紧接着,他又拿起若曦面前那只小巧的汝窑茶杯,动作轻柔地将杯中的残茶倒掉,重新为她换上一杯新沏的香茗,动作一气呵成,自然又娴熟。
胤禛微微叹了口气,抬步走到窗边,抬手推开那扇雕花窗棂。寒风裹挟着院内几株红梅的馥郁花香扑面而来,他的目光透过那层层叠叠的花枝,望向王府后院,一众妾室的住处错落分布,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
“后院这些女人,要是让你心烦。今晚,咱们就你、我和弘历三人守岁,如何?”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可又隐隐透着些许无奈。
若曦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很快便展颜笑道:“我嫁鸡随鸡呀。如今呢,我就把这王府当作一个铺子,我是老板娘,给她们分配工作,大家共同维系这个铺子。” 她半开玩笑地说着,还俏皮地眨了眨眼睛,试图用这轻松的话语缓解胤禛心中的烦闷。
胤禛忍不住笑了起来,转过身,伸手轻轻点了点若曦的鼻尖,“就你想法多,古灵精怪的。” 他的笑容里,满是对若曦的宠溺,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在这一刻都能被她的笑容驱散。
若曦歪着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你都好多年不召幸她们,这样真的好吗?”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微微蹙起的眉头里藏着对府中复杂关系的隐隐不安。
胤禛闻言,神色微微一怔,随后缓缓走到桌旁,放下茶杯,目光认真地看着若曦,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嫁我前,曾在一次醉酒后说过,你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作为皇子,不能做到不纳妾,但是我能做到,以后我只有你一个妻子。”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了若曦的心上。
若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我什么时候说过?” 她努力回忆着,脑海里却一片空白,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
“你跟十三弟喝酒的时候说的。” 胤禛说道,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想起了当时的情景,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若曦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像是熟透了的苹果,又羞又恼地说道:“这个十三爷,怎么什么都跟你说啊?” 她跺了跺脚,心中却又隐隐觉得有些甜蜜,原来自己无心的一句话,他竟一直记在心里。
“你的意愿,也是我的意愿。” 胤禛说着,上前一步,轻轻握住若曦的手,他的手宽厚而温暖,传递着无尽的爱意。
“好了,别煽情了,咱们该收拾进宫了。”
若曦挣脱了胤禛的手,站在铜镜前,脸上洋溢着温婉的笑容,她转头看向身旁的胤禛:“可别误了时辰。” 她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装,上面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着她的尊贵身份。
胤禛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巧慧为若曦梳妆。巧慧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将若曦的头发盘成了一个典雅的发髻,插上了一支镶嵌着红宝石的金簪,簪子上垂下的流苏随着若曦的动作轻轻晃动,更添几分妩媚。
胤禛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禁嘴角上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暗自思忖:这就是岁月静好吧。
“好了,福晋。” 巧慧轻声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若曦站起身来,轻轻转了一圈,向胤禛展示自己的装扮,“怎么样?” 她笑着问道,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很美。” 胤禛由衷地赞叹道,走上前,轻轻握住若曦的手,“走吧。”
这时,弘历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他身着一身崭新的小长袍,上面绣着精致的龙纹,显得格外精神。“阿玛,额娘,我都准备好了!” 他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胤禛和若曦相视一笑,随后,胤禛牵着若曦和弘历的手,缓缓走出了正院。
院门口,年世兰身着一袭宝蓝色旗装,显得雍容华贵。她的身边站着弘辉,弘辉穿着一件长袍,上面绣着银色的丝线,整个人显得沉稳而内敛。年世兰看到胤禛和若曦出来,连忙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请安礼,“王爷,嫡福晋吉祥。”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李氏则站在一旁,她穿着一件淡粉色旗装,上面绣着简单的梅花图案,显得温婉而端庄。她的身边,弘盼和弘时站得规规矩矩。弘盼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丝安静。弘时则一脸调皮,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李氏看到胤禛和若曦,也连忙请安,声音轻柔:“王爷,福晋吉祥。”
弘历看到年世兰和李氏,立刻走上前,微微躬身,礼貌地说道:“年姨娘安好,李姨娘安好。”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举止得体,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年世兰看着弘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笑着说道:“四阿哥被福晋教得真好,小小年纪就如此懂礼貌。”
若曦微笑着回应道:“咱们走吧。” 她的声音平和,尽显福晋的从容。
胤禛微微点头,牵着若曦和弘历的手,向着第一辆马车走去。这辆马车装饰得极为豪华,车身用名贵的木材打造,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车窗上挂着红色的绸缎窗帘,随风轻轻飘动。
年世兰看着胤禛和若曦上了马车,瞥了李氏一眼,轻哼一声,带着弘辉走向第二辆马车。第二辆马车虽然没有第一辆那么豪华,但也装饰得颇为精致,车身漆成了深紫色,上面绘着淡雅的兰花图案。
李氏看着年世兰的背影,微微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委屈。她默默地牵着弘盼和弘时的手,走向第三辆马车。第三辆马车相对朴素一些,车身是深棕色的,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却显得简洁大方。
李氏上了马车后,轻轻地坐在座位上,将弘盼和弘时拉到身边,轻声叮嘱道:“弘盼,你可要看好弘时,你们是第一次进宫拜年,莫要让他在宫里惹祸。这是皇宫,规矩多,可不能像在府里一样调皮。”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担忧。
弘盼懂事地点点头,“额娘,您放心吧,我会看好弟弟的。” 他的声音清脆,眼神坚定。
弘时却满不在乎地说道:“额娘,我知道啦,不会闯祸的。”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以为然。
李氏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弘时的头,“你呀,就会让额娘操心。” 她的语气中满是宠溺,虽然知道弘时调皮,但心里却依旧疼爱他。
若曦靠在胤禛的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弘历则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小脑袋一转,满脸疑惑地看向若曦,脆生生地问道:“额娘,为什么弘辉哥哥没进过宫呀?我经常能进宫,可从来没见哥哥们一起呢。” 他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
若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抬手轻轻摸了摸弘历的头,耐心解释道:“你呀,以前小,也没进宫拜年呢。”
弘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过很快又挺直小身板,略带骄傲地说:“我可是经常去看皇玛法的,皇玛法还夸我聪明呢!” 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胤禛坐在一旁,看着弘历天真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接过话茬,认真地说道:“你额娘能经常进宫,你皇玛法也疼你,便经常带你一起。可你大哥哥二哥哥和三哥哥的额娘是侧福晋,不常进宫,你哥哥们自然也就不常来了,今年是你皇玛法让你一同进宫拜年,这才带了他们一起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耐心地为弘历解惑。
弘历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哦,我懂啦!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这时,马车轻轻颠簸了一下,若曦顺势将弘历拉到身边,温柔地说:“等进了宫,可一定要乖乖的,别乱跑,知道吗?今天是宫宴,不似平日莫要胡闹。”
“知道啦,额娘。我肯定乖乖的!” 弘历连忙保证,拍着小胸脯,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
胤禛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温馨,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若曦的手。
胤禛微笑着摸了摸弘历的头,“到了皇宫,可不能乱跑,要听你额娘的话。”
“知道啦,阿玛。” 弘历乖巧地回答道。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音。街道两旁,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孩子们在街边嬉笑玩耍,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吃糖葫芦,一片热闹的景象。
年世兰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弘辉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手中的一本书。年世兰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弘辉,说道:“辉儿,到了宫里,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莫要丢了咱们王府的脸面。” 她的声音虽然温柔,但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孩儿明白,额娘。” 弘辉抬起头,认真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和自信,让人觉得他虽然年纪小,但却十分懂事。
年世兰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