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听到声音看过去,“二哥,你咋回来了?”
“我要是不回来,也听不见你刚刚的豪言壮语啊。”林伟打趣道。
林川勾了勾嘴角,“二哥,你就会看热闹。”
林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有热闹必须看,我这运气不错。”
林川又拿了一块儿抹布,将桌子擦干净,“曹美娜跑出去二里地也好,十里地也罢,我跟她都没啥关系。我不那么说,她再来纠缠,我还要挪出来精力去应付她,麻烦的很。”
“二哥我跟你讲,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因为没必要的人和事情来消耗自己,不值得。”
林伟听了林川的话,点点头,“大川,你说的有道理。”
“二哥,你晚上不回去了?”
看着林伟舀水,开始要擦地,林川问道。
林伟拎着拖布,“不回去了,这边收拾完,一会儿我去卤肉,你正好还能看看书。忙完这几天就到除夕了,到时候大家都能好好休息。”
林川想想也行,“谢谢二哥。”
“谢啥,都是自家兄弟。”林伟一边拖地一边说道,“说起来,都是大川你给我们带来的好运气,包括你捡到的那半块儿玉佩。咱们家要是没有你,爹咋可能找到自己亲生父亲。”
林川心里面其实有些担忧,他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过几天爹娘先去京都能不能行。”
林伟走过去将拖布放进水桶里,“倒是人生地不熟的,不过爷不是说,他们去接么?应该没事儿吧。”
“我倒不是说这个。”林川说道,“你没听说么?爷还有个哥哥,一家子也都在京都,不知道咱爹娘去了以后,他们啥态度。”
“你要是不放心,就让爹娘先别去,到时候咱们一起走。”
林川这么一说,林伟也有些担心。
现在在他们看来,林川在他们才有主心骨。
这几个月下来,什么都是林川在弄。
要是没有林川,他们不还是在村子里受人摆布么,没有自我么?
林川琢磨着,“倒是答应爷奶他们了,老两口找了爹这么多年,肯定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过年,先那样吧,没两天咱们也就跟过去了。”
林伟在后厨忙活着,确实给林川留了不少时间能够看书学习。
如林川所想,接下来的日子里,曹美娜确实没有再出现。
林川抽了空,买了不少米面油花生瓜子糖,再加上已经买好的衣服和鞋,以及店里有的生肉和卤肉,先去给他岳父岳母送了一部分,又拉去送给他师父方辞礼。
方辞礼和魏淑娥看见林川拉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很是震惊。
“大川,就算是过年,也用不上这么多东西,快带回去,你家里人口多,不用什么都拉过来。”魏淑娥看着心疼。
这可都是好东西。
林川将米面往屋里扛,“师娘,我前阵子赚了些钱,赚钱不就是花的么?过年了,图个喜庆,送来的东西可不兴往外推啊。”
看着厨房里堆满的东西,方辞礼摸摸下巴,“成,我和你师娘就留下,就当自己儿子孝敬的。过完年把你媳妇儿,孩子都带过来我瞧瞧。”
方辞礼琢磨着,给孩子包两个红包,免得收林川这么多东西。
林川拍了拍手套上的灰,“师父,今年过完年可没法来看您和师娘了,我爹找着亲爹了,我们大年初一的火车,要去京都。”
方辞礼以为自己听差了,“什么叫你爹找着亲爹了?”
林川笑着解释道,“意思就是,我爹林庆友,他不是我原来爷奶的亲生儿子,前两天,我爹的亲生父母找来了,认亲了。”
方辞礼很是惊讶,随即想了想,“怪不得,你原来那个爷奶就不是东西。还有你那个老叔,就都是随根儿!”
“好,挺好,比原来这些亲戚强多了。”
方辞礼很是高兴,之前林川说断绝了关系,和现在可不一样。
这可真真正正地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么?
“一会儿让你师娘烧两个好菜,咱俩喝一口。”方辞礼说道。
林川说道,“师父,今儿喝不上了,我店里忙的焦头烂额的,等我们从京都回来,我再陪师父你好好喝两杯。”
看着林川离开,方辞礼笑道,“年轻人还是忙点儿好啊。”
魏淑娥点点头,“是啊,忙点儿好,日子越过越好,有奔头。”
忙到了腊月二十六,林庆友和郑玉梅理了头发,从里到外都换了新衣服。
林川还给他们准备了新的提包。
提包里装的是两个人的换洗衣服,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两个人还用竹篮子拿了一些鸡蛋和鹅蛋,都是家里的鸡下的。
另外还带了一些自家晾的地瓜干,家里收的花生什么的。
林庆友看看他们准备的东西,“也不知道爸妈他们能不能喜欢。”
“喜欢,肯定喜欢。”林川说道,“只要你们去,不带东西他们都喜欢。不用想带的是什么,这就是你们的心意,怎么都喜欢。”
林庆友笑笑,“也是,只不过我这心里头,不知道为啥可慌。”
林川伸手搭在林庆友的肩膀上,“爹,你要自信,不管城里的还是乡下的,咱都是人。有啥的?你看看大伯,从咱们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不是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完全没有看不起咱们。”
林庆友点点头,“大川你说的是,是我想太多了。”
“紧张也正常,毕竟没去过京都,那可是首都。等过几天我们出发,咱们到首都好好转转。”林川说道。
林庆友深吸一口气,“好,我们先去过年,等着你们一起。”
林川将林庆友和郑玉梅送到了宣城,而后又将两个人送上了开往京都的火车。
林川给林庆友和郑玉梅买的是卧铺。
林庆友将东西放到床铺下面,透过窗户和林川招手。
火车轰隆隆地驶离了宣城火车站,林庆友这心里面还是免不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