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害被拿,谭振华只好乖乖就范,跟着宋文华老老实实去他的房间,至于一路上被一众长辈们偷偷捂着嘴看了笑话,将刚才在会场上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英雄形象丢了个干净——
那算啥?咱小谭谭脸皮厚着呢,这都不叫个事儿。
来到房间里坐好,宋文华才皮笑肉不笑地喝问道:“好小子,手越伸越长了啊,居然连老师我要搞什么项目都打听到了,这事现在八字都还没一撇,而且还是机密项目,说,你怎么知道的?”
谭振华连忙否认道:“宋老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送您的东西,那是根据已经下马的“歼九”再加上我的想象做的模型,以前我不是跟您说过么?我是达索的崇拜者,老爷子当初说过,一架好飞机,一定是一架漂亮的飞机,我知道您对“歼九”的下马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就想送您一件礼物好让您开心,当然这里加上了我的想象,在“歼九”的基础上把它改好看了一点,这才做了那个模型,要是和您的什么项目碰上了,那纯属巧合,纯属巧合啊!”
他的这番解释倒也能够自圆其说,而且宋文华也实在不能想象,目前尚在立项征询阶段、对外严格保密的“十号工程”,谭振华能够得到他的设计方案。
虽然他的设计方案居然与这小子寄来的模型如此相似。
难道,这真的是巧合?
宋文华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谭振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些端倪。
可惜,面前这位看似18岁的少年郎身体里住着的却是个比他现在年纪还大的灵魂,那真是修炼了多年的老狐狸,哪能被他轻易看穿?
所以,他看了半天也没从谭振华脸上看出什么破绽,最后只好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算你过关,不过,你那模型飞机的进气道下面那是个啥?一个大鼓包?这世上哪有那样的进气道?就为了好看做那么个玩意,尽瞎扯,你还当真以为做一架飞机,只要好看就行了?”
“这个……”谭振华一时语塞。
他当然知道那个鼓包是啥,那可是战斗机设计当中最顶尖的科研成果,学名叫做“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英文名称为:diverterlesssupersonicinlet,简称“dsi”,乃是流体力学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对比传统的其他种类进气道,这种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阻力小、雷达反射面积小等特点,你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包,可这个鼓包的形状大小材质工艺都是真正的黑科技,即便是在谭振华重生之前,全世界掌握了这项技术并有能力将其应用在最新战机上的国家也只有两个——米国和华夏。
这项技术是由米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1990年代早期最先开始研究的,是用于替代传统超音速进气道的方案。采用这项技术后,可以取消传统进气道中和附面层控制有关的复杂机构:附面层隔离板、放气系统、旁通系统,从而大大降低飞机的制造成本,而且可以大大减低飞机的结构重量。
而华夏则是二十一世纪初,在出口巴铁的“枭龙”战机上完成了这项技术的研究与验证,并将其大规模运用在了自己最新的战机上,从“歼十”战机的第一个大改型号——“歼十b”开始,几乎所有的华夏新生代战机都采用了这种设计。
当然,兔子掌握且白菜化了的技术,被从“核心科技”的名单中划去,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现在才是1982年啊,连牛逼哄哄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都还没开始这项技术的研究,让小谭谭想乱认个亲戚都没个出处,这可咋办?
看来,不得不拿出成名绝技了。
谭二公子小嘴一张,就开始了满嘴跑火车。
“宋老师,其实是这么回事,您也知道我的本专业虽然是电子,但对航空很感兴趣,而且最近的大笔投资都和这个产业有关,在我第一次到香江的时候,就让“红旗基金”招募了一个工作小组,以搜集整理所有与航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在他们的工作中,偶尔得知了一条信息,就是米国那边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预研一种全新的进气道,好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种进气道对比传统的注重亚音速区间性能的皮托管式进气道和注重超音速性能的二维可调斜板进气道来说,能够兼顾这二者的长处,而且,由于这种进气道没有可调附件,所以重量更轻,制造起来更加便捷,就是对设计能力、材料水平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很高。”
见谭振华说的煞有其事,宋文华也不由得郑重起来,因为他从谭振华刚才的那段话里,听出了几条非常重要的信息:米国佬的预先研究、兼顾亚音速和超音速区间的性能、重量更轻。
嗯,不得不说,对比起傻大黑粗的苏俄货,鹰酱的兵器设计确实深得兔子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世界最新科技的潮流。
所以啊,在谭振华前世的网络上,广大军迷略带自嘲地说兔子才是最大的米粉,完全是摸着鹰酱过河的,这话至少也有三分道理。
所以谭振华说这项技术源自米国,当即就引起了宋文华的重视。
而且,宋文华相信谭振华肯定不是顺嘴胡诌,因为刚才他说的两个名词,皮托管式进气道和二维可调斜板式进气道,还有它们相对应的性能特点都没错,对于一个航空专业的门外汉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嗯,虽然小谭谭最近大撒银票,投资的项目都和航空工业有关,可在宋文华这个老鸟看来,他的这个挂名学生,就是个航空工业的门外汉。
所以,谭振华必然是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确切的资料的,而从时间线上推断,他说的应该也是实话,不然,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那么此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如果谭振华说的都是真的,那这项技术对自己可就太重要了。
在宋文华的心中,恐怕再没有什么事,是比顺利拿下“十号工程”更重要的了,而“十号工程”能否顺利拿下,显然与自己提出的方案能否打动军方息息相关。
从当前国际战机的发展来看,再综合已经发生过的多起战争实际情况,其实绝大多数的空战都发生在跨音速区间,也就是高亚音速到低马赫数的区间,而战机开大加力到高马赫数区间,更多的是为了追踪或者摆脱敌机的需求,所以,跨音速区间的战机机动性其实是设计一款战机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区间内,战机的瞬盘、稳盘、机头指向性、承受过载等能力,决定了战机的格斗性能,显然,为了提高这些能力,所有的设计必须向此倾斜。
可是,华夏却有例外。
因为,华夏当前的假想敌是苏俄,“十号工程”最重要的一项作战任务,是拦截以高空高速突防为主要作战模式的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
要知道,这种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2.3马赫数,你设计的战斗机要是都撵不上它,那还谈什么拦截作战,部队能看得上才怪!
所以,对于“十号工程”来说,高空高速性能,其实是一项硬指标,可在传统的战机设计中,高空高速能力与跨音速区间格斗能力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很难兼顾的,这就形成了悖论,变成了鱼与熊掌的关系。
而谭振华居然说,这种米国正在预研中的新型进气道能兼顾两者?
更何况,谭振华还言之凿凿地宣称,这种新型进气道,能减轻结构重量?
要知道,对于设计一款战机来说,对每一克重量都斤斤计较,那几乎就是设计师的本能!
更何况谁不知道,华夏的航空发动机,那是从娘胎里就带着毛病出来的!
能少一分重量,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就能减低一分,这实在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宋文华自动忽略了谭振华讲述中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成份,因为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完全占据了他的注意力,他决定刨根问底。