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悟瑾说得半点也不错,如若自己和他成为了两个最为尊贵和耀眼的皇子之后,身为太子的自己,和身为七珠亲王的唐悟瑾依然是毫无二致地坚守在同一条战线之上,那么在整个朝野之上,就将会发生朝局形势的天平全部往一边倾倒的状况。
虽说自己和唐悟瑾,任何一人搬出来,在威信和权力之上都绝对不可能同如今依然是老当益壮的父皇相抗衡,但是当自己和唐悟瑾二人叠加在一处的时候,效果便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简单。
更何况,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朝堂之上,原本是自己和唐悟嵩彼此制衡,文武百官各有拥护者,通过党争维持着一种极其微妙的平衡,而在这等平衡之下,父皇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压制住自己或者是唐悟嵩两方的任何一方,还能保证但凡是父皇自己想要这么做,那么被压制住的那一方绝对不会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抵挡和反抗。
可以说,这也正是父皇维系着如今这般独一无二,无人胆敢轻捋其须的无上皇权的一大重要手段。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太子,还是晟王,乃至于励王,其实他们彼此之间都是一清二楚,心知肚明的。
然而,当不远的将来,七珠亲王的头衔被转移到唐悟瑾的头上之后,这种微妙的平衡,便注定将会在一瞬间被彻底打破。曾经如火如荼勾心斗角的党争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众皇子乃至于朝臣们在支持未来新君这一问题上,迎来的空前大和谐。
这种空前的和谐状态,对于朝臣们来说,想必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儿。
毕竟朝臣们终于不需要再费心费力地去苦苦思索,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支队伍当中,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得更远、更久、更稳,能够谋取到于自己而言最为有利的局面,而不会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迭之中,成为了被新君排斥和淘汰的可怜人。
然而对于当今圣上来说,这种局面就不见得会是他所愿意看见的了。所有的朝臣们都认定了,太子将会是未来新君的不二人选,那么在文武百官的眼中,一定程度之上,太子便和真正的卫国国君没有什么分别了,反正效忠于如今的太子,便完全等同于效忠未来的新君。
如此一来,太子说话的分量将会直线上涨,甚至于连他这个真正的卫国国君,都不见得能够镇得住。毕竟在朝臣们的心中,肯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隐晦的念头,那就是尽管当今圣上才是目前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然而太子这个板上钉钉的未来君主,他拥有权力的时间将会比当今圣上更长远。
如若为了圣上而轻易得罪太子殿下,将来必然没有好果子吃,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着想,他们自然不敢和太子殿下唱反调,反而在某些时候,还有可能会因为太子与圣上的政见不合,而帮着太子说话,这般一来二去,可以想象得到,太子在朝中将会如何严重地威胁到父皇的皇权与皇威。
虽说目前来讲,父皇因为刚刚受到唐悟嵩的背叛,而又同时得到了唐悟瑾的忠心相救,所以对唐悟瑾必然全盘信任,而由于朝臣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所以暂时之间,父皇也自当不会感受到多大的威胁,一切都还处于连萌芽阶段都未曾开始的时候;然而有些事情是注定要发生的,只怕今日所能够预料到的一切,终有一日都会成为难以回避的残酷现实。
可是,难道要仅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尽可能消除父皇有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忌惮和猜疑,就让励王付出代价,牺牲自己,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宁可让七珠亲王的位置空悬,要要被迫继续屈居在五珠亲王的阶品之上,不敢再有所寸进吗?
虽说在没有了唐悟嵩的前提之下,即便励王依然只是一个五珠亲王,他也同样是所有皇子当中,仅次于自己的第二尊贵的存在,而且他在父皇眼中,如今俨然已是足够委以重任的优秀皇子,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不大可能会有人仅仅因为他头顶上的帽子镶嵌着的是五颗珠子而不是七颗珠子,就看轻于他,可是……
无论如何,要这个始终站在自己身后,任劳任怨地帮助拥护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好兄弟,为了自己再度承受这般委屈,太子心里头也终归是不忍不愿的。
“皇兄,您又误会我的意思了。事实上,正如您所说的,如今的悟瑾到底是五珠亲王还是七珠亲王,本质上都无甚分别,只要日子久了,即便悟瑾由于某些原因,当真主动拒绝了晋升阶品,依然只当一个五珠亲王,但悟瑾的分量只怕同样不会小,朝臣们该如何认为,还是会如何认为,父皇该如何感受到威胁,也仍旧还是会如何感受到威胁的。”
“对啊!照老三你这么一说,事实的确如此啊!既然不管怎么做,结果都会走到那一步,那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要你为了为兄,放弃亲王的阶品?不,这绝对不成!为兄这辈子已经欠你太多,绝对不可以再如此!这七珠亲王,本就该当是你的,为兄绝对不允许这顶帽子戴到别人的头上去!”
看着太子流露出对自己如此真挚的一面,说实话,励王心里头还是颇为感动的,在这四处都充满了尔虞我诈腥风血雨的皇宫之中,在这个兄弟之间仿佛没有办法存在真实的亲情,只能彼此间拥有虚伪的和睦与真实的明争暗斗的可怖之地,自己终究还不至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至少,还有一位太子皇兄,他对自己是真真切切地关心着,爱护着的。
虽说,唐悟瑾心里头也十分清醒,他明白太子对待自己绝对不可能会是百分之百的信任,而自己对太子皇兄,也同样未曾真正付出过百分之百的真心,但是他们二人之间的默契和感情,同其他皇家兄弟相较而言,已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唐悟瑾很想好好珍惜这份弥足珍贵的兄弟情谊,只是一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血债……
唯一能够存留下来的,到底仍旧只能是一声无言的叹息。
“皇兄,对于父皇来说,他将来必然会忌惮的一点,就是悟瑾乃是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站在皇兄您这一边的人,你我兄弟同心,便是父皇早晚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想要让父皇消除对你我二人的忌惮,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你我不再如以往那般齐心协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站在同一个立场,思考同一件事情,共同作出决定。皇兄,您,想必能明白的。”
太子瞪圆了双眼,怔怔地注视着唐悟瑾好半晌,方才有些不能确定地呐呐言道:
“老三,你……你这番话的意思,你这是……要跟我散伙了?咱们哥儿俩,以后就分道扬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不对……你的意思是,以后你就真真正正变成了第二个唐悟嵩,等你成了七珠亲王之后,就要开始来同为兄作对,来谋夺东宫之主的位置了?”
“皇兄,悟瑾对您的忠心,这么多年来难道您会不知?您还会有所怀疑么?”
励王并没有直接正面面对太子的问题,而是反过头来问了他两句,眼眸当中所投射出来的湛然目光,真挚得简直叫任何人见到了,都说不出哪怕是半个反驳和不信任的字眼来。
太子对励王原本就拥有不浅的信任度,如今听到他如此反问,能够回应出怎样的答案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老三,你说些什么呢?为兄的性子确实不容易相信他人,但是对于你,为兄哪里还有信不过的道理?这么多年下来,你我兄弟之间,早就用不着试探和考验什么了,人活一世,再不济身边也得有一两个可以放下心防的人,为兄要是连你都怀疑,那为兄这辈子,可就真算是白活了。你觉得为兄会是这么失败的人吗?”
太子的性子向来爽朗,在旁人尤其是父皇和唐悟嵩的面前,由于随时随地都要维持着高度警惕的缘故,他一贯都表现得十分沉稳,然而在励王的面前,他便不需要太多的伪装了,时不时地便会流露出自己的本性,而每当这种时候,太子说话的口吻,便根本不似一个地位尊崇的皇室储君,反而意外地多了几分江湖汉子义气为上的豪爽之色。
面对太子皇兄的这种豪爽,励王其实也是十分受用的,他内心深处压抑了数十年的本性,其实与皇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不过他身负血仇,不得不将自己隐藏得更深,压制得更狠,就算是面对着太子殿下,他也同样无法流露出半分真实的脾性来。
正如当下,励王在太子话音落下之后,也只是轻轻地展颜一笑,言语行止之间,一如往常那般镇定自若,而又平静恭顺:
“多谢皇兄对悟瑾的信任,悟瑾受宠若惊。既然皇兄信得过悟瑾,那悟瑾也就不瞒皇兄了,悟瑾的确打算,如若不久的将来,唐悟嵩一事被处置完毕之后,悟瑾能够承皇兄吉言,升入七珠亲王的阶品,那么到时候悟瑾就要想个办法,自然而然地同皇兄渐行渐远,乃至于最后走到兄弟之间情断义绝的地步。在朝臣们的眼中,悟瑾必将会是第二个唐悟嵩。”
太子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并没有随意开口打断唐悟瑾的言语。只不过他的眉头却是不自觉地越皱越紧,待得唐悟瑾一番话说毕,太子眉间也已然耸起了几道高高的褶皱,两道浓眉都几乎要连到一处去了。
唐悟瑾在今日,就同自己摊牌摊到了这般毫无遮掩的地步,而在此话之前,他却又刚刚问过自己信不信得过他的忠诚。这等貌似前后相悖的巨大矛盾,其中所隐藏着的内情必然不简单。唐悟瑾向来都是极为聪明兼且谨慎之人,行事作风惯常地低调,如若要太子相信,唐悟瑾方才所言是一种对自己赤果果的挑衅,说实话,这个理由还真难以说服他。
既然不是对自己的挑衅,他看上去,也没有半点儿当真打算就此背叛自己,和自己分道扬镳的样子,那么这番话的意思就是……
“老三,你这么说,是打算要在群臣和父皇的面前,演一场你我兄弟阋墙的戏?”
“皇兄英明,悟瑾正是这般想的。”
唐悟瑾轻轻一点头,微垂着脑袋恭声说道:
“唯有悟瑾不再站在皇兄您这一边,而是开始萌生出谋夺太子之位的野心,从您的谋臣变成您的政敌,整个朝局之上,才能够形成新的微妙平衡,也唯有如此,父皇才不会因为对皇兄过于忌惮,而生出限制皇兄的权力与威望,甚至于是废黜储君的念头来。这是悟瑾目前所能够想到的最稳妥的解决方式,除此之外,悟瑾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了。”
“这……”
太子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对于唐悟瑾的这个建议,他其实听上去还是颇为心动的。论起演戏的功夫来,太子深知唐悟瑾的能耐,放眼满朝文武,只怕都寻不出第二个能够和眼前的这位励王殿下相提并论的人。
所以,如若自己真的接纳了这个建议,积极配合唐悟瑾,让唐悟瑾自导自演完成一场从手足情深到兄弟反目的情节转变的年度大戏,想必不论是父皇还是文武百官,都很难识破唐悟瑾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只不过是一出戏而已。
而且,他也很明白,当唐悟瑾由表及里,从地位到立场,全都完全顶替住了唐悟嵩的位子的时候,朝局确实会在经历过暂时性的动荡之后,重新回归到原有的表面平静,而暗生波澜的状态。
这种状态,必然会让朝臣们陷入新的琢磨和选择当中,虽说以前是要在晟王和太子之间选择一个当作未来的新君加以辅佐,而如今则是要在太子和励王之间选出一个可以奉为主上的人选来,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于说不定经此一次,那些原本站在晟王那一边的人,害怕自己会因为旧主的垮台而受到牵连,还会纷纷倒戈进入励王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